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輔助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土木建筑樁。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土木建筑樁是在工程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用于地基的建設,因此其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整體建筑的質量,其在實際使用中處于非常重要的角色;現有的土木建筑樁包括空心體、樁尖、限位板、上混凝土層、下混凝土層和中心柱,樁尖安裝在空心體的下方,上混凝土層和下混凝土層均橫向設置在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底端插入至下混凝土層內,中心柱的頂端插入至上混凝土層內,并且中心柱位于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外壁上設置有限位塊,限位板位于空心體內,并且限位板搭載在限位塊上,上混凝土層的底端與限位板頂端接觸;這種土木建筑樁使用中發現,由于空心體內部為空心結構,中心柱在受到稍斜向的壓力時中心部位經常出現彎折,從而導致其使用質量較差,可靠性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整體使用質量和使用可靠性的土木建筑樁。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包括空心體、樁尖、限位板、上混凝土層、下混凝土層和中心柱,樁尖安裝在空心體的下方,上混凝土層和下混凝土層均橫向設置在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底端插入至下混凝土層內,中心柱的頂端插入至上混凝土層內,并且中心柱位于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外壁上設置有限位塊,限位板位于空心體內,并且限位板搭載在限位塊上,上混凝土層的底端與限位板頂端接觸;所述空心體內設置有左連接板、左螺紋管、左螺紋桿、左卡板、右連接板、右螺紋管、右螺紋桿、右卡板、前連接板、前螺紋管、前螺紋桿、前卡板、后連接板、后螺紋管、后螺紋桿和后卡板,所述左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左側壁連接,左連接板右端設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內設置有左滾珠軸承,所述左螺紋管左端插入至左滾珠軸承內,左螺紋桿左端插入并螺裝至左螺紋管右端內部,左卡板安裝在左螺紋桿右端,所述右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右側壁連接,右連接板左端設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右放置槽內設置有右滾珠軸承,所述右螺紋管右端插入至右滾珠軸承內,右螺紋桿右端插入并螺裝至右螺紋管左端內部,右卡板安裝在右螺紋桿左端,所述前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前壁連接,前連接板后端設置有前放置槽,并在前放置槽內設置有前滾珠軸承,所述前螺紋管前端插入至前滾珠軸承內,前螺紋桿前端插入并螺裝至前螺紋管后端內部,前卡板安裝在前螺紋桿后端,所述后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后壁連接,后連接板前端設置有后放置槽,并在后放置槽內設置有后滾珠軸承,所述后螺紋管后端插入至后滾珠軸承內,后螺紋桿后端插入并螺裝至后螺紋管前端內部,后卡板安裝在后螺紋桿前端,所述中心柱中部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分別與左卡板、右卡板、前卡板和后卡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還包括前彈簧、前固定板、后彈簧、后固定板、左彈簧、左固定板、右彈簧和右固定板,所述前彈簧前端與前卡板連接,前彈簧后端與前固定板連接,后彈簧后端與后卡板連接,后彈簧前端與后固定板連接,左彈簧左端與左卡板連接,左彈簧右端與左固定板連接,右彈簧右端與右卡板連接,右彈簧左端與右固定板連接,所述中心柱中部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分別與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還包括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所述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均位于空心體內,并且上橡膠盤位于上混凝土層的下方,下橡膠盤位于下混凝土層的上方,所述中心柱自上之下依次穿過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并且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的外側與空心體內側壁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左螺紋管、右螺紋管、前螺紋管和后螺紋管的旋轉控制左卡板、右卡板、前卡板和后卡板對中心柱的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進行固定,從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空心體的內部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包括空心體1、樁尖2、限位板3、上混凝土層4、下混凝土層5和中心柱6,樁尖安裝在空心體的下方,上混凝土層和下混凝土層均橫向設置在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底端插入至下混凝土層內,中心柱的頂端插入至上混凝土層內,并且中心柱位于空心體內,中心柱的外壁上設置有限位塊7,限位板位于空心體內,并且限位板搭載在限位塊上,上混凝土層的底端與限位板頂端接觸;空心體內設置有左連接板8、左螺紋管9、左螺紋桿10、左卡板11、右連接板、右螺紋管12、右螺紋桿、右卡板、前連接板、前螺紋管13、前螺紋桿、前卡板、后連接板、后螺紋管14、后螺紋桿和后卡板,左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左側壁連接,左連接板右端設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內設置有左滾珠軸承,左螺紋管左端插入至左滾珠軸承內,左螺紋桿左端插入并螺裝至左螺紋管右端內部,左卡板安裝在左螺紋桿右端,右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右側壁連接,右連接板左端設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右放置槽內設置有右滾珠軸承,右螺紋管右端插入至右滾珠軸承內,右螺紋桿右端插入并螺裝至右螺紋管左端內部,右卡板安裝在右螺紋桿左端,前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前壁連接,前連接板后端設置有前放置槽,并在前放置槽內設置有前滾珠軸承,前螺紋管前端插入至前滾珠軸承內,前螺紋桿前端插入并螺裝至前螺紋管后端內部,前卡板安裝在前螺紋桿后端,后連接板與空心體內后壁連接,后連接板前端設置有后放置槽,并在后放置槽內設置有后滾珠軸承,后螺紋管后端插入至后滾珠軸承內,后螺紋桿后端插入并螺裝至后螺紋管前端內部,后卡板安裝在后螺紋桿前端,中心柱中部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分別與左卡板、右卡板、前卡板和后卡板連接;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左螺紋管、右螺紋管、前螺紋管和后螺紋管的旋轉控制左卡板、右卡板、前卡板和后卡板對中心柱的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進行固定,從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還包括前彈簧、前固定板、后彈簧、后固定板、左彈簧、左固定板、右彈簧15和右固定板16,前彈簧前端與前卡板連接,前彈簧后端與前固定板連接,后彈簧后端與后卡板連接,后彈簧前端與后固定板連接,左彈簧左端與左卡板連接,左彈簧右端與左固定板連接,右彈簧右端與右卡板連接,右彈簧左端與右固定板連接,中心柱中部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分別與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連接;從而可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進一步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還包括上橡膠盤17和下橡膠盤18,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均位于空心體內,并且上橡膠盤位于上混凝土層的下方,下橡膠盤位于下混凝土層的上方,中心柱自上之下依次穿過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并且上橡膠盤和下橡膠盤的外側與空心體內側壁連接,從而提高整體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木建筑樁,在使用時首先填入下混凝土層,然后將中心柱縱向豎直插入至下混凝土層內,將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前連接板和后連接板放入空心體內后固定,之后旋轉左螺紋管、右螺紋管、前螺紋管和后螺紋管控制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與中心柱接觸,在后放上限位板,再填充上混凝土層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