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施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
背景技術:
在公園、廣場甚至道路等地方的人行道或車行道上,出于防滑等目的,通常需要使路面能即時透水,同時路面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使得車輛經過時不會損毀路面,尤其在廣場等寬闊地方,對路面的整體平整度還有較高要求。針對這種透水路面,通常施工中都是鋪裝透水磚,而這種透水磚都是從工廠大批量生產后運輸到現場并人工鋪裝。這樣的道路鋪裝施工方法,人工鋪裝速度慢,效率比較低下,而且多塊透水磚之間的拼接鋪裝也難以保證路面的平整度,而路面的平整度不高必然影響路面強度,因而車輛難以通行,否則容易造成磚塊的移動,加劇路面的不平整。當然也有其它道路鋪裝施工方法,比如通過精確的 測繪等方式以平整路面,或多層多次的鋪裝透水層并進行打磨等復雜施工工序,最后鋪裝透水磚,但這相應地必然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造成施工成本高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施工效率高而成本低的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I :在所需鋪裝的路面鋪設透水層,所述步驟I包括以下工序工序I :設置多個第一模框;工序2 :在所述多個第一模框中澆注透水材料并平整所述透水材料以形成透水磚;和工序3 :拆除所述第一模框。優選地,所述透水材料包括沙粒和粘結劑,所述粘結劑將所述沙粒粘結在一起。優選地,所述透水材料還包括樹脂,該樹脂包覆在所述沙粒的外表面。優選地,所述第一模框為長方形、“日”字形或“田”字形。優選地,所述步驟I還包括工序4 :填補相鄰的所述透水磚之間的縫隙。優選地,所述步驟I的工序2還包括在所述第一模框上設置第二模框,在所述第二模框中放置壓板,通過該壓板將所述透水材料壓實。優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步驟2,該步驟2包括工序I :在所述步驟I之前設置固定邊框,其中所述第一模框設置在所述固定邊框中。優選地,所述第一模框為多個,該多個第一模框在所述固定邊框中均勻排布。優選地,所述步驟2還包括工序2 :在所述固定邊框中鋪設防滲水泥層。優選地,所述步驟2還包括工序3 :在所述防滲水泥層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所述透水層鋪設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上。優選地,所述透水層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凝固之前鋪設。
優選地,在所述防滲水泥層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之前,在所述防滲水泥層表面設置排水裝置,或者在所述防滲水泥層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時,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內設置排水裝置。優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步驟3 :在所述步驟2之前,碾壓所需鋪裝的路面的地基,以形成平整的土坯層,所述固定邊框設置在所述土坯層上。優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步驟4,該步驟4包括工序I :在所述透水層鋪設完畢后,拆除所述固定邊框。優選地,所述固定邊框為多個,在各個所述固定邊框中形成鋪設單元,所述步驟4還包括工序2 :在拆除所述固定邊框之后填補相鄰的所述鋪設單元之間的縫隙。本發明方法形成的透水路面具有強度高、透水性好的特點。通過上述設置模框并現場澆注的施工方法,能較好較快的施工,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能簡單方便地保證路面的平整度,以形成高強度的路面。
圖I為根據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透水路面在鋪裝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圖I的B-B截面的局部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透水層 2碎石混凝土層3第一模框4第二模框 5透水磚6壓板7固定邊框 8防滲水泥層 9 土坯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參見圖I至圖3,根據本發明的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包括步驟I :在所需鋪裝的路面鋪設透水層1,所述步驟I包括以下工序工序I :設置多個第一模框3 ;工序2 :在所述多個第一模框3中澆注透水材料并平整所述透水材料以形成透水磚5 ;以及工序3 :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也就是說,本發明并不采用現場鋪裝加工好的透水磚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模框澆注的方式,在施工現場澆注形成透水磚,同時形成后的諸多透水磚構成了所鋪裝路面的透水層。形成透水磚5的所述透水材料可以是各種能夠澆注成型的透水材料。在本發明中,所述透水材料優選為包括沙粒和粘結劑,所述粘結劑用于將所述沙粒粘結在一起。形成透水磚5的所述透水材料可以是各種能夠澆注成型的透水材料。在本發明中,所述透水材料優選為包括沙粒和粘結劑,所述粘結劑用于將所述沙粒粘結在一起。為使得沙粒之間能夠粘結并提高沙粒的韌性等,所述透水材料優選地還包括樹脂,該樹脂包覆在所述沙粒的外表面,以提高可粘結性和柔韌形。其中,所述沙粒優選地選用符合設定尺寸規格的風積沙,風積沙包覆樹脂后形成覆膜風積沙。在現場澆注時,攪拌機攪拌符合一定配比的所述覆膜風積沙和粘結劑,然后澆注成型。為了提高透水層I的平整度和美觀度,優選地,所述步驟I還包括工序4 :填補相鄰的所述透水磚5之間的縫隙。