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為快速恢復道路地下工程繼續施工,蓋挖法施工廣泛用于地下工程事業;裝配式鋪蓋法可以說是蓋挖法的發展。即以標準的鋪蓋板直接作為行車路面,維持地面交通暢通,然后憑借各種標準臨時支撐及支護,保證圍巖穩定,并用標準地下構筑物(管線)保護構件保護管線,向下進行開挖施工,現有的鋪蓋板一般石直接擺放在基面上,也沒有設置有效的固定結構或支撐結構,工程機械或者人員通過時,鋪蓋板很容易移動,工程機械以及行人的通過產生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能夠方便實現對鋪該板的安裝及拆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基面上的橫撐梁,所述橫撐梁平行間隔設置有多個,橫撐梁上設置有鋪蓋板,所述鋪蓋板與橫撐梁的貼合面設置有固定扣件,所述固定扣件沿著鋪蓋板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固定扣件與鋪蓋板構成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橫撐梁與鋪蓋板的貼合面設置有減震墊片。
本實用新型結構特點還在于:
所述固定扣件整體呈“L”形條板狀結構,所述固定扣件的一側邊與鋪蓋板的板面平行,所述橫撐梁的一側邊卡置在固定扣件與鋪蓋板形成的卡口內,所述固定扣件與橫撐梁之間通過緊固螺栓連接。
所述鋪蓋板的下方還設置有定位角鋼,所述定位角鋼沿著鋪蓋板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定位角鋼與橫撐梁貼合。
所述橫撐梁為工字梁,所述定位角鋼的板面貼合在橫撐梁的兩側邊。
所述減震墊片設置在設置在橫撐梁的上梁面與鋪蓋板之間,所述緊固螺栓依次穿過固定扣件以及減震墊片與鋪蓋板固定。
所述橫撐梁平行間隔設置有兩個,所述鋪蓋板板面水平且間隔鋪設在兩橫撐梁的間隔區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技術效果為:本裝置整體穩定性好,抗震效果好;本裝置操作簡單,能夠快速恢復路面;本裝置能夠重復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中的橫撐梁與鋪蓋板連接結構的剖面圖;
圖3是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中的橫撐梁與鋪蓋板連接結構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裝配式鋪蓋板的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基面上的橫撐梁10,所述橫撐梁10平行間隔設置有多個,橫撐梁10上設置有鋪蓋板20,所述鋪蓋板20與橫撐梁10的貼合面設置有固定扣件21,所述固定扣件21沿著鋪蓋板20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固定扣件21與鋪蓋板20構成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橫撐梁10與鋪蓋板20的貼合面設置有減震墊片30;
在實際使用時,將橫撐梁10鋪設在基面上,并且利用鋪蓋板20上設置的固定扣件21與橫撐梁10快速拆裝,從而能夠快速恢復路面,操作簡單,在橫撐梁10與鋪蓋板20的貼合面設置有減震墊片30,能夠有效工程機械或者人員通過時產生的震動,因此該裝置的抗震效果好,并且本裝置能夠重復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固定扣件21整體呈“L”形條板狀結構,所述固定扣件21的一側邊與鋪蓋板20的板面平行,所述橫撐梁10的一側邊卡置在固定扣件21與鋪蓋板20形成的卡口內,所述固定扣件21與橫撐梁10之間通過緊固螺栓22連接;
上述的固定扣件21與鋪蓋板20之間形成卡置橫撐梁10的卡口,進而方便實現鋪蓋板20與橫撐梁10的連接,并且通過緊固螺栓22,方便實現對鋪蓋板20的拆卸及安裝。
為方便時實現對鋪蓋板20的定位,所述鋪蓋板20的下方還設置有定位角鋼23,所述定位角鋼23沿著鋪蓋板20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所述定位角鋼23與橫撐梁10貼合;
上述的定位角鋼23能夠方便實現鋪蓋板20與橫撐梁10位置的確定,避免鋪蓋板20導致安裝困難,只需要使得定位角鋼23卡置在橫撐梁10上即可,安裝簡單、高效。
具體地,所述橫撐梁10為工字梁,所述定位角鋼23的板面貼合在橫撐梁10的兩側邊。
上述的橫撐梁10的四個角點可采用焊接連接,減少鋪蓋板20位移的可能性。
更為具體地,所述減震墊片30設置在設置在橫撐梁10的上梁面與鋪蓋板20之間,所述緊固螺栓22依次穿過固定扣件21以及減震墊片30與鋪蓋板20固定。
最后,所述橫撐梁10平行間隔設置有兩個,所述鋪蓋板20板面水平且間隔鋪設在兩橫撐梁10的間隔區域。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