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挖掘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農用機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也不斷提高。在農業生產中,作為主要的動力機械,大型拖拉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應用,配合相應的農具,可以完成耕、耙、播、收、中耕、排灌、施肥、噴藥、農副產品加工以及開溝、挖掘、推土和運輸等作業。
拖拉機后置挖掘機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在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生產中,對農機多樣性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款拖拉機后置挖掘機,但是由于這些挖掘機在結構設計上存在的不完善,以及采用拖拉機后置式安裝的原因,導致現有拖拉機后置挖掘機不能像獨立的挖掘機那樣工作,存在能夠操作的范圍小、操作不靈活等問題,并且存在功能單一,無法快速更換各類挖斗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后置挖掘機存在操作范圍小、操作不靈活的不足,提供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挖斗具有無齒翻轉功能,具有工作半徑大,挖掘效率高,操作靈活方便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轉換操作位置的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可通過設于后置挖掘機上的座椅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油管轉接架將操作位置轉到拖拉機內部,操作形式靈活,操作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方便、結構強度高、過載安全保護、可快速更換各類挖斗的多功能拖拉機后置挖掘機。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包括底座、支腿總成、擺臂總成、挖斗總成和操作總成,所述的支腿總成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的兩側,用于支撐后置挖掘機;所述的擺臂總成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的中部,所述的挖斗總成安裝于擺臂總成的末端,所述的操作總成連接在底座的上部,其中:
所述的挖斗總成包括挖斗、連桿機構、挖斗油缸和無齒翻轉機構,所述的無齒翻轉機構安裝于挖斗的一側,用于驅動挖斗左右翻轉;所述的無齒翻轉機構通過連桿機構安裝于擺臂總成的末端,所述的挖斗油缸的一端鉸接于擺臂總成上,另一端鉸接于連桿機構上,用于驅動挖斗前后翻轉;所述的無齒翻轉機構包括連接架和翻轉油缸,所述的連接架為連桿機構的擺動臂,所述的挖斗的中部通過挖斗銷安裝于連接架上,所述的翻轉油缸的一端通過翻轉油缸銷鉸接在挖斗的一側,翻轉油缸的另一端通過翻轉油缸銷鉸接在連接架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翻轉油缸上還設有快換接頭。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挖斗上位于翻轉油缸的一側還設有用于加強挖斗強度的連接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上部設有用于匹配連接多種操作總成的支架,所述的操作總成包括可拓展工作閥和座椅,所述的座椅通過支架安裝于底座上,所述的可拓展工作閥設于座椅前側;或者,所述的操作總成包括可拓展工作閥和油管轉接架,所述的油管轉接架通過支架安裝于底座上,所述的可拓展工作閥通過油管轉接架延伸至拖拉機內部。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拓展工作閥上還設有過載保護裝置。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增速器,所述的增速器與后置挖掘機液壓系統的液壓泵相連接,用于增加液壓泵的流量。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擺臂總成包括旋轉節、回轉油缸、大臂、大臂油缸、小臂和小臂油缸,所述的旋轉節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的中部,所述的回轉油缸的一端鉸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鉸接在旋轉節上,用于驅動擺臂總成回轉運動;所述的大臂呈“V”字形,大臂的一端鉸接在旋轉節的上端,另一端與小臂鉸接,所述的大臂油缸的一端鉸接在旋轉節的下端,另一端與大臂鉸接,用于驅動大臂升降運動;所述的小臂油缸的一端鉸接在大臂上,另一端與小臂的延伸部鉸接,用于驅動小臂升降運動。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大臂由上下兩塊蓋板和左右兩塊側板拼接焊合而成,在左右兩塊側板之間還設有加強筋板,該加強筋板的兩側設有凸塊,在側板的對應位置處設有與上述凸塊相配合的插口,所述的加強筋板通過兩側的凸塊連接左右兩塊側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支腿總成包括支腿旋轉座、支腿、腳墊和支腿油缸,所述的支腿旋轉座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上,所述的支腿的一端鉸接在支腿旋轉座的下部,支腿的另一端與腳墊連接,所述的支腿油缸的一端鉸接在支腿旋轉座的上部,支腿油缸的另一端與腳墊鉸接,所述的支腿油缸上還設有過載保護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底座采用一體式油箱結構。