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47039閱讀:901來源:國知局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海上人工島施工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采用鋼圓筒作為護岸結構,形成護岸后再進行內部填海造島是海上人工島施工中的新興技術。該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工廠化制造、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鋼圓筒護岸結構包括帶有鋼副格的鋼圓筒護岸,所述的鋼圓筒和鋼副格的結構可以采用已有結構,如公開號為cn10339765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型鋼圓筒圍堰結構”公開的結構。所述鋼圓筒護岸的前側為海側(該側為與海水接觸側),后側為陸側(該側為島內回填砂石區域)。

目前公知領域中,如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護岸結構所采用的鋼圓筒均為深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深插式鋼圓筒依賴于筒體插入基床深度,保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適用于淤泥質土或松軟土層厚的地區。

對于硬質土層地區,采用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更為適合。淺插式鋼圓筒利用其重力作用對島內回填區起到擋土圍護效果,是未來發展人工島建設的關鍵技術。

但目前的鋼圓筒護岸施工技術均為深插式鋼圓筒,對于淺插式鋼圓筒施工技術尚無先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以實現海上淺插式鋼圓筒的施工技術的突破和完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挖泥船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海域內開挖基槽,所述的基槽開挖深度達到距鋼圓筒設定的入土底標高以上1m處,且基槽底面平整;

(2)采用吹砂船向所述基槽內回填中粗砂至原泥面;

(3)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海側采用抓斗拋石船在中粗砂上拋填護底碎石將海側中粗砂頂面全部覆蓋,所述護底碎石回填至原海床泥面以上1m;

(4)在基槽內按照設定位置間隔沉放鋼圓筒并將鋼圓筒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5)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圓筒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圓筒頂標高以下0.5-1m;

(6)將鋼副格沉放安裝在相鄰的兩個鋼圓筒之間并且將鋼副格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7)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副格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副格頂標高以下0.5-1m;

(8)采用船載振沖設備分別對鋼圓筒內、鋼副格內及基槽內的回填中粗砂進行振沖,使得基槽內的護底碎石的頂面標高與海泥面標高一致,振沖回填砂貫入度達到20擊以上;

(9)采用鋪排船輔以人工在護底碎石的頂面及超出待拋棱體塊石施工所及范圍2-3m內的海床表面上,緊貼鋼圓筒和鋼副格外壁水平向鋼圓筒護岸結構海側鋪設三向土工格柵;同時采用人工配合鋪排船,首先將土工布上邊沿折回至鋼圓筒陸側的內壁及鋼副格陸側的內壁1-1.2m,并加以固定,然后將土工布貼附在鋼圓筒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陸側的外壁上并延展至陸側海底泥面1-2m平鋪,再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壓實;

(10)在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海側和陸側同時進行拋填施工,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海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浮吊船將石籠網兜吊裝至三向土工格柵上并且緊貼鋼圓筒外壁和鋼副格外壁擺放;

(b)采用甲板駁船運輸,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上拋填棱體塊石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棱體塊石高度比石籠網兜5低1.3-1.5m;

(c)在棱體塊石的底邊緣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水平方向的水平棱體塊石層,所述的水平棱體塊石層的厚度為棱體塊石高度的1/9并且寬度為棱體塊石下底寬度的1/3;

(d)采用甲板駁船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外側的棱體塊石上以及水平棱體塊石層上拋填覆蓋墊層石,所述墊層石的上部水平部分與石籠網兜頂面平齊,所述墊層石在棱體塊石上的層厚一致;

(e)采用浮吊船將壓腳空心方塊吊裝至石籠網兜上,并且緊貼鋼圓筒外壁和鋼副格外壁,使壓腳空心方塊連成整體,以對鋼圓筒和鋼副格底部形成有效防護;

(f)采用挖掘機在所述壓腳空心方塊外側的墊層石的上部水平部分上拋填護面塊石,所述護面塊石的拋填厚度與壓腳空心方塊頂標高相同;

