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
背景技術: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處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間,在房屋底層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層建筑基礎埋深很大,充分利用這一深度來建造地下室,其經濟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工程中地下室外墻穿墻套管因位置留置不正確或管道變更等因素,經常需要進行后開洞做穿墻套管,因后開洞套管處防水處理非常困難,而且非常容易發生滲漏,按常規處理方法無法保證防水質量等諸多不利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成本低廉防水效果好,能夠有效防止套管處雨水滲漏等問題的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沿墻體水平橫向開設有階梯狀的柱體通孔,所述柱體通孔包括內墻面孔及外墻面孔,所述柱體通孔的內墻面孔徑大于外墻面孔徑,在柱體通孔內設有與柱體通孔相適配的套管,與套管固定連接設于內墻面孔內、防止水進入內墻面的防水裝置,所述防水裝置包括與套管固定的卡套,在卡套上固定連接有防水板,在內墻面孔內沿套管周向固定有多個止水條,所述套管與柱體通孔之間填充有混凝土。
上述的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所述防水板沿內墻面孔向外墻面孔處設置多個,且防水板的面積自內墻面孔向外墻面孔順次遞減。
上述的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所述防水板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墻體上設有階梯狀的柱體通孔,柱形通孔可從內墻面及外墻面兩面開設,便于防水裝置的安裝,同時避免了單向開孔的造成的孔徑缺陷,減小了開設孔的難度;采用套管與卡套固定連接,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在卡套上固定連接有防水板,且防水板設置多個,呈多級防水式,防水效果好,雨水不易滲入到內墻面;采用止水條可對進入的雨水進行可靠的吸收,避免進一步滲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防水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防水裝置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3所示,一種地下室外墻后開洞穿墻套管防水構造,沿墻體1水平橫向開設有階梯狀的柱體通孔2,所述柱體通孔2包括內墻面孔3及外墻面孔4,所述柱體通孔2的內墻面孔3徑大于外墻面孔4徑,在柱體通孔2內設有與柱體通孔2相適配的套管5,與套管5固定連接設于內墻面孔內3、防止水進入內墻面3的防水裝置6,所述防水裝置6包括與套管5固定的卡套7,固定為現有技術,固定采用螺栓固定,在卡套7上固定連接有防水板8,固定連接為焊接,所述防水板8沿內墻面孔3向外墻面孔4處設置多個,且防水板8的面積自內墻面孔3向外墻面孔4順次遞減,所述防水板8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在內墻面孔3內沿套管5周向固定有多個止水條9,止水條9為市面上存在的BW遇水膨脹止水條,該種止水條在遇水后產生2-3倍的膨脹變形,并充滿接縫的所有不規則表面、空穴及間隙,同時產生巨大的接觸壓力,徹底防止滲漏。當接縫或施工縫發生位移,造成間隙超出材料的彈性范圍時,普通止水材料則失去止水作用,而該材料還可以通過吸水膨脹來止水,使用遇水膨脹橡膠作為堵漏密封止水材料,不僅用量節省,而且還可以消除一般彈性材料因過大壓縮而引起彈性疲勞的特點,使防水效果更為可靠,在套管5與柱體通孔2之間填充有混凝土。
具體施工過程:
在墻體1上水平橫向開設有階梯狀的柱體通孔2,在卡套7上依次焊接防水板8,將卡套7采用螺栓固定在套管5外管壁上,并將固定好卡套7的套管5穿入柱體通孔2內,套管5根據需要調整好位置,在柱體通孔2的內墻面孔3內中部安裝固定止水條9,根據洞口形狀進行模板支設,向柱體通孔2與套管5之間注入比原墻體混凝土高一標號微膨脹抗滲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完成施工。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