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基礎設施。
背景技術:
落水井是指在建筑散水等附近設置的類似于水井形式的一個方便排水、統一排水的建筑結構,主要用于將雨雪天氣后屋面的積水通過落水管道統一匯總入落水井內,水內泥沙等雜質沉在井內方便清淤處理,水通過落水井內設置的排水管統一排入排水系統。落水井常設置于建筑散水之下。
散水指在建筑周圍鋪的用以防止雨水滲入的保護層,常在外墻四周將地面做成向外傾斜的坡面,以便將屋面的雨水排至遠處,為了保護墻基不受雨水侵蝕。散水常用材料為混凝土、水泥砂漿、卵石、塊石等,寬度一般為600mm~1000mm,坡度一般為3%~5%左右,能使建筑物外墻勒腳附近的地面積水能夠迅速排走,并且防止屋檐的滴水沖刷外墻四周地面的土壤,減少墻身與基礎受水浸泡的可能,保護墻身和基礎,可以延長建筑物的壽命。
落水井與散水在建筑排水系統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質量與耐久性對建筑物的壽命影響較大,尤其是在江南多雨地區。而影響其耐久性的主要外在因素除了氣候就是場地與建筑的不均勻沉降問題,現常見做法是落水井與散水澆筑為一個整體,與建筑勒腳處設縫,用彈性材料進行柔性連接,這一做法解決了建筑與場地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可能產生的裂縫問題,但是對于場地不均勻沉降帶來的隱患沒有考慮周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防沉降活塞式落水井,針對落水井與散水結合區域的結構設計,對場地不均勻沉降給落水井與散水帶來的危害提供一種解決辦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沉降活塞式落水井,位于建筑物主體結構外側,所述落水井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落水井包括底板及設于底板四周的側壁,所述落水井的外側壁貫穿有一將落水井內水排出并匯入排水系統的排水管,所述落水井的上方設有散水,所述散水包括由建筑物主體結構向外側下方傾斜的懸挑板以及與懸挑板外端相接并向下延伸的豎板,所述散水為鋼筋混凝土澆筑結構且與建筑物主體結構的混凝土地基一體澆筑成型,所述懸挑板上預留有孔洞,且孔洞內穿過落水管,所述落水井的井口與懸挑板底面之間設有沉降預留間隙且井口頂面高于豎板底面高度。
優選的,所述落水井的外側壁與豎板之間以及落水井的內側壁與建筑物主體結構分隔處均填充有聚苯乙烯擠塑板。
優選的,所述落水管與孔洞之間空隙采用耐候膠封堵,所述落水管在穿過孔洞后設有一向落水井底部彎折的彎折口。
優選的,所述散水的寬度為800mm,所述懸挑板的坡度為5%,所述豎板向下延伸的高度為370mm。
優選的,所述落水井的長寬均為640mm,高度為470mm,所述沉降預留間隙的高度為150mm。
優選的,所述落水井的內側壁厚度為60mm,另外三側壁厚度為120mm。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在落水井區域將落水井與散水設置成一上一下錯開的活塞式結構,不同于傳統的整體式,將散水設置成為一個寬度800mm,坡度5%,同時有一段370mm彎折高度的L型清水混凝土板,其下的落水井設置為一個長寬均為640mm,高度為470mm的預制開口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嵌在L型散水的彎折高度內,采用活塞式防沉降落水井能有效避免場地沉降對落水井與散水的破壞,保證其能正常工作,保護基礎和地下墻體不受雨水侵蝕沖刷,延長建筑壽命。
另外,懸挑式架空散水與建筑物主體結構連為一體,不產生裂縫,在保證散水作用的同時,使得建筑外觀更加美觀整潔。
落水井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簡便,方便質量控制,同時可以縮短工期,減少造價。
充分利用聚苯乙烯擠塑板的優越性,保證整個活塞式防沉降落水井的密封性與耐久性。
留有較大的沉降余量,特別適用于土層較為軟弱而且降雨量又較大的江南地區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防沉降活塞式落水井2,位于建筑物主體結構1外側,所述落水井2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落水井2包括底板20及設于底板四周的側壁,所述落水井2的外側壁貫穿有一將落水井2內水排出并匯入排水系統的排水管(圖中未示意出),所述落水井2的上方設有散水11,所述散水11包括由建筑物主體結構1向外側下方傾斜的懸挑板111以及與懸挑板外端相接并向下延伸的豎板112,所述散水11為鋼筋混凝土澆筑結構且與建筑物主體結構的混凝土地基10一體澆筑成型,所述懸挑板111上預留有孔洞,且孔洞內穿過落水管12。
上述技術方案,將散水11和落水井2獨立成兩個不相連的結構,當場地發生沉降時,落水井下沉但是散水不會下沉,不會導致散水清水混凝土發生開裂或斷裂,同時由于散水L型結構對落水井的限制作用,在落水井下沉的同時不會發生橫向向外的位移,避免了落水井靠近墻體這一側產生裂縫或斷裂。
將散水與房屋主體整澆,使得房屋與散水能夠同時沉降,避免裂縫的產生,同時從外觀上來看,散水與房屋連為一個整體,不存在縫隙,十分美觀。散水與房屋連為一個整體也避免了傳統散水與建筑物之間留有斷縫帶來的美觀度問題,使得散水的可靠性增強,散水的寬度需要大于落水井的寬度,這樣才能保證其能做成“活塞”的外殼。
落水井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結構施工簡便,方便質量控制,能夠縮短工期,減少造價。
其中,落水井的井口與懸挑板底面之間設有沉降預留間隙4且井口頂面高于豎板底面高度。沉降預留間隙4的高度優選為150mm。本實施例為場地沉降預留了150mm的余量,即在150mm的沉降量范圍內,只會讓散水與落水井像活塞放松一樣在交界處慢慢錯開,對其質量及耐久性均不會產生影響。
所述落水井2的外側壁22與豎板112之間以及落水井的內側壁21與建筑物主體結構1分隔處均填充有聚苯乙烯擠塑板3。用聚苯乙烯擠塑板3作為散水11與落水井2的交界處填充以及落水井與墻體的分隔,充分利用了其高強度、不易破損、優質的憎水性、卓越的高強度抗壓性以及穩定性與環保性,保證了“活塞”接觸面能自由活動。
所述落水管12與孔洞之間空隙采用耐候膠封堵,所述落水管在穿過孔洞后設有一向落水井底部外側彎折的彎折口,防止落水管12落下的水對墻體一側產生沖刷。
具體到本實施例,所述散水的寬度為800mm,所述懸挑板的坡度為5%,所述豎板向下延伸的高度為370mm。所述落水井的長寬均為640mm,高度為470mm,所述落水井的內側壁厚度為60mm,另外三側壁厚度為120mm。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中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