(g)采用挖掘機在護面塊石外側的墊層石上拋填護肩塊石;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的陸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在鋼圓筒護岸結構海側拋填施工的同時,采用挖掘機在鋼圓筒護岸結構陸側拋填棱體塊石至壓腳空心方塊頂標高下1-1.5m,陸側棱體塊石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

(b)采用挖掘機在陸側的棱體塊石上拋填陸側的護面塊石,所述陸側的護面塊石頂標高與壓腳空心方塊頂標高保持一致,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護岸結構海側拋石施工進度相同,保持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和陸側對稱施工;

(11)在所述鋼圓筒和鋼副格內回填砂的頂面采用推土機攤鋪碎石墊層,所述碎石墊層厚度為0.5-0.6m;

(12)在鋼圓筒及鋼副格頂部安裝鋼支撐架,然后采用浮吊將扭王字塊吊裝支撐在鋼支撐架上,全部扭王字塊規則擺放在鋼圓筒及鋼副格海側并且底部與碎石墊層頂部間隔設置;

(13)在鋼圓筒及鋼副格內碎石墊層的頂部,距離鋼圓筒及鋼副格內壁25-30cm處支設模板,采用攪拌船配合人工振搗在模板內澆筑封頂混凝土,所述封頂混凝土的頂面與鋼圓筒及鋼副格頂面標高相同,且全部扭王字塊的底部澆筑在封頂混凝土中;

(14)在封頂混凝土和鋼圓筒內壁之間及封頂混凝土和鋼副格內壁之間的空隙內分別澆筑硫磺砂漿,所述硫磺砂漿與封頂混凝土以及鋼圓筒或者鋼副格緊密相連;

(15)采用攪拌船在鋼圓筒護岸結構頂部外壁澆筑混凝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施工方法能夠快速地實現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有效保證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整體穩定性;

(2)該施工方法在鋼圓筒和鋼副格沉設之前進行基槽的開挖和回填,能夠保證鋼圓筒和鋼副格結構在硬質基槽上能夠下沉到指定位置;

(3)該施工方法采用抓斗拋石船拋填護底碎石,有助于保證護底碎石的拋填施工精度,防止護底碎石進入鋼圓筒和鋼副格下部,影響后續結構下沉施工;

(4)鋼圓筒和鋼副格內部回填中粗砂在24小時內施工完成有助于保證淺插式鋼圓筒在未進行前后拋石施工狀態下的穩定性;

(5)三向土工格柵鋪設時采用碎石壓實,有助于實現三向土工格柵在水下的臨時固定;鋪設直到另一端超出后續拋石范圍2-3m,為后續拋石施工預留施工余量;

(6)石籠網兜在三向土工格柵上緊貼鋼圓筒筒壁和鋼副格壁擺放,有助于對鋼圓筒及鋼副格外壁形成防護,防止后續拋石對鋼圓筒和鋼副格結構造成損傷;

(7)在鋼圓筒護岸結構陸側鋼圓筒外壁及鋼副格外壁上進行包覆土工布施工有助于對鋼圓筒及鋼副格外壁形成防護,以避免拋石過程中對鋼圓筒和鋼副格造成損傷;

(8)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進行壓實,有助于土工布結構的臨時固定;

(9)鋼圓筒護岸結構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海側拋填相同,保持鋼圓筒兩側對稱施工,有助于防止鋼圓筒結構因受力不均產生傾斜;

(10)采用鋼支撐架進行扭王字塊的支撐,有助于扭王字塊的穩定排布,并為后續將扭王字塊澆筑在封頂混凝土中提供條件;

(11)在封頂混凝土和鋼圓筒及鋼副格內壁之間的空隙內澆筑硫磺砂漿,所述硫磺砂漿與鋼圓筒及鋼副格和封頂混凝土緊密相連,有助于防止外部海水進入封頂混凝土和鋼圓筒及鋼副格之間的縫隙。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發明的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結構中的海側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的本發明的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挖泥船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域內開挖基槽,所述的基槽開挖深度達到距鋼圓筒1-1設定的入土底標高以上1m處,且基槽底面平整;

