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建筑工地用自吸泵。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yōu)榱藵M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guī)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chuàng)造的人工環(huán)境。在建筑學和土木工程的范疇里,“建筑”是指興建建筑物或發(fā)展基建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建筑項目都會由專案經理和建筑師負責統(tǒng)籌,由各級的承建商、分判商、工程顧問、工料測量師、結構工程師等專業(yè)人員負責監(jiān)督。
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由于有些建筑器械需要支撐裝置才能進行使用,但目前市場上的支撐裝置都固定不牢固,在建造的過程中由于支撐不牢固導致器械損壞等情況的出現(xiàn),即浪費了人力,又浪費物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建筑工地用自吸泵,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建筑工地用自吸泵,包括底座和承重板,所述底座的頂部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塊,所述立柱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通過連接軸與條板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條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且兩個條板的內側均通過伸縮板與連接塊固定連接,兩個條板上均套設有滑動塊,且兩個之間滑動塊通過承重板固定連接,所述承重板上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夾緊板和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頂部設置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自由端與滑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且夾緊板與滑動板相適配。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房屋建筑用支撐裝置,通過在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立柱,立柱的兩側均設置有條板,條板之間通過連接塊和伸縮板連接,在條板的頂端套設有滑動塊,滑動塊之間設置有承重板,將建筑器械放置在承重板上,再通過夾緊板和滑動板的共同作用,將建筑器械固定在承重板上對其固定,從而使建筑器械的底部達到支撐的作用,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支撐的牢固性,節(jié)約了人力和物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承重板、3立柱、4連接塊、5支撐塊、6連接軸、7條板、8限位塊、9伸縮板、10滑動塊、11固定裝置、12夾緊板、13固定塊、14伸縮桿、15滑塊、16滑槽、17彈簧、18固定板、19螺栓、20滑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建筑工地用自吸泵,包括底座1和承重板2,底座1的頂部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立柱3,立柱3底部的兩側均通過固定板18與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且固定板18上設置有螺栓19,立柱3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塊4,承重板2位于連接塊4的上方,且承重板2和連接塊4之間通過彈簧17連接,立柱3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塊5,支撐塊5通過連接軸6與條板7的一端活動連接,條板7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8,且兩個條板7的內側均通過伸縮板9與連接塊4固定連接,兩個條板7上均套設有滑動塊10,且兩個之間滑動塊10通過承重板2固定連接,當承重板2向下壓時,使承重板2通過兩側的滑動塊10沿著條板7向下滑動,滑動板20的底部設置有滑塊15,且承重板2的頂部開設有與滑塊15相適配的滑槽16,承重板2上設置有固定裝置11,固定裝置11包括夾緊板12和固定塊13,固定塊13的頂部設置有伸縮桿14,伸縮桿14的自由端與滑動板20的一側固定連接,且夾緊板12與滑動板20相適配,將建筑器械放置在承重板2上,通過伸縮桿14推動滑動板20向固定板12的方向移動達到固定的作用,通過在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立柱3,立柱3的兩側均設置有條板7,條板7之間通過連接塊4和伸縮板9連接,在條板7的頂端套設有滑動塊10,滑動塊10之間設置有承重板2,將建筑器械放置在承重板2上,再通過夾緊板12和滑動板20的共同作用,將建筑器械固定在承重板2上對其固定,從而使建筑器械的底部達到支撐的作用,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支撐的牢固性,節(jié)約了人力和物力。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