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挖斗具有可左右翻轉的無齒翻轉機構,該無齒翻轉機構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可靠,便于操作;并且,該無齒翻轉機構與挖斗之間均采用可快速拆裝的銷連接,翻轉油缸上還設有快換接頭,便于快速更換各類挖斗,使后置挖掘機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挖斗上位于翻轉油缸的一側還設有用于加強挖斗強度的連接板,提高了挖斗的結構強度,使挖斗左右翻轉可以具有更大的翻轉力量,挖掘效率高;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底座的上部設有用于匹配連接多種操作總成的支架,可以通過支架在底座的上部安裝座椅和可拓展工作閥,或通過支架在底座的上部安裝油管轉接架,將可拓展工作閥通過油管轉接架延伸至拖拉機內部,具有多種操作形式,操作靈活方便,滿足了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并且,采用通用型的支架來連接各種操作總成,連接方便快捷,拆裝更換簡單;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可拓展工作閥上還設有過載保護裝置,支腿油缸上設有過載保護器,具有過載保護功能,防止后置挖掘機因過載而導致結構件損壞,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后置挖掘機液壓系統的液壓泵上還設有增速器,可有效提高液壓泵的流量,提高后置挖掘機的動力;液壓系統中的各個油缸采用關節軸承連接,具有大載荷自動調節作用,并且采用關節軸承安裝油缸,裝配更加方便;
(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擺臂總成由大臂和小臂等組成,大臂呈“V”字形,工作半徑大,挖掘效率高;
(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大臂由上下兩塊蓋板和左右兩塊側板拼接焊合而成,在左右兩塊側板之間還設有加強筋板,該加強筋板的兩側設有凸塊,在側板的對應位置處設有與上述凸塊相配合的插口,加強筋板通過兩側的凸塊連接左右兩塊側板,采用該箱型多腹板的大臂,裝配方便,結構強度高;插口式的加強筋板還具有定位作用,減小了裝配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的挖斗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的挖斗總成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中的大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中的大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1、底座;11、支架;2、支腿總成;21、支腿旋轉座;22、支腿;23、腳墊;24、支腿油缸;25、過載保護器;3、擺臂總成;31、旋轉節;32、銷軸;33、回轉油缸;34、大臂;341、蓋板;342、側板;343、加強筋板;35、大臂油缸;36、小臂;37、小臂油缸;4、挖斗總成;41、挖斗;42、連桿機構;43、挖斗油缸;44、無齒翻轉機構;441、連接架;442、翻轉油缸;443、連接板;444、挖斗銷;445、翻轉油缸銷;446、快換接頭;5、操作總成;51、可拓展工作閥;52、座椅;53、油管轉接架;6、液壓泵;7、增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結合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包括底座1、支腿總成2、擺臂總成3、挖斗總成4和操作總成5,支腿總成2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1的兩側,用于支撐后置挖掘機,擺臂總成3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1的中部,挖斗總成4安裝于擺臂總成3的末端,操作總成5連接在底座1的上部,通過操作總成5的操作控制支腿總成2、擺臂總成3以及挖斗總成4進行相應的動作來實現挖掘功能。
如圖3和圖4所示,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挖斗總成4包括挖斗41、連桿機構42、挖斗油缸43和無齒翻轉機構44,無齒翻轉機構44安裝于挖斗41的一側,用于驅動挖斗41左右翻轉;無齒翻轉機構44通過連桿機構42安裝于擺臂總成3的末端,挖斗油缸43的一端鉸接于擺臂總成3上,另一端鉸接于連桿機構42上,用于驅動挖斗41前后翻轉。本實施例中的挖斗41不僅具有前后翻轉功能,還具有左右翻轉功能,如圖4所示,上述的無齒翻轉機構44包括連接架441和翻轉油缸442,連接架441為連桿機構42的擺動臂,當挖斗油缸43驅動連桿機構42進行動作時,連接架441可繞連接在擺臂總成3上的支點轉動,從而使挖斗41前后翻轉;挖斗41的中部通過挖斗銷444安裝于連接架441上,翻轉油缸442的一端通過翻轉油缸銷445鉸接在挖斗41的一側,翻轉油缸442的另一端通過翻轉油缸銷445鉸接在連接架441上,當翻轉油缸442進行伸縮動作時,可以拉動/推動挖斗41繞挖斗銷444轉動,從而使挖斗41左右翻轉;上述的無齒翻轉機構44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可靠,便于操作。上述的挖斗銷444和翻轉油缸銷445采用快速拆裝插銷,便于快速更換各類挖斗,實現挖斗41的快速擴展,使后置挖掘機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挖斗41拆裝的便捷性,翻轉油缸442上還設有快換接頭446,方便挖斗41的快速拆裝。并且,為了提高挖斗41的強度,挖斗41上位于翻轉油缸442的一側還設有用于加強挖斗41強度的連接板443,提高了挖斗41的結構強度,使挖斗41的左右翻轉可以具有更大的翻轉力量,提高挖掘效率。