(2)采用吹砂船向所述基槽內回填中粗砂2至原泥面;

(3)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采用抓斗拋石船在中粗砂2上拋填護底碎石3將海側中粗砂2頂面全部覆蓋,所述護底碎石3回填至原海床泥面以上1m,抓斗拋石船可有效控制護底碎石3拋填精度,防止護底碎石3滾入鋼圓筒護岸結構1位置,影響后續施工。

(4)在基槽內按照設定位置間隔沉放鋼圓筒1-1并將鋼圓筒1-1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5)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圓筒1-1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圓筒1-1頂標高以下0.5-1m;

(6)將鋼副格1-2沉放安裝在相鄰的兩個鋼圓筒1-1之間并且將鋼副格1-2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7)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副格1-2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副格1-2頂標高以下0.5-1m;

(8)采用船載振沖設備分別對鋼圓筒1-1內、鋼副格1-2內及基槽內的回填中粗砂進行振沖,使得基槽內的護底碎石3的頂面標高與海泥面標高一致。振沖回填砂貫入度達到20擊以上。

(9)采用鋪排船輔以人工在護底碎石3的頂面及超出待拋棱體塊石6施工所及范圍2-3m內的海床表面上,緊貼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外壁水平向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鋪設三向土工格柵4;同時采用人工配合鋪排船,首先將土工布11上邊沿折回至鋼圓筒1-1陸側的內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內壁1-1.2m,并加以固定,然后將土工布11貼附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并延展至陸側海底泥面1-2m平鋪,再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壓實。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包覆土工布11,以形成對鋼圓筒護岸結構外表面的防護。

(10)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和陸側同時進行拋填施工: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浮吊船將石籠網兜5吊裝至三向土工格柵4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擺放;

(b)采用甲板駁船運輸,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棱體塊石6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棱體塊石6高度比石籠網兜5低1.3-1.5m;

(c)在棱體塊石6的底邊緣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水平方向的水平棱體塊石層,所述的水平棱體塊石層的厚度為棱體塊石6高度的1/9并且寬度為棱體塊石6下底寬度的1/3,此種設置可為后續拋填的大塊石提供拋填空間,以形成整體后的穩定性最佳。

(d)采用甲板駁船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棱體塊石6上以及水平棱體塊石層上拋填覆蓋墊層石7。所述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與石籠網兜5頂面平齊,所述墊層石在棱體塊石6上的層厚一致;

(e)采用浮吊船將壓腳空心方塊8吊裝至石籠網兜5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使壓腳空心方塊8連成整體,以對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底部形成有效防護。

(f)采用挖掘機在所述壓腳空心方塊8外側的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上拋填護面塊石9,所述護面塊石9的拋填厚度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相同;

(g)采用挖掘機在護面塊石9外側的墊層石7上拋填護肩塊石10;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陸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填施工的同時,采用挖掘機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填棱體塊石12至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下1-1.5m,陸側棱體塊石12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

(b)采用挖掘機在陸側的棱體塊石12上拋填陸側的護面塊石13,所述陸側的護面塊石13頂標高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保持一致。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石施工進度相同,保持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和陸側對稱施工,防止鋼圓筒護岸結構1因受力不均產生傾斜。

(11)在所述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內回填砂的頂面采用推土機攤鋪碎石墊層14,所述碎石墊層14厚度為0.5-0.6m。

(12)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頂部安裝鋼支撐架,然后采用浮吊將扭王字塊16吊裝支撐在鋼支撐架上,全部扭王字塊16規則擺放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海側并且底部與碎石墊層14頂部間隔設置;

