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涉及海堤建造領域,具體是一種高度可調的攔海堤。
背景技術: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靠海的城市,很多城市都積極開發近海觀景平臺,如廈門的演武大橋觀景平臺等,觀景平臺距離大海越近觀景效果越好,同時危險系數也在增加,尤其是漲潮期間,海平面上升,海風也比較大,不適宜太靠近海邊進行觀海,但是卻很難禁止人們在漲潮期間登上觀景平臺,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度可調的攔海堤,在退潮時擋板旋轉至水平狀態,人們可以登上擋板觀海,在大海漲潮時,海水將空心球浮起,在重力作用下支撐柱覆蓋人行道,擋板翻起既能攔住海潮,行人也無法登上擋板,人行道被支撐柱占到也無法通行,漲潮期間海堤上只能允許機動車通過,只在退潮的時候才可以進行觀海,增加安全性。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高度可調的攔海堤,包括海堤,所述海堤靠近大海的一側設置弧形斜面,所述海堤的頂部設置人行道和機動車道,所述機動車道的高度低于人行道的高度,所述人行道靠近大海并設置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設置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支撐座鉸連接,所述支撐板伸出凹槽并設置擋板,所述擋板與支撐板之間的夾角為α,110°<α<150°,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設置若干個支撐柱,所述擋板的長度大于支撐柱的長度,所述擋板靠近支撐座的一側設置隔離墻,所述隔離墻上設置第一連接座,所述支撐柱的頂端設置第二連接座,所述第一連接座與第二連接座之間設置第一連接桿,所述擋板遠離隔離墻的一側設置鏈條,所述鏈條的另一端設置空心球。
所述擋板內遠離支撐板的一端橫向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一磁鐵,所述擋板內在第一滑槽與支撐板之間并排設置若干個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置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穿過第一滑槽、第一磁鐵與擋板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上滑動套設第二磁鐵,所述第二磁鐵遠離第一磁鐵的一端設置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擋板連接,第一磁鐵、第二磁鐵之間設置金屬滑塊,金屬滑塊套設在第二連接桿上并與鏈條連接,所述金屬滑塊的兩端均設置第三磁鐵。
所述支撐座靠近大海的一端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高度大于支撐座的高度,所述擋板轉動至水平狀態時與固定座抵接。
所述固定座上設置若干個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內滑動套設滑桿,所述滑桿的頂端伸出第三滑槽并設置連接板,所述滑桿的底端設置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固定座連接。
對比與現有技術,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在退潮時擋板旋轉至水平狀態,人們可以登上擋板觀海,在大海漲潮時,海水將空心球浮起,在重力作用下支撐柱覆蓋人行道,擋板翻起既能攔住海潮,行人也無法登上擋板,人行道被支撐柱占到也無法通行,漲潮期間海堤上只能允許機動車通過,只在退潮的時候才可以進行觀海,增加安全性。
2、本發明第三磁鐵與第一磁鐵相吸、與第二磁鐵相斥,大海開始退潮時,海平面依然比較高不適宜觀海,空心球開始隨著海平面向下移動,滑塊在空心球的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向第二磁鐵的方向滑動,滑塊向下滑動時滑塊推動第二磁鐵壓縮第二彈簧,使擋板的中心下移,滑塊也滑動至擋板的下方,增加擋板的穩定性,當海平面下降的高度大于鏈條的長度時,在空心球的重力作用下能夠拉動擋板緩慢向下轉動,增加安全性;大海逐漸漲潮,是海水將空心球浮起,空心球不在向下拉動滑塊,第三磁鐵與第一磁鐵相吸、與第二磁鐵相斥,將滑塊向第一磁鐵推動。