在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后所留下的縫隙中,所述縫隙用透水沙和/或顏色沙填充即可,其中通過顏色沙的調配,即可設計成優美的路面外觀。具體地,在模框澆注時,澆注的透水材料需要經過震動壓實才能在所述第一模框3中成型,以形成透水磚5。因而,為便于透水磚的成型,所述步驟I的工序I中還可包括在所述第一模框3上設置第二模框4,在所述第二模框4中放置壓板6,通過該壓板6將所述透水材料壓實。更具體地,如圖3所示的,往所述第一模框3內澆注透水材料后,在所述第一模框3的表面疊置并固定與所述第一模框形狀大小一致的第二模框4。再在所述第二模框4內安裝與第二模框4相適配的壓板6,通過所述壓板6震動壓實所述第一模框3內澆注的透水材料,反復澆注透水材料并震動壓實,使得所述第一模框3內形成的透水磚5表面與所述第一模框3的上表面齊平。其中,所述第二模框4的邊框與所述第一模框3的邊框疊置,所述第二模框4的邊框內形成為開口,該開口大小與所述壓板6大小一致,所述第二模框4的厚度與所述壓板6的厚度相同。這樣,在震動壓實時,震動機在所述壓板6上震動壓實,直至壓板6表面與第二模框4的表面齊平,則形成的透水磚5與第一模框3的表面齊平。在所需鋪裝的路面上設置多個第一模框3時,為便于多個第一模框3的排列固定·并保證其平整度,在本發明中設計了如圖I所示的固定邊框7,該固定邊框7框定一個施工區域,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布置多個第一模框3。也就是說,本發明的施工方法還可包括步驟2,該步驟2包括工序I :在所述步驟I之前設置固定邊框7,其中所述第一模框3設置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優選地,在所需鋪裝的路面上排布相互連接并覆蓋所述路面的多個所述固定邊框7,每個固定邊框7框定一個施工區域,在各個所述固定邊框7中形成鋪設單元,施工時可接連地在挨個固定邊框7內施工,直至完成透水路面的施工。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布置多個第一模框3時,如圖I和圖2所示的,優選地,所述第一模框3為多個,該多個第一模框3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均勻排布。并且,所述多個第一模框3相互拼接地鋪排,鋪排后的所述第一模框3外側面接合于所述固定邊框7的內側面。這樣,就能夠以所述固定邊框7的內側面為基準,使各個所述第一模框3的表面齊平。當后續形成的透水磚齊平于第一模框3的表面時,每塊透水磚5也就齊平,因而諸多透水磚5所形成的透水層I也就平整了。如圖I和圖2所不的,本實施方式中,每個第一模框3內只形成一塊透水磚5。但顯然地,所述第一模框3可形成為長方形或“日”字形或“田”字形等,從而可在一個第一模框3內形成多塊透水磚5。根據上述方法,所形成的所述透水磚5或者透水層I的厚度與所述第一模框3的厚度是相同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出于實際需要和成本考慮,所形成的透水磚厚度為6mm-12mm即可。由于所形成的透水層I比較薄,因而在所述固定邊框7內需要鋪設基底層。即所述步驟2優選地還可包括工序2 :在所述固定邊框7內鋪設防滲水泥層8,如圖3所示的。所述防滲水泥層8主要用于防止路面滲入的水滲入到路面基底下,從而軟化地基。防滲水泥層8可用高強度防滲混凝土澆注鋪設即可。此外,更優選地,所述步驟2還可包括工序3 :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所述透水層I再鋪設在碎石混凝土層2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時,需要待防滲水泥層8完全養護成型后鋪設,而后澆筑碎石混凝土并壓實成型,即形成透水混凝土層。碎石混凝土層2用于滲水排水,并使得路面形成一定強度,通常根據需要應鋪設幾十公分的厚度。其中,優選地,所述透水層I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2凝固之前鋪設,以提高二者之間的粘接性。如圖I和圖2的鋪裝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所示,圖I和圖2中左下角的第一模框3中澆注了透水材料并設置了第二模框4,在第二模框4中加裝了壓板6。而左上角的第一模框3中則是拆除了第二模框4和壓板6后形成的透水磚5,在該透水磚5旁邊的第一模框
3中,即標注有標號2的第一模框3中,則只形成有碎石混凝土層2,尚未澆注透水材料。應當說明的是,圖I和圖2的鋪裝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僅為了顯示透水路面的鋪裝結構,并不代表本發明鋪裝方法的施工順序或施工狀態。其中,由于澆注的碎石混凝土在壓實成型后會有坑坑洼洼的不平整,為填補這些不平整處,可在將所澆注的所述碎石混凝土壓實成型之后并在所述碎石混凝土未凝固之 前,在所述碎石混凝土表面填補普通的小米石,以平整碎石混凝土層的表面。另外,為排水需要,可將所述防滲水泥層8的表面設置成能夠排水的傾斜面。在不影響碎石混凝土層2的堅固性和抗壓性能的基礎上,還可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之前,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表面設置排水裝置,或者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時,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2內設置排水裝置。所述排水裝置比如常用的速排龍等。本實施方式中,為使得路基更堅固,優選地,本發明方法還可包括步驟3 :在所述步驟2之前,碾壓所需鋪裝的路面的地基,以形成平整的土坯層。然后將所述多個固定邊框7設置在所述土坯層上,再在固定邊框7內施工。根據上述方法澆注形成透水層I后,待組成透水層I的透水磚5得到養護后,即可拆模。因而,本發明方法還包括步驟4,該步驟4包括工序I :在所述透水層I鋪設完畢后,拆除所述固定邊框7。如前所述,在鋪設透水路面時,需要一個施工區域接連一個施工區域地施工,或者說一個鋪設單元接連一個鋪設單元的鋪設。因而更優選地,所述固定邊框7為多個,在各個所述固定邊框7中形成鋪設單元,而所述步驟4還可包括工序2 :在拆除所述固定邊框7之后填補相鄰的所述鋪設單元之間的縫隙。