全部扭王字塊16優選的設置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四分之一圓弧部分且位于海側方向,全部扭王字塊16底部距離碎石墊層14頂部為75-80cm,優點是保證扭王字塊的下肢埋入封頂混凝土15內,且上部露出封頂混凝土15外以起到消浪作用。

(13)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碎石墊層14的頂部,距離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壁25-30cm處支設模板,采用攪拌船配合人工振搗在模板內澆筑封頂混凝土15。所述封頂混凝土15的頂面與鋼圓筒1-1及鋼副格1-1頂面標高相同,且全部扭王字塊16的底部澆筑在封頂混凝土15中。

(14)在封頂混凝土15和鋼圓筒1-1內壁之間及封頂混凝土15和鋼副格1-2內壁之間的空隙內分別澆筑硫磺砂漿18,所述硫磺砂漿18與封頂混凝土15以及鋼圓筒1-1或者鋼副格1-2緊密相連。

(15)采用攪拌船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頂部外壁澆筑混凝土17。

實施例1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挖泥船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域內開挖基槽,所述的基槽開挖深度達到距鋼圓筒1-1設定的入土底標高以上1m處,且基槽底面平整;

(2)采用吹砂船向所述基槽內回填中粗砂2至原泥面;

(3)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采用抓斗拋石船在中粗砂2上拋填護底碎石3將海側中粗砂2頂面全部覆蓋,所述護底碎石3回填至原海床泥面以上1m。

(4)在基槽內按照設定位置間隔沉放鋼圓筒1-1并將鋼圓筒1-1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5)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圓筒1-1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圓筒1-1頂標高以下0.5m;

(6)將鋼副格1-2沉放安裝在相鄰的兩個鋼圓筒1-1之間并且將鋼副格1-2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7)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副格1-2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副格1-2頂標高以下0.5m;

(8)采用船載振沖設備分別對鋼圓筒1-1內、鋼副格1-2內及基槽內的回填中粗砂進行振沖,使得基槽內的護底碎石3的頂面標高與海泥面標高一致。振沖回填砂貫入度達到20擊以上。

(9)采用鋪排船輔以人工在護底碎石3的頂面及超出待拋棱體塊石6施工所及范圍2m內的海床表面上,緊貼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外壁水平向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鋪設三向土工格柵4;同時采用人工配合鋪排船,首先將土工布11上邊沿折回至鋼圓筒1-1陸側的內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內壁1.2m,并加以固定,然后將土工布11貼附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并延展至陸側海底泥面1.5m平鋪,再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壓實。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包覆土工布11,以形成對鋼圓筒護岸結構外表面的防護。

(10)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和陸側同時進行拋填施工: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浮吊船將石籠網兜5吊裝至三向土工格柵4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擺放;

(b)采用甲板駁船運輸,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棱體塊石6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棱體塊石6高度比石籠網兜5低1.4m;

(c)在棱體塊石6的底邊緣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水平方向的水平棱體塊石層,所述的水平棱體塊石層的厚度為棱體塊石6高度的1/9并且寬度為棱體塊石6下底寬度的1/3,此種設置可為后續拋填的大塊石提供拋填空間,以形成整體后的穩定性最佳。

(d)采用甲板駁船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棱體塊石6上以及水平棱體塊石層上拋填覆蓋墊層石7。所述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與石籠網兜5頂面平齊,所述墊層石在棱體塊石6上的層厚一致;

(e)采用浮吊船將壓腳空心方塊8吊裝至石籠網兜5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使壓腳空心方塊8連成整體,以對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底部形成有效防護。

(f)采用挖掘機在所述壓腳空心方塊8外側的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上拋填護面塊石9,所述護面塊石9的拋填厚度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相同;

(g)采用挖掘機在護面塊石9外側的墊層石7上拋填護肩塊石10;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陸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填施工的同時,采用挖掘機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填棱體塊石12至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下1.3m,陸側棱體塊石12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

