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水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施工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
背景技術:
施工臨時用水包括:現場施工用水量、施工機械用水量、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生活區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等等,而現場施工用水量是施工臨時用水的主要部分。在實際施工運行過程中遇到這樣的情況,由于市供水水壓不夠,在進行高處作業時無法正常供水,于是需要一整套水泵加壓控制系統得以正常供水。而市面能夠滿足施工現場供水設備比較少,且難以實現節約用水及高處供水的特點。現有的電子控制系統容易壞、不易維修,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不適宜工地使用,另,施工現場供水系統是手動控制,即用水時合閘啟泵,不用水時停泵,這樣浪費人力,浪費電能,且水泵折舊快。。基于建筑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多變,有必要設計出一套穩定、節能、節材、節水、方便維修、結構簡單、能隨著施工現場環境變化而能正常工作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穩定、節能、節材、節水、方便維修、結構簡單、能隨著施工現場環境變化而能正常工作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包括蓄水池、進水管道、浮球液位閥、水泵、主出水管道、止回閥、儲壓穩壓裝置、電接點壓力表以及用于控制水泵工作的水泵控制裝置;所述進水管道用于將外部水源引入所述蓄水池內,該進水管道的進水端接外部水源,出水端連接位于蓄水池內的浮球液位閥;所述水泵位于蓄水池內,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所述主出水管道的進水端連通,所述止回閥設于所述主出水管道上靠近進水端的位置處,所述儲壓穩壓裝置與所述主出水管道連通以用于為所述主出水管道提供穩定水壓,所述電接點壓力表與所述主出水管道連通并位于主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與所述儲壓穩壓裝置之間的位置;所述電接點壓力表以及浮球液位閥還與所述水泵控制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三通管,所述主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道及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進水端與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連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儲壓穩壓裝置和第二出水管道的進水端連通。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連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所述電接點壓力表和第二出水管的進水端相連。
進一步的,還包括連接管道以及設于所述連接管道上的第一手閥,所述連接管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連通,第二端與所述儲壓穩壓裝置連通。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的第二手閥。
進一步的,還包括回水管道及設于所述回水管道上的第三手閥,所述回水管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水管道連通,第二端伸入所述蓄水池中。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四手閥,所述第四手閥設于所述進水管道上并位于所述浮球液位閥與進水管道的進水端之間的位置處。
其中,所述水泵控制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于殼體內的水泵控制電路,所述水泵控制電路包括水泵電機M、熱繼電器、第一交流接觸器、第二交流接觸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漏電開關、斷路器、總啟動開關SB2、停止開關SB1、水泵手動開關SB3、水壓下限開關P0、水壓上限開關P1;
所述熱繼電器包括四個觸點RJ-1至RJ-4,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包括線圈KM1-A以及五個常開觸點KM1-1至KM1-5,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包括線圈KM2-A以及三個常開觸點KM2-1至KM1-3,所述第一繼電器包括線圈KA1-A、兩個常閉觸點KA1-1及KA1-2以及常開觸點KA1-3,所述第二繼電器包括線圈KA2-A以及常開觸點KA2-1和常閉觸點KA2-2,所述漏電開關具有三個觸點S1至S3;
所述水泵電機M的U、V、W接線端子分別與所述熱繼電器的三個觸點RJ-1、RJ-2以及RJ-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熱繼電器的三個觸點RJ-1、RJ-2、RJ-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的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所述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的第二端分別與電源的輸入端子L1至L3相連;
所述斷路器具有兩個開關QF1及QF2,所述兩個開關QF1及QF2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開關QF1的第一端與觸點S2和常開觸點KM1-2之間的節點相連,開關QF1的第二端與線圈KM1-A的第一端、線圈KA1-A的第一端、線圈KA2-A的第一端、以及浮球液位閥的開關SL的第一端均電連接;
所述線圈KM1-A的第二端依次通過觸點RJ-4、停止開關SB1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二端與開關QF2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開關QF2的第一端與觸點S3和常開觸點KM1-3之間的節點相連;常開觸點KM1-4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并聯連接;
所述線圈KA1-A的第二端依次通過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常開觸點KM1-5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二端電連接;
所述線圈KA2-A的第二端通過所述水壓上限開關P1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A2-A的第二端還依次通過常閉觸點KA1-1、常開觸點KA2-1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
