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地下管廊防水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監護防水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現有的建筑物智能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地下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各種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相比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地下管廊的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常出現地下管廊內部滲水的現象,進而導致地下管廊內部管件進水,以及引起金屬管件的腐蝕,使管件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甚至引起電力系統癱瘓、漏水、漏氣等大型事故現象。現有的地下管廊結構存在以下不足:
1、地下管廊在地下分布廣泛,其中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地下管廊結構,由于城市道路上方的車流量很大,管廊拼裝建筑塊體承受的震動較大,相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之間僅僅通過水泥封堵,用于封堵的水泥會開裂、掉落,極易造成地下管廊內部滲水,而且地下管廊內部滲水后不能有效地進行排水,滲水嚴重時,也不能夠及時的發現。特別是對于地殼活躍的地區,由于經常發生小型地震,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容易出現裂縫,不僅嚴重降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的使用壽命,而且裂縫處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滲透,進入地下管廊內部。
2、地下管廊內部設有油氣管道腔,油氣管道腔內設有燃氣管道和油氣管道,現有技術中的油氣管道腔內,當燃氣管道和油氣管道發生泄漏時,不能夠及時的發現,或者不能及時的對泄露位置進行定位,導致維修不及時,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引起嚴重事故。
所以,如何利用現有技術設計一種信息化地下管廊監護防水結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一項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監護防水結構,當地下管廊內部滲水時能夠有效地進行排水,滲水嚴重時也能夠及時的發現,并且能夠確定嚴重滲水的位置,避免地下管廊內部管件進水,甚至引起電力系統癱瘓、漏水、漏氣等大型事故現象;而且當燃氣管道和油氣管道發生泄漏時,能夠及時的發現和對泄露位置進行定位,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維修,避免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事故。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監護防水結構,包括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和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部設有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底部設有集水排水腔,所述電力管線腔和油氣管道腔之間設有第一內部側壁,所述油氣管道腔與綜合管線腔之間設有第二內部側壁,所述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頂面均為錐形結構,且所述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頂面均設有導流管,所述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內還設有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上均設有水位傳感器和控制閥門,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設置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部側壁、第一內部側壁和第二內部側壁頂部,所述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設置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部側壁底部,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部側壁、第一內部側壁和第二內部側壁內均設有與集水排水腔相連通的排水主管,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上均設有與排水主管相連通的排水支管,所述水位傳感器和控制閥門與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連接。
所述電力管線腔內設有電力管線支架,所述油氣管道腔內設有燃氣管道支架和油氣管道支座,所述綜合管線腔內設有綜合管道支座和綜合管道支架。
所述油氣管道腔內設有泄漏報警裝置,所述泄漏報警裝置與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連接。
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底部均設有沉淀槽,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與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側壁接觸處設有雜質過濾網。
所述排水支管靠近排水主管的一端低于靠近控制閥門的一端。
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包括電力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綜合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所述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包括電力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綜合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
兩個所述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之間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中心位置設有保護罩,所述泄漏報警裝置設置于保護罩內。
所述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頂面中心位置設有連接架,所述導流管一端與連接架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管另一端與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相適應。