(b)采用挖掘機在陸側的棱體塊石12上拋填陸側的護面塊石13,所述陸側的護面塊石13頂標高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保持一致。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石施工進度相同,保持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和陸側對稱施工,防止鋼圓筒護岸結構1因受力不均產生傾斜。

(11)在所述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內回填砂的頂面采用推土機攤鋪碎石墊層14,所述碎石墊層14厚度為0.5m。

(12)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頂部安裝鋼支撐架,然后采用浮吊將扭王字塊16吊裝支撐在鋼支撐架上,全部扭王字塊16規則擺放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海側并且底部與碎石墊層14頂部間隔設置;

全部扭王字塊16設置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四分之一圓弧部分且位于海側方向,全部扭王字塊16底部距離碎石墊層14頂部為78cm;

(13)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碎石墊層14的頂部,距離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壁28cm處支設模板,采用攪拌船配合人工振搗在模板內澆筑封頂混凝土15。所述封頂混凝土15的頂面與鋼圓筒1-1及鋼副格1-1頂面標高相同,且全部扭王字塊16的底部澆筑在封頂混凝土15中。

(14)在封頂混凝土15和鋼圓筒1-1內壁之間及封頂混凝土15和鋼副格1-2內壁之間的空隙內分別澆筑硫磺砂漿18,所述硫磺砂漿18與封頂混凝土15以及鋼圓筒1-1或者鋼副格1-2緊密相連。

(15)采用攪拌船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頂部外壁澆筑混凝土17。

經檢驗,采用本方法可快速實現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

實施例2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挖泥船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域內開挖基槽,所述的基槽開挖深度達到距鋼圓筒1-1設定的入土底標高以上1m處,且基槽底面平整;

(2)采用吹砂船向所述基槽內回填中粗砂2至原泥面;

(3)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采用抓斗拋石船在中粗砂2上拋填護底碎石3將海側中粗砂2頂面全部覆蓋,所述護底碎石3回填至原海床泥面以上1m。

(4)在基槽內按照設定位置間隔沉放鋼圓筒1-1并將鋼圓筒1-1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5)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圓筒1-1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圓筒1-1頂標高以下0.8m;

(6)將鋼副格1-2沉放安裝在相鄰的兩個鋼圓筒1-1之間并且將鋼副格1-2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7)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副格1-2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副格1-2頂標高以下0.8m;

(8)采用船載振沖設備分別對鋼圓筒1-1內、鋼副格1-2內及基槽內的回填中粗砂進行振沖,使得基槽內的護底碎石3的頂面標高與海泥面標高一致。振沖回填砂貫入度達到20擊以上。

(9)采用鋪排船輔以人工在護底碎石3的頂面及超出待拋棱體塊石6施工所及范圍2.5m內的海床表面上,緊貼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外壁水平向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鋪設三向土工格柵4;同時采用人工配合鋪排船,首先將土工布11上邊沿折回至鋼圓筒1-1陸側的內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內壁1m,并加以固定,然后將土工布11貼附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并延展至陸側海底泥面1m平鋪,再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壓實。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包覆土工布11,以形成對鋼圓筒護岸結構外表面的防護。

(10)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和陸側同時進行拋填施工: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浮吊船將石籠網兜5吊裝至三向土工格柵4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擺放;

(b)采用甲板駁船運輸,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棱體塊石6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棱體塊石6高度比石籠網兜5低1.3m;

(c)在棱體塊石6的底邊緣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水平方向的水平棱體塊石層,所述的水平棱體塊石層的厚度為棱體塊石6高度的1/9并且寬度為棱體塊石6下底寬度的1/3,此種設置可為后續拋填的大塊石提供拋填空間,以形成整體后的穩定性最佳。

(d)采用甲板駁船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棱體塊石6上以及水平棱體塊石層上拋填覆蓋墊層石7。所述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與石籠網兜5頂面平齊,所述墊層石在棱體塊石6上的層厚一致;

(e)采用浮吊船將壓腳空心方塊8吊裝至石籠網兜5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使壓腳空心方塊8連成整體,以對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底部形成有效防護。

