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地下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
背景技術:
移動模架系統在橋梁工程施工領域已被廣泛應用,移動臺車在隧道系統施工領域也有廣泛應用。但是無論橋梁施工移動模架還是隧道施工移動臺車均無法滿足地下綜合管廊結構施工,且移動模架和移動臺車只能在某個特定的工程上使用,通用性不強,而且裝配比較繁瑣。
地下綜合管廊是建設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市政管線等的公共隧道。地下綜合管廊不僅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基本均在市區,限制條件多,施工工期緊,傳統方案是利用碗口支架施工綜合管廊結構,但是碗口支架受力分析不明確,搭設速度慢、人工投入多、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長、安全風險高,且管廊主體結構混凝土質量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旨在解決現有碗口支架施工方案周期長、成本高、主體結構混凝土質量一般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包括提升裝置,所述提升裝置上方放置有支撐架體,提升裝置下方設置有行走裝置,所述支撐架體頂部安裝有頂模,支撐架體兩側安裝有側模,所述頂模和側模之間設置有角模,所述角模與所述頂模、側模鉸接,所述側模和支撐架體之間通過可調支撐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角模與支撐架體之間也通過可調支撐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可調支撐件為液壓絲桿。
進一步的,所述提升裝置包括一根提升梁和多個門架,所述門架包括兩根立柱、一根橫梁和一根螺母絲棒,所述橫梁位于兩根立柱頂部,所述提升梁位于兩根立柱之間,所述螺母絲棒從提升梁底部穿入,然后穿過所述橫梁,最后擰入鎖緊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螺母與橫梁之間設置有墊塊。
進一步的,所述螺母絲棒尾端為倒t型結構,或者螺母絲棒尾端擰有承載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行走裝置包括鋼滾輪和軌道,所述鋼滾輪位于所述提升梁底部,所述軌道位于對應鋼滾輪的正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架體包括兩層貝雷梁,同層貝雷梁之間通過花窗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體頂部和底部均扣裝槽鋼,然后與對應的頂模和提升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角模為三鉸模板,包括一體成型的橫板、斜板和豎板,所述橫板、斜板和豎板上均開有鉸孔,其中通過橫板上的鉸孔角模與頂模連接,通過豎板上的鉸孔角模與側模連接,所述斜板上的鉸孔通過液壓絲桿連接至支撐架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由支撐架體、提升裝置、行走裝置和模板現場組拼而成,模板包括頂模、角模和側模,整體脫模、移動、澆筑管廊等管道型結構混凝土,減少支架搭設時間和人力投入,結構剛度大,整體澆筑混凝土質量好,架體材料能重復利用,運輸、拆裝方便,施工過程中不產生建筑垃圾,不污染環境,有利用文明施工。
附圖說明
圖1是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的截面圖;
圖2是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的左視圖;
圖3是提升裝置的左視圖;
圖4是提升裝置主視圖;
圖5是行走裝置的結構圖;
圖6是角模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為了說明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