具體地,在拆模時,震動壓實使得所述透水層I與所述第一模框3的上表面齊平后,即可拆除所述第二模框4,待所述透水層I得到養護后,再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和固定邊框7。為方便拆模,所述第一模框3、第二模框4和固定邊框7的內側可包覆有薄膜或涂有脫模劑。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后所形成的透水磚5之間的縫隙,其填補方法如前所述,即所述縫隙用透水沙和/或顏色沙填充即可。在拆除所述固定邊框后所留下的縫隙中,依次灌入水泥漿、透水沙和顏色沙,待凝結成型后打磨平整即可,從而完成透水路面的鋪裝。在本發明中,相對于人工地鋪設透水磚,通過上述設置模框的方式能較好較快的施工,施工效率更高、成本相對較低。還能簡單方便地保證路面的平整度,以形成高強度的路面。進一步地,通過本發明的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在所形成的透水路面中,透水層和碎石混凝土層均具有很好地即時透水功能,積水能即時滲入路面并從路面的排水裝置中排出。而防滲水泥層具有防滲功能,使得透水難以進入土坯層。另外,所采用的模框和固定邊框等能工業化大批次生產并應用,使道路鋪裝單位造價更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比如透水磚的形狀變化,以及因而導致的第一框模或第二框模的形狀的相應變化等等,這些簡單 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I:在所需鋪裝的路面鋪設透水層(1),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I :設置多個第一模框(3); 工序2:在所述多個第一模框(3)中澆注透水材料并平整所述透水材料以形成透水磚(5);和 工序3 :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透水材料包括沙粒和粘結劑,所述粘結劑將所述沙粒粘結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透水材料還包括樹脂,該樹脂包覆在所述沙粒的外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模框(3)為長方形、“日”字形或“田”字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步驟I還包括工序4:填補相鄰的所述透水磚(5)之間的縫隙。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步驟I的工序2還包括在所述第一模框(3)上設置第二模框(4),在所述第二模框(4)中放置壓板¢),通過該壓板(6)將所述透水材料壓實。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步驟2,該步驟2包括工序I:在所述步驟I之前設置固定邊框(7),其中所述第一模框(3)設置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模框(3)為多個,該多個第一模框(3)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均勻排布。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步驟2還包括工序2:在所述固定邊框(7)中鋪設防滲水泥層(8)。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步驟2還包括工序3: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所述透水層(I)鋪設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2)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透水層(I)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2)凝固之前鋪設。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之前,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表面設置排水裝置,或者在所述防滲水泥層(8)上鋪設碎石混凝土層(2)時,在所述碎石混凝土層(2)內設置排水裝置。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步驟3:在所述步驟2之前,碾壓所需鋪裝的路面的地基,以形成平整的土坯層,所述固定邊框(7)設置在所述土坯層上。
14.根據權利要求7至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步驟4,該步驟4包括工序I :在所述透水層(I)鋪設完畢后,拆除所述固定邊框(7)。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鋪裝方法,其中,所述固定邊框(7)為多個,在各個所述固定邊框(7)中形成鋪設單元,所述步驟4還包括工序2 :在拆除所述固定邊框(7)之后填補相鄰的所述鋪設單元之間的縫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該透水路面的鋪裝方法是在所需鋪裝的路面鋪設透水層(1),其中,先設置多個第一模框(3),然后在所述多個第一模框(3)中澆注透水材料并平整所述透水材料以形成透水磚(5),之后拆除所述第一模框(3),填補透水磚(5)之間的縫隙。通過上述設置模框并現場澆注的施工方法,能較好較快的施工,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能簡單方便地保證路面的平整度,以形成高強度的路面。
文檔編號E01C19/50GK102953310SQ2011102497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秦升益, 秦申二, 馬金奎, 賈屹海, 王振邦, 胡勝利 申請人: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