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恒阻屈服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屈服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規則刻痕紋包括刻痕間隔(101)、刻痕寬度(102)和刻痕深度(103),刻痕間隔(101)為屈服管(1)外徑的5%~60%,刻痕周期為屈服管(1)外徑的6%~90%,刻痕周期為屈服管(1)壁厚的50%~5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恒阻屈服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屈服管(1)的中段(13)長度范圍為0.05~2.0米,恒阻屈服伸長量范圍為0.05~2.0米。
4.一種雙向拉力型恒阻屈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恒阻屈服吸能裝置,以屈服管(1)的頭端部(11)為縱軸線對向組合,通過連接件連接成一個組件,當兩個桿體(2)對向受足夠荷載時,帶動擠壓頭(3)沿各自屈服管(1)的中段(13)內腔向尾端部(12)滑移,實現雙向恒阻吸能。
5.一種對向壓力型恒阻屈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恒阻屈服吸能裝置、單獨的一個屈服管(1)、單獨的一個擠壓頭(3)以及兩個反力件(120),所述恒阻屈服吸能裝置的桿體(2)位于兩個屈服管(1)之間,兩個屈服管(1)對稱設置,且兩個屈服管(1)的頭端部(11)各固定有擠壓頭(3)和反力件(120),該擠壓頭(3)位于桿體(2)長度方向的兩端;
6.一種恒阻屈服吸能錨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恒阻屈服吸能裝置、錨頭支承墊板(4)和反力件(120),所述恒阻屈服吸能裝置的桿體(2)作為錨桿體,一端與屈服管(1)連接,另一端錨固在巖土層(600)的錨桿孔(601)中,所述反力件(120)與屈服管(1)的頭端部(11)一體化或可拆卸連接,并與錨頭支承墊板(4)配合承接地應力荷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恒阻屈服吸能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體為高強鋼絞線,擠壓頭(3)采用夾片錨具固定,或錨桿體(2)為剛性桿體,擠壓頭(3)采用螺母固定。
8.一種多點恒阻屈服吸能錨桿,其特征在于,包括錨頭端和錨尾端各設置一組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恒阻屈服吸能裝置、中部設置一組或多組雙向拉力型恒阻屈服裝置(200)以及錨頭部的支撐墊板(4)和反力件(120),錨桿體為非黏結桿體并代替恒阻屈服吸能裝置的桿體(2)和雙向拉力型恒阻屈服裝置(200)的桿體(2),能夠在錨桿孔(601)中受荷載后伸長和滑移,屈服管(1)與錨桿孔(601)黏結固定形成錨點,當錨桿受地層荷載時,分段接收荷載并吸收地層能量;
9.一種恒阻屈服鋼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環形鋼管(500)和多組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對向壓力型恒阻屈服裝置,環形鋼管(500)之間通過連接部位設置對壓型恒阻屈服裝置和連接輔助管(501),每組所述對壓型恒阻屈服裝置的左右兩根屈服管(1)分別安裝在兩根環形鋼管(500)的端部內腔,并通過反力件(120)與環形鋼管(500)的端部固定配套傳力,輔助管(501)套在環形鋼管(500)的連接部位的外側,并覆蓋超過環形鋼管(500)端部的連接部位之間的空隙,一端與環形鋼管(500)外壁固定,另一端可沿其外壁滑移。
10.一種橋墩防船撞浮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圍繞橋墩截面形狀相匹配的浮筒內環(80)、外環(90)以及多組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對向壓力型恒阻屈服裝置,形成密閉且能夠隨水位變化上下浮動的結構,所述對向壓力型恒阻屈服裝置徑向布設在浮筒(9)內,并與內環(80)、外環(90)配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