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尤其是一種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
二背景技術:
我國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里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里程遠遠超過瀝青路面的里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到達其使用年限,或者其他原因破壞(如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施工措施不當、超載使用、或者養護不及時等等),需要重建時,現在的一般做法是挖除并廢棄舊的水泥混凝土面層,修補基層后,重新鋪筑道路面層。破除的舊混凝土往往作為建筑垃圾被丟棄,這樣就引發了許多問題。
1.廢料丟棄帶來的環境問題舊混凝土作為廢料丟棄,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混凝土材料屬于無機材料、耐久性較好,這種垃圾不會象有機物一樣自然分解,因此這種污染將是永久性的。
2.新建道路所需材料的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新建道路所需的材料開采,一般是挖除山體表層風化的巖石,通過爆破和機械作用把原狀巖石破碎而作為粗集料。由于道路鋪筑時所需的粗集料很多,這樣將導致大面積的山體被開挖,大面積的植被破壞,造成環境上不可預料的損失。
3.其他問題粗集料的開采和運輸帶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浪費,導致總體經濟效益下降。
傳統的道路改建、修復方式導致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降、社會資源的浪費,需要用新的技術進行整體改進。
另外,當前我國仍處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通過大興建筑業帶動相關產業的戰略發展階段,因此這階段無數新建筑誕生,大批舊建筑拆毀,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達4000萬噸,而僅僅從在建工程所做的試塊這一視點來說,每年的垃圾就達250萬噸左右,這些垃圾目前只簡單地作一些填埋,這無疑造成了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對能源的巨大浪費。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造價低、施工方便的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有基層上面有面層,其再生集料路基上面有基層。
首先利用運輸車輛將舊水泥混凝土碎塊運至碎石場,利用碎石場的石料破碎機械,將舊水泥混凝土碎塊破碎,回收其中的鋼筋,對集料篩分,再生集料就形成了。再生集料按照粒徑可分為粗集料(粒徑大于5mm)和細集料(粒徑小于5mm),篩分結束后各種粒徑的再生集料應該分別堆放便于運用。
本實用新型用再生集料取代路基填土,將再生集料的各種粒徑按一定的比例放入攪拌機中,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水,攪拌均勻,運輸至工地,分層攤鋪,并用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填至設計標高時,修整路基頂面,含有再生集料的路基就形成了。然后在其上鋪筑基層、面層。
把挖除的舊水泥混凝土和建筑廢料破碎,作為集料再次在路基中使用將產生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環保效益,避免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再生集料的利用,避免或者減少了天然集料開挖對植被和山體的破壞,潛在的環境效益巨大。
本實用新型技術簡便可行,經濟性強,能夠減少道路建設的投入,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四以下結合附圖
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道路的斷面示意圖。
圖中1——再生集料的路基 2——基層 3——面層五、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包括有基層2上面有面層3,其再生集料路基1上面有基層2。
權利要求1.一種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包括有基層(2)上面有面層(3),其特征為再生集料路基(1)上面有基層(2)。
專利摘要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涉及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基層2上有面層3,其再生集料路基1上面有基層2。本實用新型的道路利用舊混凝土材料生產再生集料,用再生集料修筑路基,然后在其上鋪筑基層和面層,最終形成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本實用新型具有技術簡便,保護環境,經濟性好,道路造價低等特點。
文檔編號E01C7/00GK2937228SQ20062011052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8日
發明者楊慶國, 趙朝華, 米良, 蔣博林, 李 杰 申請人:楊慶國, 趙朝華, 米良, 蔣博林,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