以澆筑管廊為例,如圖1、2所示,圖1中外周一圈填充部分為澆灌后的管廊,管廊內部為本實施例提供的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具體包括提升裝置1,所述提升裝置1上方放置有支撐架體2,提升裝置1下方設置有行走裝置3,所述支撐架體2頂部安裝有頂模4,支撐架體2兩側安裝有側模5,所述頂模4和側模5之間設置有角模6,所述角模6與所述頂模4、側模5鉸接,所述側模5和支撐架體2之間通過可調支撐件7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角模6與支撐架體2之間也通過設置可調支撐件7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體作為移動模架的主體支撐結構,搭建完成后再進行管廊澆灌。所述支撐架體由貝雷梁拼裝而成,橫向通過花窗連接成桁架,具有結構剛度大、拆裝方便,有利用現場拼裝,結構整體性好,能夠整體升降和移動,減少腳手架、人工、機械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整體移動可加快施工進度,整體澆筑混凝土可提高主體結構混凝土質量,施工安全可靠。圖示中,貝雷梁有兩層,同層貝雷梁之間通過花窗固定連接。由于貝雷梁和花窗均為標準件,具有安拆方便、可重復利用等特點。當然可以根據管廊的實際涉及高度和寬度,可以增減貝雷梁層數,且支撐架體寬度也可以自適應設計。
本移動模架安裝時,首先將支撐架體拼裝好,整體置于提升裝置上,然后安裝頂模、角模和側模以及可調支撐件;本實施例中,所述可調支撐件為液壓絲桿。在提升裝置的作用力下,將支撐架體、頂模、角模和側模整體提升至管廊設計高度,然后控制可調支撐件的伸縮,推動角模和側模到位,然后即可進行管廊澆灌,完成一段澆灌后,可調支撐件回退,提升裝置控制支撐架體整體下降,然后在行走裝置的承載驅動下行走一段距離,然后提升裝置繼續提升,進行下一段的管廊施工,施工連貫快速。提升裝置可將模架整體提升和下落,可快速實現模板安裝拆卸,加快施工進度。行走裝置為液壓自動控制,可方便實現模架前移和后退,且設置移動防滑裝置,確保移動模架行走安全。移動模架調整非常簡單,效率也高,施工質量也更佳,不污染環境,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
作為所述提升裝置的一種具體結構,結合圖3、4所示,所述提升裝置1包括一根提升梁11和多個門架12,所述門架12包括兩根立柱13、一根橫梁14和一根螺母絲棒15,所述橫梁14位于兩根立柱13頂部,所述提升梁11位于兩根立柱13之間,所述螺母絲棒15從提升梁底部穿入,然后穿過所述橫梁,最后擰入鎖緊螺母16,圖示中鎖緊螺母有兩個,可以很好避免鎖緊螺母松動。所述螺母絲棒從提升梁底部底部穿入后,可以拖起提升梁,比如所述螺母絲棒尾端為倒t型結構,或者螺母絲棒尾端擰有承載螺母。當需要調節高度時,同步擰動各個螺母絲棒上的鎖緊螺母,螺母絲棒可以帶動提升梁上下移動,進而實現支撐架體整體升降。另外,還可以在所述鎖緊螺母16與橫梁14之間設置墊塊17,墊塊避免鎖緊螺母與橫梁之間產生直接摩擦、損傷橫梁。另外,當門架的高度和螺母絲棒的長度不夠時,通過設置若干塊墊塊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提升高度。
本實施例中,門架數量根據支撐架體的寬度設置,圖示中一排有4個門架,可以設置多排。另外為了穩定支撐,所述支撐架體頂部和底部均扣裝槽鋼8,然后與對應的頂模和提升梁連接。
作為所述行走裝置的一種具體結構,如圖5所示,所述行走裝置3包括鋼滾輪31和軌道32,所述軌道32直接安裝在管廊內地面,所述鋼滾輪31位于所述提升梁底部,所述軌道32位于對應鋼滾輪31的正下方。使用時,首先提升裝置控制支撐架體整體下降,提升梁下方的鋼滾輪落在軌道上,然后控制支撐架體整體在軌道上行走至合適位置,提升裝置再控制支撐架體整體上升,進行后續的管廊澆灌,澆灌完成后,撐架體整體下降,鋼滾輪落在軌道上,然后繼續行走一段距離,進行下一段管廊澆灌。
本實施例中,所述角模為三鉸模板,如圖6所示,包括一體成型的橫板61、斜板62和豎板63,所述橫板61、斜板62和豎板63上均開有鉸孔64,其中通過橫板上的鉸孔角模與頂模連接,通過豎板上的鉸孔與側模連接,所述斜板上的鉸孔通過液壓絲桿連接至支撐架體。三鉸角??身樌麑崿F側模和頂模整體脫模,不損失管廊主體結構,減少主體結構維修,提高效率,加快施工,三角角模將頂模和側模連接為整體,有利于移動模架整體移動,提高模架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三鉸角模和側模通過可調支撐件可實現側模和角??焖偻矫撃!?/p>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