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異性抗壓預應力結構功能地下管廊,屬于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幾十年以前西方國家開始建造,當時沒有很確切的工程名稱,一般都習慣的稱為“共同溝”,個別國家和有關地區為當時工程的需要,把常用的供水、供暖、供電、通迅等專用管線鋪設在一起,又稱為地下公用管道,隨著行業的發展、用途的擴大、建設標準的提高,現已成為了國家用于城鎮基礎建設用紅頭文件命名的一項“統用工程名稱”,近些年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有的地區也都利用方形斷面的箱涵方式,建造地下管廊工程,一般的地下管廊抗壓能力較差,而且各種熱力、通信、電力、燃氣、供水、雨污管等管道往往都是集中分布,沒有對管道進行保護,嚴重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并且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而且出現后續的搶修難、維護困難等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異性抗壓預應力結構功能地下管廊,對設置在廊體下部方形部位的兩側進行預加壓力,促使管廊體形成上、下、左、右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保證已形成的“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不會出現壓應力和拉應力狀態下的開裂,通過澆筑不同隔板,在廊體內可獨立布置不同管線,人可以在上面自由走動,并對管線進行保護,便于后續維修同時,對交通影響小,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異性抗壓預應力結構功能地下管廊,包括下部為方形、頂部為橢圓形的混凝土管廊體,所述廊體內腔設有內骨架與外骨架,所述內骨架由里層環筋、里層縱筋構成,所述外骨架由外層環筋、外層縱筋構成,所述外骨架內側設置有環向筒管,所述環向筒管與內骨架之間設置有縱向筒管,所述環向筒管與縱向筒管內均設置有經張拉產生預應力用錨具在廊體方形處兩側錨固的鋼絞線,所述廊體內腔底部設有找平層,所述找平層頂部設有下隔墻板,所述下隔墻板頂部設有中板,所述中板頂部固定設有上隔墻板,所述廊體內腔通過下隔墻板、中板、上隔 墻板分別設有排水倉、燃氣倉、電力倉和熱力倉。
進一步而言,所述環向筒管通過加強筋與外骨架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下隔墻板、中板、上隔墻板均通過澆筑的方式與廊體內壁固定。
進一步而言,所述排水倉內設有給水管、排水管,所述燃氣倉內設有燃氣管,所述電力倉內設有強電線、弱電線,所述熱力倉內設有熱力管。
進一步而言,所述中板與找平層頂部均設有防滑層。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對設置在廊體下部方形部位的兩側進行預加壓力,促使管廊體形成上、下、左、右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保證已形成的“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不會出現壓應力和拉應力狀態下的開裂,通過澆筑不同隔板,在廊體內可獨立布置不同管線,人可以在上面自由走動,并對管線進行保護,便于后續維修同時,對交通影響小,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異性抗壓預應力結構功能地下管廊剖視圖。
圖中標號:1、廊體;2、內骨架;3、外骨架;4、里層環筋;5、里層縱筋;6、外層環筋;7、外層縱筋;8、環向筒管;9、縱向筒管;10、錨具;11、鋼絞線;12、找平層;13、下隔墻板;14、中板;15、上隔墻板;16、排水倉;17、燃氣倉;18、電力倉;19、熱力倉;20、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異性抗壓預應力結構功能地下管廊,包括下部為方形、頂部為橢圓形的混凝土管廊體1,所述廊體1內腔設有內骨架2與外骨架3,所述內骨架2由里層環筋4、里層縱筋5構成,所述外骨架3由外層環筋6、外層縱筋7構成,所述外骨架3內側設置有環向筒管8,所述環向筒管8與內骨架2之間設置有縱向筒管9,所述環向筒管8與縱向筒管9內均設置有經張拉產生預應力用錨具10在廊體方形處兩側錨固的鋼絞線11,所述廊體1內腔底部設有找平 層12,所述找平層12頂部設有下隔墻板13,所述下隔墻板13頂部設有中板14,所述中板14頂部固定設有上隔墻板15,所述廊體1內腔通過下隔墻板13、中板14、上隔墻板15分別設有排水倉16、燃氣倉17、電力倉18和熱力倉19。
所述環向筒管8通過加強筋20與外骨架3連接,加強筋20可以增強牢固性,所述下隔墻板13、中板14、上隔墻板15均通過澆筑的方式與廊體1內壁固定,采用澆筑飛方式增強穩定性,所述排水倉16內設有給水管、排水管,所述燃氣倉17內設有燃氣管,所述電力倉18內設有強電線、弱電線,所述熱力倉19內設有熱力管。所述中板14與找平層12頂部均設有防滑層閥,防止人在上面滑倒。
本實用新型改進與: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對設置在廊體下部方形部位的兩側進行預加壓力,促使管廊體形成上、下、左、右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保證已形成的“相對應的向心應力”,不會出現壓應力和拉應力狀態下的開裂,通過澆筑不同隔板,在廊體內可獨立布置不同管線,人可以在上面自由走動,并對管線進行保護,便于后續維修同時,對交通影響小,實用性強。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