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窨井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
背景技術:
窨井蓋的使用比較廣泛,安裝在窨井筒壁的上方,在馬路或者廣場上都可以看到。窨井主要是為了污水的泄流和下水道的清理維護,不可隨意挪動,而且車輛和行人需要在其上方通過,要求結構比較牢固。
施工車輛比較重,車輛在窨井上方通過時,容易造成窨井蓋或者窨井筒壁的損壞,而且壓裂后不易修復,需要改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提升抗壓裂的承載能力以及變形后修復的便利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包括:窨井筒壁和窨井蓋,所述窨井蓋設置在窨井筒壁上,所述窨井蓋包括頂部鋼板、第一橡膠墊、混凝土板、第二橡膠墊和底部鋼板,所述第一橡膠墊設置在頂部鋼板的下方,所述混凝土板設置在第一橡膠墊的下方,所述第二橡膠墊設置在混凝土板的下方,所述底部鋼板設置在第二橡膠墊的下方,所述頂部鋼板的底部設置有延伸至底部鋼板下方的螺栓,所述頂部鋼板覆蓋設置在窨井筒壁的頂部,所述第一橡膠墊的邊緣下方外凸設置有包裹在混凝土板外部的第一減震環,所述窨井筒壁的頂部內凹設置有一圈臺階,所述混凝土板的外圓與臺階的側壁相接觸,所述第二橡膠墊上部邊緣設置有一圈延伸至混凝土板與臺階之間的第二減震環,所述窨井筒壁內壁設置有與臺階相連接的第一倒圓錐面,所述第二橡膠墊下部邊緣設置有與第一倒圓錐面對應的第二倒圓錐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板內設置有立體鋼筋網。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有螺母進行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減震環與第一橡膠墊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第一減震環位于窨井筒壁的頂部。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底部鋼板邊緣設置有與第一倒圓錐面對應的第三倒圓錐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減震環與第二橡膠墊為一體化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窨井蓋上設置有數個下水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利用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來提升減震效果,減少車輛在窨井蓋上方通過時的震動,以及減少震動從窨井蓋向窨井筒壁的傳遞,多層復合結構,特別是頂部鋼板、混凝土板和底部鋼板使得整體的結構強度高,對重型施工車輛的抗壓裂能力強,使用安全性高,而且即使被壓而變形,混凝土板成本低,直接更換,頂部鋼板和底部鋼板較薄,也比較容易整形修復,大大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包括:窨井筒壁8和窨井蓋,所述窨井蓋設置在窨井筒壁8上,所述窨井蓋包括頂部鋼板1、第一橡膠墊4、混凝土板5、第二橡膠墊6和底部鋼板7,所述第一橡膠墊4設置在頂部鋼板1的下方,所述混凝土板5設置在第一橡膠墊4的下方,所述第二橡膠墊6設置在混凝土板5的下方,所述底部鋼板7設置在第二橡膠墊6的下方,所述頂部鋼板1的底部設置有延伸至底部鋼板7下方的螺栓2,所述螺栓2的底部設置有螺母3進行固定,整體的結構穩定,強度高,抗壓能力強。
所述頂部鋼板1覆蓋設置在窨井筒壁8的頂部,頂部鋼板1上表面直接與車輛接觸,避免窨井筒壁8與車輛的接觸,加強對窨井筒壁8的保護,頂部鋼板1為鋼結構,耐磨性和抗壓裂的能力好。
所述第一橡膠墊4的邊緣下方外凸設置有包裹在混凝土板5外部的第一減震環41,所述第一減震環41與第一橡膠墊4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第一減震環41位于窨井筒壁8的頂部。第一減震環41可以減少頂部鋼板1的震動對窨井筒壁8的影響,提升對窨井筒壁8的保護。
所述窨井筒壁8的頂部內凹設置有一圈臺階81,所述混凝土板5的外圓與臺階81的側壁相接觸,所述混凝土板5內設置有立體鋼筋網,結構強度高,抗壓能力強。
所述第二橡膠墊6上部邊緣設置有一圈延伸至混凝土板5與臺階81之間的第二減震環61,所述第二減震環61與第二橡膠墊6為一體化結構。減少震動對混凝土板5的影響,避免混凝土板5震動開裂問題。
所述窨井筒壁內壁設置有與臺階相連接的第一倒圓錐面82,所述第二橡膠墊6下部邊緣設置有與第一倒圓錐面82對應的第二倒圓錐面62。第二倒圓錐面62與第一倒圓錐面82相貼合,增加受力面,提升抗壓能力。所述底部鋼板7邊緣設置有與第一倒圓錐面82對應的第三倒圓錐面,增加接觸面,提升抗壓能力。
所述窨井蓋上設置有數個下水通孔9。下水通孔9既可以讓上部的雨水流入窨井筒壁8內,減少雨水對窨井蓋的浸泡,又能方便維護人員利用鉤子把窨井蓋拉出,便于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安全防壓裂易修復的窨井,復合結構,成本低,結構強度高,抗震和抗壓裂的能力強,而且維護便利,便于整形修復,降低維護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