(f)采用挖掘機在所述壓腳空心方塊8外側的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上拋填護面塊石9,所述護面塊石9的拋填厚度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相同;

(g)采用挖掘機在護面塊石9外側的墊層石7上拋填護肩塊石10;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陸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填施工的同時,采用挖掘機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填棱體塊石12至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下1m,陸側棱體塊石12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

(b)采用挖掘機在陸側的棱體塊石12上拋填陸側的護面塊石13,所述陸側的護面塊石13頂標高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保持一致。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石施工進度相同,保持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和陸側對稱施工,防止鋼圓筒護岸結構1因受力不均產生傾斜。

(11)在所述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內回填砂的頂面采用推土機攤鋪碎石墊層14,所述碎石墊層14厚度為0.6m。

(12)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頂部安裝鋼支撐架,然后采用浮吊將扭王字塊16吊裝支撐在鋼支撐架上,全部扭王字塊16規則擺放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海側并且底部與碎石墊層14頂部間隔設置;

全部扭王字塊16設置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四分之一圓弧部分且位于海側方向,全部扭王字塊16底部距離碎石墊層14頂部為75cm;

(13)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碎石墊層14的頂部,距離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壁25cm處支設模板,采用攪拌船配合人工振搗在模板內澆筑封頂混凝土15。所述封頂混凝土15的頂面與鋼圓筒1-1及鋼副格1-1頂面標高相同,且全部扭王字塊16的底部澆筑在封頂混凝土15中。

(14)在封頂混凝土15和鋼圓筒1-1內壁之間及封頂混凝土15和鋼副格1-2內壁之間的空隙內分別澆筑硫磺砂漿18,所述硫磺砂漿18與封頂混凝土15以及鋼圓筒1-1或者鋼副格1-2緊密相連。

(15)采用攪拌船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頂部外壁澆筑混凝土17。

經檢驗,采用本方法可快速實現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

實施例3

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挖泥船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域內開挖基槽,所述的基槽開挖深度達到距鋼圓筒1-1設定的入土底標高以上1m處,且基槽底面平整;

(2)采用吹砂船向所述基槽內回填中粗砂2至原泥面;

(3)在待沉放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采用抓斗拋石船在中粗砂2上拋填護底碎石3將海側中粗砂2頂面全部覆蓋,所述護底碎石3回填至原海床泥面以上1m。

(4)在基槽內按照設定位置間隔沉放鋼圓筒1-1并將鋼圓筒1-1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5)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圓筒1-1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圓筒1-1頂標高以下1m;

(6)將鋼副格1-2沉放安裝在相鄰的兩個鋼圓筒1-1之間并且將鋼副格1-2底部打入海泥面以下1m以上;

(7)采用吹砂船在24小時之內向鋼副格1-2內回填中粗砂至鋼副格1-2頂標高以下1m;

(8)采用船載振沖設備分別對鋼圓筒1-1內、鋼副格1-2內及基槽內的回填中粗砂進行振沖,使得基槽內的護底碎石3的頂面標高與海泥面標高一致。振沖回填砂貫入度達到20擊以上。

(9)采用鋪排船輔以人工在護底碎石3的頂面及超出待拋棱體塊石6施工所及范圍3m內的海床表面上,緊貼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外壁水平向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鋪設三向土工格柵4;同時采用人工配合鋪排船,首先將土工布11上邊沿折回至鋼圓筒1-1陸側的內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內壁1.1m,并加以固定,然后將土工布11貼附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并延展至陸側海底泥面2m平鋪,再采用碎石包對海底泥面上鋪設的土工布壓實。在鋼圓筒1-1陸側的外壁及鋼副格1-2陸側的外壁上包覆土工布11,以形成對鋼圓筒護岸結構外表面的防護。

(10)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和陸側同時進行拋填施工: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海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浮吊船將石籠網兜5吊裝至三向土工格柵4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擺放;

