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政工程用河道打撈器。
背景技術:
河道內通常會有漂浮物,需要河道清理工人對其進行清理,一般清理時,河道工人會使用船體,然后使用網兜一個個清理,利用網兜撈起漂浮物,由于漂浮物內灌有水,因此漂浮物質量較重,人力抬起整個網兜很吃力,工作久后非常的疲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打撈省力、效率大大提高的市政工程用河道打撈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市政工程用河道打撈器,包括一個底座和設置于底座上的龍門架,龍門架頂部設置一頂板,頂板內通過一轉軸設置一軸套,軸套下端面開口,開口端設置一個球形安裝腔,球形安裝腔內放置一個可在軸套內轉動的滾珠,滾珠外側端設置一連桿,連桿另一端連接一輸送管,輸送管的外側端設置一打撈網,位于輸送管的另一端船體甲板上放置一個收集箱。
作為優選,所述打撈網包括一個網架,網架中間設置一塊網板,網板上設置一個以上的網孔,網架與輸送管之間設置一個連接套,網架一端開口,連接套及輸送管內設置一個輸送通道,該輸送通道與打撈網一端相通。
作為優選,所述輸送管包括第一輸送管與第二輸送管,第二輸送管內設置有一個軸承,第一輸送管一端設置一連接軸,連接軸插入設置于軸承內。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輸送管外側設置有操作把手。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螺孔,該螺孔內設置有螺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河道打撈使用,利用前進的船體將水面上的漂浮物順勢流入到打撈網內,然后通過輸送管將漂浮物傾倒入收集箱內,整個傾倒過程通過滾珠及轉軸完成,簡單省力,無需耗費太多的人力,效率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網架,2為網孔,3為網板,4為連接套,5為第一輸送管,6為龍門架,7為頂板,8為軸套,9為轉軸,11為滾珠,12為第二輸送管,13為軸承,14為連桿,15為操作把手,16為收集箱,17為螺絲,18為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市政工程用河道打撈器,包括一個底座18和設置于底座上的龍門架6,龍門架6頂部設置一頂板7,頂板7內通過一轉軸9設置一軸套8,軸套8下端面開口,開口端設置一個球形安裝腔,球形安裝腔內放置一個可在軸套內轉動的滾珠11,滾珠11外側端設置一連桿14,連桿14另一端連接一輸送管,輸送管的外側端設置一打撈網,位于輸送管的另一端船體甲板上放置一個收集箱16。
本實施例中,打撈網包括一個網架1,網架1中間設置一塊網板3,網板3上設置一個以上的網孔2,網架1與輸送管之間設置一個連接套4,網架1一端開口,連接套4及輸送管內設置一個輸送通道,該輸送通道與打撈網一端相通。
其中,輸送管包括第一輸送管5與第二輸送管12,第二輸送管12內設置有一個軸承13,第一輸送管5一端設置一連接軸,連接軸插入設置于軸承13內,第一輸送管5外側設置有操作把手15,由于設置軸承13,第一輸送管5可相對 第二輸送管360度轉動。
使用時,將網架1開口端朝著正前方,隨著船體向前移動,一些漂浮物自動落入到網板上,河水通過網孔過濾,此時通過轉動操作把手,使得第一輸送管的開口端垂直朝上,然后下壓第二輸送管,位于網板上的漂浮物隨著重力作用全部通過輸送通道進入到收集箱內收集,由于采用滾珠結構,因此整個輸送管的角度可隨意的轉動,而且又增設了轉軸,因此通過支撐轉動,更加的省力。
其中,底座18上設置有螺孔,該螺孔內設置有螺絲17,打撈器的底座通過螺絲與船體甲板鎖緊連接,不使用時拆卸下來,更換一個船體繼續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河道打撈使用,利用前進的船體將水面上的漂浮物順勢流入到打撈網內,然后通過輸送管將漂浮物傾倒入收集箱內,整個傾倒過程通過滾珠及轉軸完成,簡單省力,無需耗費太多的人力,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