3、本發明擋板轉動至水平狀態時與固定座抵接,用于支撐擋板,防止擋板旋轉后擋板向下傾斜。
4、本發明滑桿的底端設置第二彈簧,第二彈簧向上推動擋板,漲潮時能夠有利于擋板翻起。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一。
附圖2是附圖1的a處放大圖的剖視圖。
附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附圖4是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6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三。
附圖中所示標號:1、海堤;2、大海;3、人行道;4、機動車道;5、支撐座;51、固定座;52、滑桿;53、連接板;54、第二彈簧;6、支撐板;7、擋板;71、隔離墻;72、第一連接座;73、第二連接座;74、第一連接桿;8、支撐柱;9、空心球;91、鏈條;92、第一磁鐵;93、第二連接桿;94、第二磁鐵;95、第一彈簧;96、金屬滑塊;97、第三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一種高度可調的攔海堤,包括海堤1,所述海堤1靠近大海2的一側設置弧形斜面,將拍打在海堤1上的海浪反射回去,降低海浪對海堤1沖擊。所述海堤1的頂部設置人行道3和機動車道4,所述機動車道4的高度低于人行道3的高度,退潮時,人們可以通過人行道3登上擋板7,近距離觀看大海2。所述人行道3靠近大海2并設置支撐座5,所述支撐座5上設置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與支撐座5鉸連接,所述支撐板6伸出凹槽并設置擋板7,所述擋板7與支撐板6之間的夾角為α,110°<α<150°(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板6的頂端設置若干個支撐柱8,所述擋板7的長度大于支撐柱8的長度,所述擋板7靠近支撐座5的一側設置隔離墻71,隔離墻71用于阻擋行人在擋板7的邊沿停留,增加安全性。所述隔離墻71上設置第一連接座72,所述支撐柱8的頂端設置第二連接座73,所述第一連接座72與第二連接座73之間設置第一連接桿74,擋板7、第一連接桿74、支撐柱8之間形成三角形,增加穩定性。所述擋板7遠離隔離墻71的一側設置鏈條91,所述鏈條91的另一端設置空心球9,空心球9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可以漂浮在海面上,擋板7與隔離墻71選擇輕質材料制作,保證第二連接座73、支撐柱8的質量和大于擋板7與隔離墻71的質量和,在大海2漲潮時,海水將空心球9浮起,空心球9不在向下拉動擋板7,擋板7與支撐板6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在支撐柱8的重力作用下支撐板6帶動擋板7向上轉動,擋板7翻起既能攔住海潮,并且支撐柱8覆蓋人行道3無法通行,行人也無法登上擋板7;擋板7的翻轉均由海潮每天漲落自動完成,只在退潮時,擋板7旋轉至水平狀態,才可以登上擋板7進行觀海,增加安全性。
優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擋板7內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橫向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一磁鐵92,所述擋板7內在第一滑槽與支撐板6之間并排設置若干個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置第二連接桿93,所述第二連接桿93穿過第一滑槽、第一磁鐵92與擋板7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93上滑動套設第二磁鐵94,所述第二磁鐵94遠離第一磁鐵92的一端設置第一彈簧95,所述第一彈簧95的另一端與擋板7連接,第一磁鐵92、第二磁鐵94之間設置金屬滑塊96,金屬滑塊96套設在第二連接桿93上并與鏈條91連接,所述金屬滑塊96的兩端均設置第三磁鐵97。大海2退潮是一個過程,海平面逐漸下降,在退潮剛開始時海平面依然比較高不適宜觀海,如圖1、圖5、圖6所示,空心球9開始隨著海平面向下移動,滑塊在空心球9的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向第二磁鐵94的方向滑動,滑塊向下滑動時滑塊推動第二磁鐵94壓縮第二彈簧54,使擋板7的中心下移,滑塊也滑動至擋板7的下方,增加擋板7的穩定性,當海平面下降的高度大于鏈條91的長度時,在空心球9的重力作用下能夠拉動擋板7緩慢向下轉動,增加安全性;大海2逐漸漲潮,是海水將空心球9浮起,空心球9不在向下拉動滑塊,第三磁鐵97與第一磁鐵92相吸、與第二磁鐵94相斥,將滑塊向第一磁鐵92推動。