對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裝置包括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和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設有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上均設有水位傳感器和控制閥門,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內部側壁、第一內部側壁和第二內部側壁內均設有與集水排水腔相連通的排水主管,排水主管上設有排水支管,當由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由于地殼活躍、城市道路車流量大等原因,使管廊拼裝建筑塊體承受的震動較大,引起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出現裂縫、相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之間的封堵水泥開裂、掉落,造成地下管廊內部滲水時,地下管廊頂面的滲水會沿著頂面的導流管導流至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中,地下管廊側面的滲水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中,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在其長度方向上設有多個控制閥門,常規情況下由于滲水不嚴重,僅僅通過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打開少數的控制閥門進行排水,因此,當地下管廊內部滲水時能夠有效地進行排水,當滲水嚴重時,由于常規情況下打開的控制閥門較少,滲水速度會大于排水速度,導致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內積水增多,當液位達到水位傳感器所在的水平線時,液位傳感器會給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發出報警信號,由于每個液位傳感器對應一個管廊拼裝建筑塊體,所以能夠及時的對滲水嚴重的地方進行定位,這樣一來,滲水嚴重時也能夠及時的發現,并且能夠確定嚴重滲水的位置,避免地下管廊內部管件進水,甚至引起電力系統癱瘓、漏水、漏氣等大型事故現象。
2、通過在電力管線腔內設有電力管線支架,油氣管道腔內設有燃氣管道支架和油氣管道支座,綜合管線腔內設有綜合管道支座和綜合管道支架,電力管線腔、油氣管道腔和綜合管線腔分開設置,能夠更加有序的對所有設施管道和管線進行分開放置。
3、通過在油氣管道腔內設置泄漏報警裝置,當燃氣管道和油氣管道發生泄漏時,泄漏報警裝置能夠及時的監測到燃氣以及揮發的油氣,泄漏報警裝置將信號傳遞給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由于每個泄漏報警裝置對應一個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因此本裝置能夠及時的發現泄露和對泄露位置進行定位,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維修,避免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事故。
4、通過在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底部均設置沉淀槽,滲水中的沙土或雜物能夠沉降在沉淀槽內,避免沙土或雜物流入排水主管,引起排水主管堵塞。通過在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與管廊拼裝建筑塊體側壁接觸處設置雜質過濾網,滲水中的漂浮物或懸浮物能夠在雜質過濾網處受到阻隔,避免漂浮物或懸浮物流入排水主管,引起排水主管堵塞。
5、通過設置排水支管靠近排水主管的一端低于靠近控制閥門的一端,能夠方便的將滲水排到排水主管內。
6、電力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綜合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電力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和綜合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上的水位傳感器、控制閥門在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上都標志有不同的區分標號,當任意一個水位傳感器發出報警時,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能夠及時的進行定位,從而確定出滲水嚴重的地點,當任意一個控制閥門損壞時,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能夠及時的進行定位,從而確定出哪個地點的控制閥門損壞。
7、兩個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之間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中心位置設有保護罩,能夠避免油氣管道腔頂面滲入的地下水對泄漏報警裝置造成損害。
8、通過設置連接架,能夠將導流管穩定的固定在電力管線腔頂面中心位置、油氣管道腔頂面中心位置和綜合管線腔頂面中心位置。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具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附圖1中I部放大圖。
附圖3是本發明附圖2中II部放大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
1、管廊拼裝建筑塊體;2、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3、電力管線腔;4、油氣管道腔;5、綜合管線腔;6、集水排水腔;7、第一內部側壁;8、第二內部側壁;9、導流管;10、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2、水位傳感器;13、控制閥門;14、排水主管;15、排水支管;16、電力管線支架;17、燃氣管道支架;18、油氣管道支座;19、綜合管道支座;20、綜合管道支架;21、泄漏報警裝置;22、沉淀槽;23、雜質過濾網;24、電力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5、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6、綜合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7、電力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8、綜合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9、支撐架;30、保護罩;31、連接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本發明所述是一種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監護防水結構,主體結構包括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和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設有電力管線腔3、油氣管道腔4和綜合管線腔5,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底部設有集水排水腔6,集水排水腔6用來收集和排放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滲入的地下水。所述電力管線腔3和油氣管道腔4之間設有第一內部側壁7,所述油氣管道腔4與綜合管線腔5之間設有第二內部側壁8,所述電力管線腔3、油氣管道腔4和綜合管線腔5頂面均為錐形結構,且所述電力管線腔3、油氣管道腔4和綜合管線腔5頂面均設有導流管9,通過將頂面設置為錐形結構,頂面的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夠更容易的沿著導流管9流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內,從而在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內匯集。所述電力管線腔3、油氣管道腔4和綜合管線腔5內還設有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用來匯集地下管廊頂面的滲水,地下管廊頂面的滲水會沿著頂面的導流管9導流至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中,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用來匯集地下管廊側面的滲水,地下管廊側面的滲水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中。