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屬于動物清洗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飼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樂趣和幫助。隨之對寵物的衛生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不注意寵物的衛生,不但會帶來環境污染,還會增大寵物的傳染病患病率,因此寵物的護理工作成為重中之重?,F有的寵物護理設備種類較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動物用池體;由于動物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過程中,會掉落大量的毛發,極易造成動物用池體的下水器堵塞,并且,現有的下水器不易清理毛發,為動物用池體的正常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不易堵塞且清理毛發簡便的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不易堵塞且清理毛發簡便的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包括外筒體,在該外筒體的內筒壁上固設有卡環,在該卡環內設有漏網,該漏網的上邊沿置于所述卡環上,在該漏網的底壁中心位置設有插孔,在該插孔內插設有旋轉桿,在該旋轉桿的下部設有擋片,該擋片壓設于所述漏網的底壁上,在該旋轉桿的桿體上設有多根橫向設置的鋼絲體;在所述漏網上蓋設有蓋體,該蓋體與所述外筒體的內筒壁密封配合;在所述蓋體內設有盤狀中空腔室,在該盤狀中空腔室內設有旋轉體,在該盤狀中空腔室下方的蓋體中心位置設有通孔,所述旋轉桿的上端穿過所述通孔后固定連接于所述旋轉體上;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下方的蓋體上開設有多個漏水孔,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上方的蓋體上開設有與所述漏水孔相對應的開口,在所述旋轉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漏水孔一一對應的漏水口。
進一步優化地,在所述旋轉體上側的中心位置設有旋轉把手,該旋轉把手位于所述開口內。
進一步優化地,所述漏水孔的數量為三個,所述漏水口的數量為三個。
進一步優化地,在所述旋轉桿的桿體上還設有多根橫桿,該橫桿的外端與所述漏網之間的距離為1-5mm。
進一步優化地,在所述橫桿的外端固設有水平設置的弧形桿體,該弧形桿體的外側與所述漏網之間的距離為0.5-3mm。
進一步優化地,所述弧形桿體的兩端均為尖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蓋體與所述外筒體的內筒壁密封配合連接,所述旋轉體可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中旋轉,當所述漏水孔與所述漏水口相對時,可使池體中的水漏入漏網中,當所述漏水孔與所述漏水口錯開時,可防止池體中的水漏入漏網中;當帶有毛發的水自所述開口、漏水口與漏水孔進入所述漏網中后,由于所述鋼絲體的設計,可使水中的毛發纏繞于該鋼絲體上,有效地防止了毛發堵塞漏網;由于所述旋轉桿的上端與所述旋轉體相固連,所以,為將更多的毛發纏繞于鋼絲體上,可通過轉動旋轉體,以實現旋轉桿的旋轉,以使漏網中的毛發更多的纏繞于所述鋼絲體上。
2.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的優點。
3.本實用新型在清理堵塞的毛發時,只需要轉動旋轉體,所述鋼絲體即可將漏網中的毛發纏繞收集于所述鋼絲體上,然后將所述鋼絲體及蓋體取出,即可完成本實用新型的清理工作,簡單便捷。
綜上,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具有結構簡單、不易堵塞且清理毛發簡便的優點,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外筒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三。
圖中,1、外筒體,2、卡環,3、漏網,4、旋轉體,5、擋片,6、鋼絲體,7、蓋體,8、盤狀中空腔室,9、旋轉體,10、漏水孔,11、開口,12、漏水口,13、旋轉把手,14、橫桿,15、弧形桿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動物體表用藥、消毒及洗澡的池體下水器,包括外筒體1,在該外筒體1的內筒壁上固設有卡環2,在該卡環2內設有漏網3,該漏網3的上邊沿置于所述卡環2上,在該漏網3的底壁中心位置設有一插孔(圖中未示出),在該插孔內插設有旋轉桿4,在該旋轉桿4的下部設有擋片5,該擋片5壓設于所述漏網3的底壁上,在該旋轉桿4的桿體上設有多根橫向設置的鋼絲體6;在所述漏網3上蓋設有蓋體7,該蓋體7與所述外筒體1的內筒壁密封配合;在所述蓋體7內設有盤狀中空腔室8,在該盤狀中空腔室8內設有旋轉體9,在該盤狀中空腔室8下方的蓋體7中心位置設有一通孔,所述旋轉桿4的上端穿過所述通孔后固定連接于所述旋轉體9上;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8下方的蓋體7上開設有多個漏水孔10,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8上方的蓋體7上開設有與所述漏水孔10相對應的開口11,在所述旋轉體9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漏水孔10一一對應的漏水口12。在所述旋轉體9上側的中心位置設有旋轉把手13,該旋轉把手13位于所述開口11內。所述漏水孔10的數量為三個,所述漏水口12的數量為三個。在所述旋轉桿4的桿體上還設有多根橫桿14,該橫桿14的外端與所述漏網3之間的距離為1-5mm。在所述橫桿14的外端固設有水平設置的弧形桿體15,該弧形桿體15的外側與所述漏網3之間的距離為0.5-3mm。所述弧形桿體15的兩端均為尖狀結構。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將所述外筒體1的上端密封固定于動物用池體的底部,該外筒體1的下端與下水管連接;所述卡環2的設計,便于所述漏網3的固定;所述旋轉桿4的下端旋轉插設于所述插孔中,該旋轉桿4的上端固連于所述旋轉體9上,如此設計,當所述旋轉體9轉動時,所述旋轉桿4亦會隨之轉動,設于該旋轉桿4上的鋼絲體即可對漏網中的毛發進行纏繞收集,為使毛發的收集效果更好,在所述旋轉桿4上還設有橫桿14和弧形桿體15,該弧形桿體15與所述漏網3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0.5-3mm且其兩端均為尖狀結構,如此設計,可更好的將毛發收集起來。
所述旋轉體9設于所述盤狀中空腔室8中,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8下方的蓋體7上開設有三個漏水孔10,在所述盤狀中空腔室8上方的蓋體7上開設有與所述漏水孔10相對應的開口11,在所述旋轉體9上開設有三個與所述漏水孔10一一對應的漏水口12,如此設計,當轉動所述旋轉體9,使所述漏水口12與所述漏水孔10相對應時,即可使池體中的水進入所述漏網3中,當將所述漏水口12與所述漏水孔10相錯開時,即可切斷所述池體與所述漏網3的連通;所述旋轉把手13的設計,便于轉動所述旋轉體9。
綜上,本實施例具有結構簡單、不易堵塞且清理毛發簡便的優點,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