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溝渠。
背景技術:
我國流域水污染問題嚴重,而農業污染排放是很多小流域水質惡化根源。農區污染危及當地人們的飲用水安全,農區污染是我國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農業源污染主要通過溝渠、溪流地表徑流和地下水擴散等途徑進入下游水體。
利用生態溝渠、人工濕地等生態濕地系統控制農業氮磷污染成為流域環境研究和污染防控技術研發的重點與難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有效治理農業污染的生態防滲渠道的新型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生態防滲渠道的新型構造,其特征是:包括橫截面為梯形的渠道,渠道底部滿鋪防滲膜,防滲膜上設置植草模;在模草模中平鋪8cm厚的種植土,種植土上鋪設3cm厚的草毯;草毯上設置擋水坎,擋水坎沿渠道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相鄰二個擋水坎的間距為15-20m,擋水坎設置在渠道的底部;所述擋水坎包括坎基,坎基上設置擋水坎突,坎基的橫截面呈與渠道底部橫截面契合的形式,坎基的長度為0.8m,坎基上密布孔洞;所述防滲膜包括土工網,土工網下表面復合有防水氈層;所述防水氈層包括上、下無紡布層,下無紡布層縫合成多個條狀袋體,條狀袋體中填充有鈉基膨潤土層。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能有效治理農業污染;能夠提高對外源磷的緩沖能力,提高對底泥磷的吸附能力且降低磷的釋放風險;阻止農業源污染進入下游水體。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擋水坎的縱向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防滲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生態防滲渠道的新型構造,包括橫截面為梯形的渠道1,渠道底部滿鋪防滲膜2,防滲膜上設置植草模3;在模草模中平鋪8cm厚的種植土4,種植土上鋪設3cm厚的草毯5;草毯上設置擋水坎6,擋水坎沿渠道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相鄰二個擋水坎的間距為15-20m,擋水坎設置在渠道的底部;所述擋水坎包括坎基7,坎基上設置擋水坎突8,坎基的橫截面呈與渠道底部橫截面契合的形式,坎基的長度為0.8m,坎基上密布孔洞9,使草毯上的可以穿過孔洞生長;所述防滲膜包括土工網10,土工網下表面復合有防水氈層;所述防水氈層包括上、下無紡布層11、12,下無紡布層縫合成多個條狀袋體13,條狀袋體中填充有鈉基膨潤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