所述浮球液位閥的開關SL的第二端依次通過線圈KM2-A、常開觸點KA1-3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M2-A與常開觸點KA1-3之間的節點依次通過常閉觸點KA1-2、常閉觸點KA2-2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M2-A與常開觸點KA1-3之間的觸點還通過水泵手動開關SB3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水泵控制電路還包括一電源指示燈,所述電源指示燈的第一端與所述開關QF1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電源指示燈的第二端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供水量大時,供水揚程高時水壓調大,延時觸頭KA1時間調短,延時觸頭KA2時間調長;供水量少,揚程低時則相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可隨現場需要用水的隨環境變化(需要用水的位置高低變化)正常工作。用浮球液位閥103自動開啟供水、斷水,有利于節約用水。采用繼電器、交流接觸器控制,增加啟動,停止延時觸頭,增加系統加壓手動按鈕以及浮球液位開關,自動開啟、關閉水泵,有利于節約用電。同時滿足高度100米以上施工用水的需求。上述水泵控制電路的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費低,自動控制供水,實現了綠色施工的目標。本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節約成本、工作穩定性好、自動控制供水、容易維修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一實施例中水泵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見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包括蓄水池101、進水管道102、浮球液位閥103、水泵104(可以是清水潛水泵104)、主出水管道、止回閥105、儲壓穩壓裝置108、電接點壓力表109以及用于控制水泵104工作的水泵控制裝置;所述進水管道102用于將外部水源(例如市供水)引入所述蓄水池101內,該進水管道102的進水端接外部水源,出水端連接位于蓄水池101內的浮球液位閥103;所述水泵104位于蓄水池101內,所述水泵104的出水口與所述主出水管道的進水端連通,所述止回閥105設于所述主出水管道上靠近進水端的位置處,所述儲壓穩壓裝置108與所述主出水管道連通以用于為所述主出水管道提供穩定水壓,所述電接點壓力表109與所述主出水管道連通并位于主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與所述儲壓穩壓裝置108之間的位置;所述電接點壓力表109以及浮球液位閥103還與所述水泵控制裝置電連接。具體地:
所述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還包括第一三通管,所述主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道106及第二出水管道107;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6的進水端與所述水泵104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6的出水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連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儲壓穩壓裝置108和第二出水管道107的進水端連通。主出水管道采用兩截出水管和第一三通管相連,在不開孔的情況下使儲壓穩壓裝置108與主出水管連通,保證主出水管道的一致性和整體性。本實施例中,由于本系統是基于施工現場供水由低處向高處的供水,不能設頂層水箱,為了避免水泵104頻繁啟動,因此需要增加氣所述儲壓穩壓裝置108為氣罐,用于儲壓以及保證主出水管道內的水壓穩定。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連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所述電接點壓力表109和第二出水管的進水端相連。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連接管道110以及設于所述連接管道110上的第一手閥111,所述連接管道110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連通,第二端與所述儲壓穩壓裝置108連通。采用連接管道110可以使儲壓穩壓裝置108能夠安裝于用戶想要安裝的位置,只要使連接管道110長度滿足要求即可。所述第一手閥111可以是截止閥、球閥等等,在連接管道110上設置第一手閥111的作用是,當儲壓穩壓裝置108出現問題需要檢修時,工作人員只需要關閉該第一手閥111即可對儲壓穩壓裝置108進行檢修,方便工作人員維修。
所述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二出水管道107上的第二手閥112,所述第二手閥112靠近第二出水管道107的出水口。同樣的,該第二手閥112可以是截止閥、球閥等等。所述第二出水管道107的出水端向用水現場供水,例如施工現場等。在第二出水管道107上設置第二手閥112,是用于當現場不需要用水時,可以直接關閉該第二手閥112。
作為一種較優的方案,所述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還包括回水管道113及設于所述回水管道113上的第三手閥114,所述回水管道113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6連通,第二端伸入所述蓄水池101中。這樣的好處在于,當主出水管道出現問題需要檢修時,打開該第三手閥114以使主出水管道內的水回流至蓄水池101,方便工作人員對主出水管道及其上的各種器件進行檢修。
所述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還包括第四手閥115,所述第四手閥115設于所述進水管道102上并位于所述浮球液位閥103與進水管道102的進水端之間的位置處。所述第四手閥115可以一直呈打開狀態,只有在需要關閉的時候才關閉它,例如需要清洗蓄水池101、或者浮球液位閥103更換等等。同樣的,所述第三手閥114和第四手閥115均可以是球閥、截止閥等等。
所述水泵控制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于殼體內的水泵控制電路,所述水泵控制電路包括水泵電機M、熱繼電器、第一交流接觸器、第二交流接觸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漏電開關、斷路器、總啟動開關SB2、停止開關SB1、水泵手動開關SB3、水壓下限開關P0、水壓上限開關P1。其中:
所述熱繼電器包括四個觸點RJ-1至RJ-4,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包括線圈KM1-A以及五個常開觸點KM1-1至KM1-5,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包括線圈KM2-A以及三個常開觸點KM2-1至KM1-3,所述第一繼電器包括線圈KA1-A、兩個常閉觸點KA1-1及KA1-2以及常開觸點KA1-3,所述第二繼電器包括線圈KA2-A以及常開觸點KA2-1和常閉觸點KA2-2,所述漏電開關具有三個觸點S1至S3。
所述水泵電機M的U、V、W接線端子分別與所述熱繼電器的三個觸點RJ-1、RJ-2以及RJ-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熱繼電器的三個觸點RJ-1、RJ-2、RJ-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的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所述三個常開觸點KM2-1、KM2-2以及KM2-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所述漏電開關的三個觸點S1至S3的第二端分別與電源的輸入端子L1至L3相連。
所述斷路器具有兩個開關QF1及QF2,所述兩個開關QF1及QF2均呈同一種工作狀態,開關QF1的第一端與觸點S2和常開觸點KM1-2之間的節點相連,開關QF1的第二端與線圈KM1-A的第一端、線圈KA1-A的第一端、線圈KA2-A的第一端、以及浮球液位閥103的開關SL的第一端均電連接。
所述線圈KM1-A的第二端依次通過觸點RJ-4、停止開關SB1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二端與開關QF2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開關QF2的第一端與觸點S3和常開觸點KM1-3之間的節點相連;常開觸點KM1-4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并聯連接。
所述線圈KA1-A的第二端依次通過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常開觸點KM1-5與所述總啟動開關SB2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線圈KA2-A的第二端通過所述水壓上限開關P1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A2-A的第二端還依次通過常閉觸點KA1-1、常開觸點KA2-1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浮球液位閥103的開關SL的第二端依次通過線圈KM2-A、常開觸點KA1-3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M2-A與常開觸點KA1-3之間的節點依次通過常閉觸點KA1-2、常閉觸點KA2-2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所述線圈KM2-A與常開觸點KA1-3之間的觸點還通過水泵手動開關SB3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水泵控制電路還包括一電源指示燈,所述電源指示燈的第一端與所述開關QF1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電源指示燈的第二端與所述水壓下限開關P0和常開觸點KM1-5之間的節點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的工作流程是:首先打開第四手閥115,將外部水源引用蓄水池101中,浮球液位閥103開始檢測蓄水池101內的水位,當蓄水池101內的水位上升到預定高度后,浮球液位閥103關閉;工作人員可以設定電接點壓力表109的壓力范圍,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KA1-3和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KA2-2均為延時觸頭,在壓力下限時啟動第一繼電器的延時觸頭,在壓力上限時啟動第二繼電器的延時觸頭。在需要供水時,按下總啟動開關SB2,然后按下水泵手動開關SB3向供水管道注水加壓,達到電接點壓力表109壓力范圍,然后松開水泵手動開關SB3,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進入自動工作狀,當蓄水池101內的水下降到預定高度后,浮球液位閥103打開以繼續將外部水源引入至蓄水池101內。
本實施例中,采用浮球液位閥103自動檢測蓄水池101內的水位,隨時保證水位在設定范圍內,避免蓄水池101水位降到一定位置時水泵停止工作,防止燒泵,延長水泵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水泵控制電路的電路原理:一、合漏電開關,然后合斷路器,再按下總啟動開關SB2,總啟回路通電工作,第一交流接觸器的線圈KM1-A得電,第一交流接觸器的常開觸點閉合。二、按下水泵手動開關SB3,如果SL浮球液位開關通電,第二交流接觸器的線圈KM2-A線圈通電,水泵工作,此步驟是因為初次向管道供水,會形成水壓脈動,造成系統紊亂,因此需要使水壓達到設定的水壓下限與水壓上限的范圍后才松開水泵手動開關SB3,水泵進行自動回路 。 三、水泵自動回路,電流過KA2-2常閉延時斷開、常閉觸點KA1-2、線圈KM2-A、浮球液位閥103的開關SL,水泵電機M繼續工作。四、壓力上限回路,當主出水管道內的水壓達到上限時,水壓上限開關P1閉合,線圈KA2-A得電,常開觸點KA2-1閉合過KA1-1常閉觸點形成自保,第二繼電器上附帶的延時觸頭KA2-2延時斷開,即水泵延時停止。五、壓力下限回路,由于施工現場用水,當水壓開始下降,當達到水壓下限時,水壓下限開關P0閉合,第一繼電器動作,同時常閉觸點KA1-1、KA1-2斷開,引發壓力上限回路斷電,水泵自動回路中的KA2-2斷電,附帶的延時觸頭KA1-3常開延時閉合動作,水泵延時啟動。六、水泵自動回路中,當壓力超過水壓下限后,水壓下限開關P0斷開、水泵自動回路中的觸點KA2-2、KA1-2,線圈KM2-A,浮球液位閥103開關SL回路通電,水泵繼續工作。七、控制系統重復三到六的工作,根據現場用水情況調節電接點壓力表109水壓上下限和延時觸頭。
所述電源用于為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在自動狀態時作工作指示。
本實用新型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供水量大時,供水揚程高時水壓調大,延時觸頭KA1-3時間調短,延時觸頭KA2-2時間調長;供水量少,揚程低時則相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可隨現場需要用水的隨環境變化(需要用水的位置高低變化)正常工作。用浮球液位閥103自動開啟供水、斷水,有利于節約用水。采用繼電器、交流接觸器控制,增加啟動,停止延時觸頭,增加系統加壓手動按鈕以及浮球液位開關,自動開啟、關閉水泵,有利于節約用電。同時滿足高度100米以上施工用水的需求。上述控制電路的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費低,自動控制供水,實現了綠色施工的目標。本臨時用水的供水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節約成本、工作穩定性好、自動控制供水、容易維修等效果。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