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蓋,尤其是涉及一種帶有加強環的井蓋。
背景技術:
井蓋,用于遮蓋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體墜落。目前的井蓋在安裝過程中需首先在路面上挖一個與井蓋相適配的井坑,再在坑的底部從下往上做一用于支撐井蓋的基礎,用于支撐井蓋,這樣的井蓋在安裝過程中費時,且施工效率低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將井蓋的內緣和外緣設計為向下延伸以分別形成內筒體和外筒體,在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澆筑混泥土,從而內筒體、外筒體以及澆筑在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的混泥土構成安裝基礎,通過增設安裝基礎,節約了井蓋的安裝時間,從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但以上帶有安裝基礎的井蓋在安裝過程,其安裝基礎與路面井坑之間需要使用材料做墊層,安裝基礎與墊層之間難以平整接觸,從而導致安裝基礎與墊層之間不能很好的接觸,兩者之間的擠壓強度不夠,從而導致井蓋安裝不牢固,易出現松動。
實用新型的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加強環的井蓋,該井蓋能夠使井蓋安裝基礎與井坑墊層之間能夠平整接觸,增強兩者之間的接觸連接力,從而增強安裝基礎與墊層之間的擠壓強度,使井蓋安裝更為牢固,不易松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帶有加強環的井蓋,包括設有通孔的井圈、蓋體、安裝基礎和加強環,所述蓋體蓋合在所述井圈的通孔上,所述安裝基礎固定設置在所述井圈的下表面,所述加強環設置在所述安裝基礎的下表面。
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在安裝基礎的下表面上設置加強環,使得安裝基礎與井坑墊層之間有了更平整更好地接觸,增強了安裝基礎與井坑墊層之間的擠壓強度,使得井蓋的安裝更為穩定,不易松動;同時,也增強了整個井蓋的抗壓能力。
為了便于安裝,在此所作的改進是將所述加強環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基礎的下表面或可以拆卸的安裝在所述安裝基礎的下表面。
為了進一步的增強井蓋的抗壓能力,在此所作的改進是所述加強環至少為一圈,相鄰加強環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數量大于1。
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加強環至少為一層,相鄰層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的數量大于1。使井蓋的抗壓能力進一步加強了。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環為金屬環,而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或所述第二連接件為鋼筋。
與現有的井蓋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井蓋增強了安裝基礎與井坑墊層之間的擠壓強度,使得井蓋的安裝更為穩定,不易松動;同時,也增強了整個井蓋的抗壓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記載的加強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記載的加強環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井圈,2-蓋體,3-安裝基礎,4-加強環,5-第一連接件,6-第二連接件。
具體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加強環的井蓋,該井蓋包括了設有通孔的井圈1、蓋體2、安裝基礎3和加強環4,所述蓋體2蓋合在所述井圈1的通孔上,所述安裝基礎3固定設置在所述井圈1的下表面,所述加強環4設置在所述安裝基礎3的下表面。
本申請所記載的加強環4可以固定安裝在安裝基礎3的下表面,從而使得加強環4與安裝基礎3為一體結構,在井蓋安裝過程中能夠節約安裝時間;此外,所記載的加強環4也可以采用可以拆卸的方式安裝在安裝基礎3的下表面,在井蓋安裝過程中可以將加強環拆卸分離安裝基礎將其預先安裝在井坑墊層上,使其與井坑墊層緊密接觸,使得整個井蓋能夠更好地與井坑墊層接觸,增強了井蓋的穩定性。
本申請所記載的加強環4可以采用獨立的一圈結構,也可以采用多圈結構,最好是采用多圈結構,如圖2所示,既能夠使安裝基礎與井坑墊層之間更好的接觸,又能夠進一步地增強井蓋的抗壓能力。當采用多圈結構時,相鄰圈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5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5的數量大于1,使其能夠更好地固定相鄰圈。
此外,本申請所記載的加強環4可以是單層結構,最好是采用多層結構,如圖3所示,更進一步地增強了整個井蓋的抗壓能力。當加強環采用多層結構時,相鄰層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6連接,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6的數量大于1。
本申請所記載的加強環4可以采用任何一種材質,但最好是采用金屬環,不易變形,且抗壓能力強。
在此,本申請所記載的第一連接件5和/或第二連接件6可以采用任何一種能夠起到固定作用的連接件,最好是采用鋼筋。而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彎曲的,而與加強環之間的連接部位可以用電焊焊接,也可以選擇細的鐵絲扎牢。
本實用技術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