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上均設有水位傳感器12和控制閥門13,水位傳感器12用來感應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內的水面高度,控制閥門13用來控制排水支管15與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之間的連通或關閉。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設置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側壁、第一內部側壁7和第二內部側壁8頂部,所述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設置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側壁底部,第一內部側壁7和第二內部側壁8設置在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不存在滲水現象,所以第一內部側壁7和第二內部側壁8底部不用設置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所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側壁、第一內部側壁7和第二內部側壁8內均設有與集水排水腔6相連通的排水主管14,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上均設有與排水主管14相連通的排水支管15,排水主管14和排水支管15的設置保證了滲入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內部的地下水能夠方便的排放到集水排水腔6中,所述水位傳感器12和控制閥門13與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信號連接。當由于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由于地殼活躍、城市道路車流量大等原因,使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承受的震動較大,引起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出現裂縫、相鄰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之間的封堵水泥開裂、掉落,造成地下管廊內部滲水時,地下管廊頂面的滲水會沿著頂面的導流管9導流至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中,地下管廊側面的滲水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中,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在其長度方向上設有多個控制閥門13,常規情況下由于滲水不嚴重,僅僅通過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打開少數的控制閥門13進行排水,因此,當地下管廊內部滲水時能夠有效地進行排水,當滲水嚴重時,由于常規情況下打開的控制閥門13較少,滲水速度會大于排水速度,導致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內積水增多,當液位達到水位傳感器12所在的水平線時,液位傳感器會給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發出報警信號,由于每個液位傳感器對應一個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所以能夠及時的對滲水嚴重的地方進行定位,液位傳感器給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發出報警信號的同時,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會打開更多的控制閥門13進行排水,這樣一來,滲水嚴重時也能夠及時的發現,確定嚴重滲水的位置,并且避免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或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內的積水過多溢出,導致管廊內部管件進水,甚至引起電力系統癱瘓、漏水、漏氣等大型事故現象。
為了能夠更加有序的對所有設施管道和管線進行分開放置,所述電力管線腔3內設有電力管線支架16,所述油氣管道腔4內設有燃氣管道支架17和油氣管道支座18,所述綜合管線腔5內設有綜合管道支座19和綜合管道支架20。
為了能夠及時的發現燃氣或油氣泄露,所述油氣管道腔4內設有泄漏報警裝置21,所述泄漏報警裝置21與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信號連接。當燃氣管道和油氣管道發生泄漏時,泄漏報警裝置21能夠及時的監測到燃氣以及揮發的油氣,泄漏報警裝置21將信號傳遞給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由于每個泄漏報警裝置21對應一個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因此本裝置能夠及時的發現泄露和對泄露位置進行定位,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維修,避免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事故。
為了避免排水主管14堵塞,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底部均設有沉淀槽22,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與管廊拼裝建筑塊體1側壁接觸處設有雜質過濾網23。通過設置沉淀槽22,滲水中的沙土或雜物能夠沉降在沉淀槽22內,避免沙土或雜物流入排水主管14,引起排水主管14堵塞。通過設置雜質過濾網23,滲水中的漂浮物或懸浮物能夠在雜質過濾網23處受到阻隔,避免漂浮物或懸浮物流入排水主管14,引起排水主管14堵塞。
為了能夠方便的將滲水排到排水主管14內,所述排水支管15靠近排水主管14的一端低于靠近控制閥門13的一端。
為了使遠程計算機控制系統2能夠及時的進行定位,從而確定出滲水嚴重的地點,以及確定出控制閥門13損壞的地點。所述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和包括電力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4、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5和綜合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6,所述管廊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1包括電力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7和綜合腔側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8。
為了避免油氣管道腔4頂面滲入的地下水對泄漏報警裝置21造成損害,兩個所述油氣腔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25之間設有支撐架29,所述支撐架29中心位置設有保護罩30,所述泄漏報警裝置21設置于保護罩30內。
為了能夠將導流管9穩定的固定在電力管線腔3頂面中心位置、油氣管道腔4頂面中心位置和綜合管線腔5頂面中心位置,所述電力管線腔3、油氣管道腔4和綜合管線腔5頂面中心位置設有連接架31,所述導流管9一端與連接架31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管9另一端與管廊頂面漏水監護導流槽10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