(b)采用甲板駁船運輸,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棱體塊石6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棱體塊石6高度比石籠網兜5低1.5m;

(c)在棱體塊石6的底邊緣外側的三向土工格柵4上拋填水平方向的水平棱體塊石層,所述的水平棱體塊石層的厚度為棱體塊石6高度的1/9并且寬度為棱體塊石6下底寬度的1/3,此種設置可為后續拋填的大塊石提供拋填空間,以形成整體后的穩定性最佳。

(d)采用甲板駁船配合挖掘機在石籠網兜5外側的棱體塊石6上以及水平棱體塊石層上拋填覆蓋墊層石7。所述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與石籠網兜5頂面平齊,所述墊層石在棱體塊石6上的層厚一致;

(e)采用浮吊船將壓腳空心方塊8吊裝至石籠網兜5上,并且緊貼鋼圓筒1-1外壁和鋼副格1-2外壁,使壓腳空心方塊8連成整體,以對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底部形成有效防護。

(f)采用挖掘機在所述壓腳空心方塊8外側的墊層石7的上部水平部分上拋填護面塊石9,所述護面塊石9的拋填厚度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相同;

(g)采用挖掘機在護面塊石9外側的墊層石7上拋填護肩塊石10;

所述的鋼圓筒護岸結構1的陸側拋填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a)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填施工的同時,采用挖掘機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填棱體塊石12至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下1.5m,陸側棱體塊石12形成豎直斷面為直角梯形結構。

(b)采用挖掘機在陸側的棱體塊石12上拋填陸側的護面塊石13,所述陸側的護面塊石13頂標高與壓腳空心方塊8頂標高保持一致。鋼圓筒護岸結構1陸側拋石施工進度與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拋石施工進度相同,保持鋼圓筒護岸結構1海側和陸側對稱施工,防止鋼圓筒護岸結構1因受力不均產生傾斜。

(11)在所述鋼圓筒1-1和鋼副格1-2內回填砂的頂面采用推土機攤鋪碎石墊層14,所述碎石墊層14厚度為0.55m。

(12)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頂部安裝鋼支撐架,然后采用浮吊將扭王字塊16吊裝支撐在鋼支撐架上,全部扭王字塊16規則擺放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海側并且底部與碎石墊層14頂部間隔設置;

全部扭王字塊16設置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四分之一圓弧部分且位于海側方向,全部扭王字塊16底部距離碎石墊層14頂部為80cm;

(13)在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碎石墊層14的頂部,距離鋼圓筒1-1及鋼副格1-2內壁30cm處支設模板,采用攪拌船配合人工振搗在模板內澆筑封頂混凝土15。所述封頂混凝土15的頂面與鋼圓筒1-1及鋼副格1-1頂面標高相同,且全部扭王字塊16的底部澆筑在封頂混凝土15中。

(14)在封頂混凝土15和鋼圓筒1-1內壁之間及封頂混凝土15和鋼副格1-2內壁之間的空隙內分別澆筑硫磺砂漿18,所述硫磺砂漿18與封頂混凝土15以及鋼圓筒1-1或者鋼副格1-2緊密相連。

(15)采用攪拌船在鋼圓筒護岸結構1頂部外壁澆筑混凝土17。

經檢驗,采用本方法可快速實現淺插式鋼圓筒護岸結構施工。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沙洋县| 兰溪市| 鄂州市| 台前县| 始兴县| 高州市| 正阳县| 虎林市| 山西省| 棋牌| 阿拉尔市| 南宫市| 十堰市| 宽城| 云霄县| 阿拉尔市| 汝州市| 达州市| 茌平县| 财经| 汨罗市| 卢龙县| 政和县| 德保县| 任丘市| 广水市| 陇南市| 云和县| 大英县| 宜兰市| 瑞安市| 长沙市| 洪江市| 璧山县| 和田市| 闻喜县| 蛟河市| 古蔺县| 姚安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