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屬于建筑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塔吊基礎形式是:獨立承臺基礎、十字梁基礎、樁承臺基礎以及格構柱高位承臺基礎 。獨立承臺基礎及十字梁基礎一般置于基礎開挖面以下,基礎土方開挖后施工,其缺點是基坑需放坡挖土、安全防護及土方回填,施工作業面大,對天然地基要求高。樁承臺基礎是解決天然地基承載力不足情況下而采用的一種塔吊基礎形式,一般是1-4根灌注樁,其缺點是基坑需放坡挖土,安全防護及回填土方,施工工作面較大,造價較高。格構柱高位承臺基礎多用于深基坑內,穿越地下室建筑工程中,該基礎形式節省了土方開挖、護坡,土方回填,但是本身造價高。
現有的塔吊基礎形式雖適用不同特點的建筑工程,但存在不是工序多就是造價高問題,而且對場地條件有一定要求。對施工區域場地條件狹小,基坑支護樁已施工,地下室外墻與支護樁較近,且要求成本低是每個建筑企業考慮的因素,當前的塔吊基礎形式難以適應條件變化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點,提供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本發明采用單樁、承臺及錨索設計大大降低了工程造價;通過單樁、承臺及錨索設計實現了基坑支護樁已開挖后,解決現有塔吊基礎不能同時保證高穩定性和高效率定位安拆的問題,能滿足塔身抗傾覆、抗滑移力,整體性好,避免后期費用和安全隱患;解決在施工作業面小,適用于不同土質、基坑支護樁已開挖,在其臨邊塔吊基礎施工;其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簡單,技術易于掌握和實施。
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鋼筋混凝土承臺和塔吊基礎節;
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設置在開挖面以下,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上端錨固與鋼筋混凝土承臺內;
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承臺內預埋塔吊基礎節;所述的塔吊基礎節與塔身固接成一體;
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承臺內還預埋兩根套管,所述的套管內穿過錨索;
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承臺上塔身一側固定設置張拉端頭,錨索一端穿過張拉端頭固定在鋼橫梁上,所述的鋼橫梁固定于張拉端頭上;錨索另一端埋設在土方中。
進一步,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內設置有鋼筋籠,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承臺內設置有承臺鋼筋,通過混凝土澆筑鋼筋籠、承臺鋼筋,形成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鋼筋混凝土承臺并將兩者錨固。
進一步,所述的套管傾斜設置,且套管內注漿,使得錨索固定。
進一步,還包括已開挖設置在土方側面的支護樁、設置在支護樁上端的冠粱。
進一步,所述的支護樁通過錨索張拉鎖定。
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于已開挖的支護樁和冠梁內側采用一根人工挖孔樁或在已開挖面采用一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成孔至持力層;
b、于灌注樁成孔內吊裝鋼筋籠,并澆筑至設計樁頂標高高出50-100cm;
c、破除多余混凝土至鋼筋混凝土承臺底標高上10cm,澆筑墊層;
d、安裝承臺鋼筋,同時預埋塔吊基礎埋件,并按坡度定位設置兩根套管,澆筑混凝土;
e、于鋼筋混凝土承臺面上設置張拉端頭,同鋼筋混凝土承臺一起澆筑;
f、通過兩根套管,穿預應力錨索注漿;
g、待水泥漿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預應力張拉,通過鋼橫梁固定錨索,與鋼筋混凝土承臺連成一整體;
h、預應力張拉完成后,安裝塔身,讓塔身固定在塔吊基礎節上。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與有益效果:
(1)傳力明確,本發明利用樁基解決地基耐力不夠,主要是提高其承載力,利用錨索張拉,提高塔吊抗傾覆能力,整體性好;
(2)相比安裝地下室內塔吊基礎或建筑物外放坡安裝塔吊基礎綜合考慮,包括拆卸、土方回填以及封樓板等費用有其良好的綜合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礎結構的側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包括一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1、鋼筋混凝土承臺2和塔吊基礎節3;鋼筋混凝土灌注樁1設置在開挖面以下,鋼筋混凝土灌注樁上端錨固與鋼筋混凝土承臺2內;鋼筋混凝土承臺2內預埋塔吊基礎節3;塔吊基礎節3與塔身8固接成一體;鋼筋混凝土承臺2內還預埋兩根套管4,套管4內穿過錨索5;鋼筋混凝土承臺2上塔身一側固定設置張拉端頭6,錨索5一端穿過張拉端頭6固定在鋼橫梁7上,鋼橫梁固定于張拉端頭上;錨5索另一端埋設在土方中。
本發明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內設置有鋼筋籠,鋼筋混凝土承臺內設置有承臺鋼筋,通過混凝土澆筑鋼筋籠、承臺鋼筋,形成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鋼筋混凝土承臺并將兩者錨固。套管傾斜20度設置,且套管內注漿,使得錨索固定。本發明還在已開挖土方側面設置若干支護樁11,每個支護樁表面噴錨鋼筋混凝土面,并通過兩道錨索張拉鎖定。支護樁上端澆筑有冠粱。
一種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于已開挖的支護樁(采用錨索張拉鎖定)和冠梁內側采用一根人工挖孔樁或在已開挖面采用一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成孔至持力層達到設計要求深度;
b、于灌注樁成孔內吊裝鋼筋籠,并澆筑至設計樁頂標高高出50-100cm;
c、破除多余混凝土至鋼筋混凝土承臺底標高上10cm,澆筑墊層,對灌注樁鋼筋錨固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d、安裝承臺鋼筋,同時預埋塔吊基礎埋件,并按坡度定位設置兩根套管,澆筑混凝土;
e、于鋼筋混凝土承臺面上設置張拉端頭,同鋼筋混凝土承臺一起澆筑;
f、通過兩根套管,穿預應力錨索注漿;
g、待水泥漿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預應力張拉,通過鋼橫梁固定錨索,與鋼筋混凝土承臺連成一整體;
h、預應力張拉完成后,安裝塔身,讓塔身固定在塔吊基礎節上。
本發明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直徑避開原有支護樁錨索,同樣兩道錨索避開原有支護樁錨索位置。若兩道錨索抗傾覆力不能滿足的前提下,可在支護樁上增加一道錨索,確保其安全。為確保原有已開挖支護樁的穩定性,地下室9底板下設置素砼傳力帶10,抵抗土壓力及傾覆力。
本發明單樁高位承臺與錨索塔吊基礎結構中,塔吊基礎節及螺栓采用Q235-B,錨索為預應力錨索,焊條采用E43型,焊縫達到二級焊縫質量要求。
盡管上文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本發明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