優選的,所述支撐座5靠近大海2的一端設置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的高度大于支撐座5的高度,擋板7轉動至水平狀態時與固定座51抵接,用于支撐擋板7,防止擋板7旋轉后擋板7向下傾斜,使擋板7保持水平,有利于人們登上擋板7觀海。
優選的,所述固定座51上設置若干個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內滑動套設滑桿52,所述滑桿52的頂端伸出第三滑槽并設置連接板53,所述滑桿52的底端設置第二彈簧54,所述第二彈簧54的另一端與固定座51連接,擋板7旋轉至水平狀態時,第二彈簧54向上推動擋板7,漲潮時能夠有利于擋板7翻起。
實施例:
一種高度可調的攔海堤,包括海堤1,所述海堤1靠近大海2的一側設置弧形斜面,將拍打在海堤1上的海浪反射回去,降低海浪對海堤1沖擊。所述海堤1的頂部設置人行道3和機動車道4,所述機動車道4的高度低于人行道3的高度,退潮時,人們可以通過人行道3登上擋板7,近距離觀看大海2,觀海的人站在第一連接桿74之間,控制人流量,防止擋板7上站立的人太多。所述人行道3靠近大海2并設置支撐座5,所述支撐座5上設置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與支撐座5鉸連接,所述支撐座5靠近大海2的一端設置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的高度大于支撐座5的高度,擋板7轉動至水平狀態時與固定座51抵接,所述固定座51上設置若干個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內滑動套設滑桿52,所述滑桿52的頂端伸出第三滑槽并設置連接板53,所述滑桿52的底端設置第二彈簧54,所述第二彈簧54的另一端與固定座51連接。所述支撐板6伸出凹槽并設置擋板7,所述擋板7與支撐板6之間的夾角為α,110°<α<150°,所述支撐板6的頂端設置若干個支撐柱8,所述擋板7的長度大于支撐柱8的長度,所述擋板7靠近支撐座5的一側設置隔離墻71,隔離墻71用于阻擋行人在擋板7的邊沿停留,增加安全性。所述隔離墻71上設置第一連接座72,所述支撐柱8的頂端設置第二連接座73,所述第一連接座72與第二連接座73之間設置第一連接桿74,擋板7、第一連接桿74、支撐柱8之間形成三角形,增加穩定性。所述擋板7遠離隔離墻71的一側設置鏈條91,所述鏈條91的另一端設置空心球9,所述擋板7內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橫向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第一磁鐵92,所述擋板7內在第一滑槽與支撐板6之間并排設置若干個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置第二連接桿93,所述第二連接桿93穿過第一滑槽、第一磁鐵92與擋板7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93上滑動套設第二磁鐵94,所述第二磁鐵94遠離第一磁鐵92的一端設置第一彈簧95,所述第一彈簧95的另一端與擋板7連接,第一磁鐵92、第二磁鐵94之間設置金屬滑塊96,金屬滑塊96套設在第二連接桿93上并與鏈條91連接,所述金屬滑塊96的兩端均設置第三磁鐵97。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大海2開始退潮時,海平面依然比較高不適宜觀海,空心球9開始隨著海平面向下移動,滑塊在空心球9的重力作用下克服磁力,向第二磁鐵94的方向滑動,滑塊向下滑動時滑塊推動第二磁鐵94壓縮第二彈簧54,使擋板7的中心下移,滑塊也滑動至擋板7的下方,增加擋板7的穩定性,當海平面下降的高度大于鏈條91的長度時,在空心球9的重力作用下能夠拉動擋板7緩慢向下轉動,增加安全性;大海2逐漸漲潮,是海水將空心球9浮起,空心球9不在向下拉動滑塊,第三磁鐵97與第一磁鐵92相吸、與第二磁鐵94相斥,將滑塊向第一磁鐵92推動;第二彈簧54向上推動擋板7,漲潮時能夠有利于擋板7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