接續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底座1的上部設有用于匹配連接多種操作總成5的支架11,可以通過支架11安裝多種操作總成5,具有多種操作形式,操作靈活方便,可滿足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采用通用型的支架11來連接各種操作總成5,具有連接方便快捷,拆裝更換簡單等特點。具體在本實施例中,操作總成5包括可拓展工作閥51和座椅52,座椅52通過支架11安裝于底座1上,可拓展工作閥51設于座椅52前側,為操作人員提供操作座椅52,在座椅52的底部還可設置防滑踏板,在座椅52的前部還可設置安全扶手,便于操作。另外,在可拓展工作閥51上還設有過載保護裝置,具有過載保護功能,防止后置挖掘機因過載而導致結構件損壞,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擺臂總成3包括旋轉節31、回轉油缸33、大臂34、大臂油缸35、小臂36和小臂油缸37,旋轉節31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1的中部,旋轉節31的上下部分分別通過銷軸32連接在底座1上,采用這種分離式的半軸連接方式,旋轉節31與底座1的裝配更加方便,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回轉油缸33的一端鉸接在底座1上,另一端鉸接在旋轉節31上,用于驅動擺臂總成3回轉運動,回轉油缸33設于底座1的底部較佳,而且可采用雙油缸構成,雙油缸采用串聯形式,左右雙向推動旋轉節31轉動,結構更加穩定;大臂34呈廣口的“V”字形,大臂34的一端鉸接在旋轉節31的上端,另一端與小臂36鉸接,大臂油缸35的一端鉸接在旋轉節31的下端,另一端與大臂34鉸接,用于驅動大臂34升降運動;小臂油缸37的一端鉸接在大臂34上,另一端與小臂36的延伸部鉸接,用于驅動小臂36升降運動。采用上述結構的擺臂總成3,挖掘機工作半徑大,挖掘效率高。
參見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大臂34采用箱型腹板結構,具體由上下兩塊蓋板341和左右兩塊側板342拼接焊合而成,在左右兩塊側板342之間還設有若干加強筋板343,該加強筋板343的兩側設有凸塊,在側板342的對應位置處設有與上述凸塊相配合的插口,加強筋板343通過兩側的凸塊連接左右兩塊側板342,采用該箱型多腹板的大臂34,裝配方便,結構強度高,插口式的加強筋板343還具有定位作用,減小了裝配誤差。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支腿總成2包括支腿旋轉座21、支腿22、腳墊23和支腿油缸24,支腿旋轉座21可轉動地安裝于底座1上,支腿22的一端鉸接在支腿旋轉座21的下部,支腿22的另一端與腳墊23連接,支腿油缸24的一端鉸接在支腿旋轉座21的上部,支腿油缸24的另一端與腳墊23鉸接,支腿油缸24上還設有過載保護器25,隨著支腿油缸24的伸縮,支腿22可進行支撐或收起,使用方便;過載保護器25可有效防止支腿22因過載而導致損壞,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支腿總成2可在底座1上旋轉,旋轉角度可達170°,便于挖掘機中心調節。上述的支腿總成2與底座1的具體連接結構已記載在中國專利號ZL201520333909.9,名稱為:一種具有旋轉支腿的挖掘機的專利申請案中,也具有支腿角度鎖定裝置,在此就不再贅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還包括增速器7,增速器7與后置挖掘機液壓系統的液壓泵6相連接,用于增加液壓泵6的流量,可有效提高液壓泵6的流量,提高后置挖掘機的動力,本實施例中的液壓泵6采用齒輪泵較佳。液壓系統中的上述支腿油缸24、回轉油缸33、大臂油缸35、小臂油缸37、挖斗油缸43和翻轉油缸442均采用關節軸承連接,具有大載荷自動調節作用,并且采用關節軸承安裝油缸,裝配更加方便。底座1采用一體式油箱結構,節省了后置挖掘機的空間,為液壓油散熱提供了條件。
實施例2
結合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操作總成5包括可拓展工作閥51和油管轉接架53,油管轉接架53通過支架11安裝于底座1上,可拓展工作閥51通過油管轉接架53延伸至拖拉機內部,將可拓展工作閥51通過油管轉接架53延伸至拖拉機內部,操作靈活方便,滿足了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油管轉接架53具有長度、角度可調功能,便于將可拓展工作閥51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以便于操作。
上述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可通過設置在底座1上的座椅52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油管轉接架53實現拖拉機駕駛室內部操作,操作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用大型拖拉機后置挖掘機,是一種裝配方便、結構強度高、過載安全保護、可快速更換各類挖斗的多功能拖拉機后置挖掘機,具有工作半徑大,挖掘效率高,操作靈活方便等特點;既可通過設于后置挖掘機上的座椅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油管轉接架將操作位置轉到拖拉機內部,操作形式靈活,操作簡單方便。
以上示意性地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地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