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樁,特別涉及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板樁。
背景技術:
板樁是應用于建筑領域的一種基礎材料,可用于建造水壩,房屋,防水墻等。傳統的水壩建造方式,是用木頭、混凝土或鐵做成的屏障墻,具有很高的建筑成本。舊的水壩建造方式已經被塑膠板樁方式所取代。塑膠板樁已被成功的研究和應用于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和其他很多國家的建筑領域中。由于具有材料科技方面的先進開發經驗,在代替其他材料用于汽車制造,航空工業,建筑領域和許多其他領域的塑料材料已變得優秀和高效;現有技術中,相互組合使用的板樁之間僅僅靠組成的連接板進行抗壓,結構強度小,抗壓強度不大,在實際使用時不能滿足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板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板樁抗壓強度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拆卸方便,結構強度大,抗壓強度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板樁,包括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一端設有凸緣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另一端連接向下傾斜的第一斜板一端,所述第一斜板另一端連接與第一水平板同高度的第二水平板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板另一端連接傾斜向上的第二斜板一端,所述第二斜板另一端連接第三水平板一端,所述第三水平板的另一端開有與凸緣部形狀相同的凹槽,所述凸緣部剛好卡合在凹槽中,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和第三水平板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水平板、第一斜板、第二斜板與第一斜板的之間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的通孔。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工作的抗壓強度,所述通孔在高度方向上為半封閉的,可往半封閉的通孔中填充泥土、沙子等漿料,提高板樁的牢固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工作的抗壓強度,所述通孔在高度方向上為封閉的,可往第四水平板、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間形成的通孔內填充泥土、沙子等漿料,提高板樁的牢固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抗壓強度,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另一端和第三水平板的一端之間連接有第四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第四水平板和第三水平板為一整體。
為了進一步提高板樁組合使用時的結構強度,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側與第二水平板的上側齊平。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可將板樁組合起來使用,即將一個板樁的凸緣部嵌入另一個板樁的凹槽中,依次類推,可根據實際需要將若干個板樁組合起來使用,同時,可在通孔中填入泥土、沙子等漿料,以提高板樁的抗壓強度;本實用新型拆卸方便,結構強度大,抗壓強度大,板樁上可填充漿料,可進一步提高抗壓強度,可應用于擋土墻、路堤、墻體灌溉的工作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結構組合使用時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結構組合使用時的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種結構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種結構組合使用時的主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種結構組合使用時的立體圖。
其中,1第一水平板,2第一斜板,3第二水平板,4第二斜板,5第三水平板,6凹槽,7凸緣部,8第四水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的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板樁,包括第一水平板1,第一水平板1的一端設有凸緣部7,第一水平板1的另一端連接向下傾斜的第一斜板2一端,第一斜板2另一端連接與第一水平板1同高度的第二水平板3一端,第二水平板3另一端連接傾斜向上的第二斜板4一端,第二斜板4另一端連接第三水平板5一端,第三水平板5的另一端開有與凸緣部7形狀相同的凹槽6,凸緣部7剛好卡合在凹槽6中,第一水平板1、第二水平板3和第三水平板5之間相互平行,第一水平板1的上側和第二水平板3的上側齊平,第二水平板3、第一斜板2、第二斜板4與第一斜板2的之間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的通孔,通孔在高度方向上為半封閉的。
板樁組合使用時如圖3和圖4所示,兩個板樁連接在一起,具體的為,一個板樁的凸緣部7剛好嵌入另一個板樁的凹槽6內,連接緊密,結構強度大。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可將板樁組合起來使用,即將一個板樁的凸緣部7嵌入另一個板樁的凹槽6中,依次類推,可根據實際需要將若干個板樁組合起來使用,同時,可在半封閉的通孔中填入泥土、沙子等漿料,以提高板樁的抗壓強度;本實用新型拆卸方便,結構強度大,抗壓強度大,板樁上可填充漿料,可進一步提高抗壓強度,可應用于擋土墻、路堤、墻體灌溉的工作中。
實施例2
如圖5和圖6所示的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板樁,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通孔在高度方向上是封閉的,第一水平板1的另一端和第三水平板5的一端之間連接有第四水平板8,第一水平板1、第四水平板8和第三水平板5為一整體。
板樁組合使用時如圖7和圖8所示,兩個板樁連接在一起,具體的為,一個板樁的凸緣部7剛好嵌入另一個板樁的凹槽6內,連接緊密,結構強度大。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板樁的組合個數,即可將若干個板樁組合起來使用,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所列舉的2個板樁組合使用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