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或壩前的水面垃圾清理是一項重要作業項目,特別是在雨季和汛期,上游洪水帶來大量竹子、大樹枝、大木頭等雜物,堆積在機組進水口或壩前的攔污排處,嚴重威脅攔污設施和機組設備的安全,會導致攔污柵堵塞,造成機組出力受損或被迫停機,損失了大量電能。
目前水電廠在機組進水口或壩前清理水面垃圾的方法大多是采取清污船或清污機直接清理,但由于多數水電廠在壩前設置了攔污排,清污船無法靠近機組進水口,而即使沒有設置攔污排,從安全上考慮,清污船也是不能直接進到機組進水口,所以目前只能在攔污排的上游側清理攔污排附近的垃圾,攔污排下游側與機組進水口之間區域的水面垃圾無法觸及,即便進水口處設置有清污機,也會因為進水口水流變化以及機組負荷變化不能及時清理,這部分的垃圾雜物還是對機組安全運行構成較大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快捷、有效、安全地對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進行清理的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方法及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垃圾清理裝置,該裝置包括移動式啟閉機、清污船、以及耙斗;2)移動式啟閉機設置在大壩墻體上,并通過第一繩索連接耙斗,清污船浮游在水面上,也通過第二繩索連接耙斗;3)移動式啟閉機和清污船相互配合操作把耙斗吊入到機組進水口垃圾處,然后移動式啟閉機放長第一繩索,清污船收緊第二繩索,將耙斗及進水口處垃圾拖近清污船;4)將垃圾撈起放到清污船上。
本發明的方法是通過移動啟閉設備和清污船相互協調配合控制耙斗,采用拖拉牽引的方法把水面垃圾拖到清污船附近,使清污船在攔污排外就能對攔污排與機組進水口攔污柵區域間或攔污柵孔水面上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提高作業安全,而且減少了垃圾雜物對機組運行影響,確保機組設備正常安全運行,提高效益。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裝置,其包括移動式啟閉機、清污船、以及耙斗;所述移動式啟閉機設置在大壩墻體上,通過第一繩索與所述耙斗連接,所述清污船浮游在水面上,通過第二繩索與所述耙斗連接;第一繩索使得耙斗垂直吊在進水口處,收緊第二繩索使得耙斗帶動水面垃圾往清污船移動。
上述清污船包括船身、船用吊機、機械抓斗和卷揚裝置;其中,船用吊機固定安裝在船身上,通過第三繩索與機械抓斗連接;機械抓斗用于將水面上的垃圾抓起;卷揚裝置固定安裝在船身上,通過第二繩索與所述耙斗連接,并可拖動耙斗。
上述船身側面設置若干個導向輪;所述卷揚裝置引出的第二繩索經該若干個導向輪后與所述耙斗連接。
上述船身上設置有兩個垃圾收集槽,該兩個垃圾收集槽分別位于機械抓斗的兩側。
上述船用吊機安裝在船身中部,所述卷揚裝置安裝在船身尾部。
上述耙斗包括吊耳和耙體;其中,吊耳呈三角形,第一繩索連接頂點,第二繩索連接兩個底點;耙體由若干根鋼筋組成,該若干根鋼筋固定焊接在吊耳的底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裝置的優勢在于:包括了移動式啟閉機、清污船和耙斗,所涉部件較少,結構簡單,而且通過移動式啟閉機和清污船協調配合控制耙斗,以完成進水口攔污柵區域間或攔污柵孔水面上的垃圾雜物清理,操作簡便,并且安全有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相關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
圖1是本發明的水電廠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清理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圈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非限制性的詳細描述。
見圖1和圖2,本發明的垃圾清理裝置主要包括:移動式啟閉機2,清污船7,以及耙斗10。移動式啟閉機2設置在大壩墻體1上,通過第一繩索3與耙斗10連接,清污船7浮游在水面上,通過第二繩索4與耙斗10連接;在第一繩索4的作用下耙斗10垂直吊下,在第二繩索4的作用下可避免耙斗10被水流帶入進水口,并且可以拖動耙斗10往清污船7靠攏,那么進水口的垃圾也就可以隨耙斗10移動到清污船7附近。
清污船7包括船身7a、船用吊機7b、機械抓斗7c和卷揚裝置7d。船用吊機7b固定安裝在船身7a的中部,以保證整個船體的穩定,該船用吊機7b通過第三繩索11與機械抓斗7c連接。機械抓斗7c為可變幅機械抓斗,用于將水面上的垃圾抓起;為了便于收集垃圾,在船身7a上、且分別位于機械抓斗7c的兩側設置有兩個垃圾收集槽(圖未示)。卷揚裝置7d由傳動機構和操作控制部分組成,固定安裝在船身7a的尾部,通過第二繩索4與耙斗10連接;為了防止第二繩索4與船身7a發生磨損,船身7a的側面設置若干個導向輪(圖未示),卷揚裝置7d引出的第二繩索4經該若干個導向輪后再與耙斗10連接。
耙斗10包括吊耳10a和耙體10b。吊耳10a呈三角形,第一繩索3連接其頂點,第二繩索4連接其兩個底點。耙體10b由若干根鋼筋組成,該若干根鋼筋固定焊接在吊耳10a的底邊上。
本實施例的所有繩索均采用鋼絲繩。
該垃圾清理裝置清理機組進水口水面垃圾的方法的步驟為:1、用移動式啟閉機2通過第一繩索3連接耙斗10的吊耳10a;2、通過船上卷揚裝置7d引出的第二繩索4經船上若干導向輪后與耙斗10的吊耳10a連接;3、通過移動式啟閉機2和卷揚裝置7d相互配合操作把耙斗10吊入到機組進水口垃圾處;4、移動式啟閉機2放長第一繩索3,卷揚裝置7d收緊第二繩索4,相互配合將耙斗10及進水口處垃圾拖近清污船7;5、操作機械抓斗7c把垃圾抓到船身7a的垃圾收集槽內;6、用以上相同步驟清理機組進水口其他處的垃圾,直到所有水面垃圾清理干凈。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垃圾清理裝置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而且操作簡便。利用本發明的垃圾清理裝置清理進水口垃圾的方法是通過移動啟閉設備和清污船相互協調配合控制耙斗,采用拖拉牽引的方法把水面垃圾拖到清污船附近,使清污船在攔污排外就能對攔污排與機組進水口攔污柵區域間或攔污柵孔水面上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提高作業安全,而且減少了垃圾雜物對機組運行影響,確保機組設備正常安全運行,提高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較佳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