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對退化河岸帶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利用仿生植物修復退化河岸帶的方法.它基于仿生植物對河岸帶污染嚴重的土壤進行凈化,固岸護坡。
背景技術:
河岸帶是物質交換,能量循環的重要通道。河岸帶退化容易造成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河床及河岸帶遭到侵蝕,洪澇災害頻繁。河岸帶污染物極易遷移擴散至河水中,擴大污染范圍,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
目前河岸帶土壤修復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復,化學修復,生物修復。這些技術在理論和技術上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物理修復主要是通過各種物理過程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如直接換土法、熱化修復法、電極驅動修復法等等。但是這些方法往往工程量大,耗資多,并且容易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化學修復主要是通過投加各種化學藥劑來改良土壤性能,如化學氧化還原修復技術、化學淋洗修復技術、溶劑浸提修復技術等等。但是投加的化學藥劑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對河岸帶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生物修復主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修復土壤,如投菌法、利用超積累或積累性功能的植物吸取修復、利用植物代謝功能的植物降解修復等等。植物修復是現在環境保護技術領域的熱點,但是受限于氣候環境、植物生長周期、植物耐受度等問題。因此函需開發一種快速有效,成本低廉,特別針對河岸帶土壤的修復方法。
目前修復土壤方法很多,但是利用仿生植物進行修復的很少。如zl201410001839.7公布的基于植物仿生的污染土壤原位自持修復裝置,通過模擬植物毛細現象和蒸騰作用去除土壤中污染物,但是沒有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并且沒有特別針對河岸帶土壤的固岸護坡功能。如zl201610008443.4公布的一種生態護岸及其構建方法,主要是對水中氮、磷污染進行凈化修復,對土壤凈化修復能力十分有限;如zl201610841657.x所公布的一種適用于山區河流特點的河岸帶生態修復裝置及方法,主要依靠植物進行凈化,受植物生長周期和季節限制,并且對于污染嚴重的土壤,植物難以存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河岸帶土壤修復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仿生植物修復退化河岸帶的方法,不受季節、時間及其他條件的限制,有效凈化土壤中污染物,固岸護坡。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利用仿生植物修復退化河岸帶的方法,用生物材料仿制植物的根、莖、葉,制成仿生植物,仿生植物均采用聚烯烴材料制成;其中,莖桿部分直立插入土壤,仿生葉片固定在莖桿頂部,形成仿生植物,莖桿內部中空,表面有大量透氣小孔,增加土壤的含氧量,為微生物提供好氧環境,凈化污染物,透氣小孔上方有小蓋,防止雨水和土壤進入透氣小孔,防止堵塞。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利用仿生植物對退化河岸帶進行凈化,減少擴散至河流的污染,修復河岸帶生態環境;
(2)仿生植物根系可以保持水土,固岸護坡,防止水土流失;
(3)可以根據土壤污染狀況搭配使用不同根部,適用性廣;
(4)仿生植物不受季節、時間、植物生長周期的影響,適用性廣;
(5)對于不適合植物生長污染嚴重的河岸帶土壤進行修復,以便于后續種植植物進行生態修復;
(6)仿生植物成本低,制造簡單,安裝方便;
(7)仿生植物具有一定的美觀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仿生植物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仿生植物長根示意圖。
圖3是本仿生植物透氣根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中的1是仿生葉片1,2是莖桿,3是填料絲,4是透氣小孔,5是中心環,6是長根,7是透氣根。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利用仿生植物修復退化河岸帶的方法,用生物材料仿制植物的根、莖、葉,制成仿生植物,仿生植物均采用聚烯烴材料制成;其中,莖桿部分直立插入土壤,仿生葉片固定在莖桿頂部,形成仿生植物,莖桿內部中空,表面有大量透氣小孔,增加土壤的含氧量,為微生物提供好氧環境,凈化污染物,透氣小孔上方有小蓋,防止雨水和土壤進入透氣小孔,防止堵塞。
所述莖桿根部與莖桿采用螺紋連接,根據土壤的不同污染情況方便地更換不同的根部,針對處理。
所述的針對處理:1)將短根在莖桿根部固定有大量填料絲,利用填料絲表面粗糙,培養附著大量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謝作用,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同時填料絲可以過濾,滯留,沉積顆粒污染物;2)將長根大范圍分布在土壤中,增加土壤強度,適用于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3)透氣根內部中空,表面有很多小孔,并且和莖桿上透氣小孔相連,增加透氣性,適用于土壤板結透氣性差的土壤。
所述仿生葉片直接焊接在莖桿頂部,葉片可以吸收陽光,降低土壤溫度,使土壤保持濕度。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裝置作更進一步說明。
如圖1,仿生葉片1直接焊接在莖桿2上,莖桿2內部中空,表面有很多透氣小孔4,可以增加土壤含氧量。莖桿2用螺紋和根部相連接,圖1使用的是短根,短根上固定有中心環5,填料絲3穿過中心環5并且固定在中心環5上,填料絲3表面粗糙,可以培養附著大量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謝作用,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如圖2,大量長根6直接連接在莖桿2上,增加土壤強度,防止土壤水土流失。
如圖3,透氣根7內部中空,表面有很多小孔,與莖桿2上透氣小孔4直接相連,極大地增加了透氣性,增加土壤含氧量。
其中,仿生葉片1、莖桿2、填料絲3、中心環5、長根6、透氣根7均采用聚烯烴材料制成,成本低,制造簡單,安裝方便。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2、4所示,莖桿部分長20cm直徑5cm,直立插入土壤,莖桿上開有大量直徑0.5cm的透氣小孔,小孔上有斜45°的小蓋,防止透氣小孔堵塞。仿生葉片長15cm,寬5cm,共6片固定在莖桿頂部。莖桿根部長10cm,與莖桿采用螺紋連接,根據土壤狀況,采用短根和長根1:1布置。短根由大量極細填料絲組成,填料絲長5cm,數百根固定在莖桿根部,可以附著培養微生物,同時填料絲也可以過濾截留污染物。長根長20-30cm,近百根長根固定在莖桿根部,可以增加土壤強度,防止水土流失。短根和長根仿生植物間隔布置,彼此之間間隔10-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