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市政排水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慧城市排澇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洪澇,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雨澇主要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其影響是綜合的,還會危及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等。特別對于城市而言,城市洪澇會造成巨大的人員經濟損失,而對一些特大型城市,其影響范圍更廣,損失難以預計,因此有必要做好洪澇災害的治理,而最經濟和最重要的就是洪澇災害的提前防范了。因此排澇是消除洪澇災害影響的第一應對措施,其安排合理得當,則會極大程度的降低洪澇災害的影響,而當前多數城市排澇還是人工管理,存在動作滯后、標準不一的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了排澇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慧城市排澇管理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慧城市排澇管理系統,它包括中控中心、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地表徑流、數據庫,所述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地表徑流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在各連通點設置有電控閥門,在管路中間設置有流量表、液位表,所述地表徑流在各連通點處設置有電控閘門,在地表徑流中間設置有流量表、液位表,所述中控中心分別與電控閥門、電控閘門、流量表、液位表、數據庫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地表徑流中間還設置有固體垃圾清理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流量表、液位表均通過無線網絡與中控中心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流量表、液位表均采用懸浮式。
進一步的,所述中控中心還可通過無線網絡與移動終端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統可根據各流量表數據與與數據庫中的歷史數據進行比對,自動控制各連通點的電控閥門、電控閘門,以調整各流量表中的數值達到安全范圍內,極大的提高了排澇作業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慧城市排澇管理系統,它包括中控中心、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地表徑流、數據庫,所述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地表徑流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城市地下排澇管網在各連通點設置有電控閥門,在管路中間設置有流量表、液位表,所述地表徑流在各連通點處設置有電控閘門,在地表徑流中間設置有流量表、液位表,所述地表徑流中間還設置有固體垃圾清理裝置,所述中控中心分別與電控閥門、電控閘門、流量表、液位表、數據庫連接,所述流量表、液位表均通過無線網絡與中控中心連接,流量表、液位表均采用懸浮式,這樣可以方便的收取儀表,更換、維護、檢修方便。
各地下排澇管網、地表徑流上設置的流量表可實時的將監測到的流量、液位數據傳輸至中控中心,中控中心將數據與數據庫中的歷史數據進行比對,并根據比對結果及時控制各連通點的電控閥門、電控閘門,以調整各流量表、液位表中的數值達到安全范圍內,同時將調節后的流量變化數據也傳輸至中控中心,地表徑流中間設置的固體垃圾清理裝置可及時將影響排澇的固體廢物清除,中控中心還可通過無線網絡與移動終端連接,現場排查人員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與中控中心保持通訊,可實時將現場情況反饋給中控中心,中控中心也可將現場儀表測量數據等情況傳輸給移動終端。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