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泵送設備及其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泵送設備的構件,尤其是一種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
背景技術:
混凝土泵送設備是一種利用壓力將混凝土沿管道連續輸送的機械,廣泛應用于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等各個領域。混凝土泵送設備輸送管靠近混凝土出口處設置有末端軟管,用來對混凝土的澆筑起導向作用。在混凝土泵送設備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在末端軟管處安排操作員對軟管進行輔助定位調整操作,該操作是由末端軟管操作員通過直接抓扶末端軟管來實現。在高層建筑施工,尤其是對梁、柱等結構的施工中,如果末端軟管操作員出現操作失誤、踩空或末端軟管的擺動導致發生墜落事故等情況,很可能對其造成人身危害,末端軟管操作員缺乏安全保障。目前,在混凝土泵送設備的澆注施工中,末端軟管上沒有安裝任何針對末端軟管操作員的安全保護裝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以保護末端軟管操作員的安全。有鑒于此,亦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的混凝土泵送設備。本發明提供一種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所述末端軟管上安裝有澆注施工安全裝置,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內設有可栓掛在操作員身上并在緊急情況下對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的安全繩。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還包括安裝于末端軟管上的軟管夾,所述安全保護單元連接在所述軟管夾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還包括安裝于末臂節上的硬管夾及連接在所述硬管夾與所述軟管夾之間的另一安全繩。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硬管夾上設有第一吊環,所述軟管夾上設有第二吊環,所述另一安全繩連接在所述第一吊環與所述第二吊環之間。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安全保護單元的數量為兩個或以上,間隔設置在所述軟管夾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軟管夾包括第一夾圈及第二夾圈,所述第一夾圈和第二夾圈合圍成圓形套設在末端軟管的外周面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包括固定外殼、渦卷軸、平面渦卷彈簧、及連接環,所述渦卷軸、平面渦卷彈簧及安全繩設置在所述固定外殼內,所述安全繩在平面渦卷彈簧的收縮彈力下纏繞在渦卷軸上,所述連接環與所述安全繩相連。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安全保護單元與第二安全保護單元,所述第一安全保護單元與第二安全保護單元沿圓周方向上對稱設置。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混凝土泵送設備,包括上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套設安裝于末端軟管的外周面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末端軟管上的安裝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在高層建筑施工,尤其是對梁、柱等結構的施工中,如果末端軟管處的操作員出現操作失誤、踩空或末端軟管的擺動導致發生墜落事故等情況,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將通過安全保護單元的安全繩對末端軟管處的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以保障操作員的生命安全,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同時,該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可以帶給操作員心理上的安全感。此外,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及拆卸維護方便。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圖1中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的部分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澆注施工安全裝置的剖切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3中圈IV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請參圖1與圖2,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20為混凝土泵送設備的澆注施工構件,所述混凝土泵送設備可以為混凝土泵車、混凝土布料機等。末端軟管20上安裝有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套設安裝于末端軟管20的外周面上,末端軟管20的頂部與混凝土泵送設備的末臂節30相連,末臂節30與末端軟管20相連位置處的外周面上還套設安裝有硬管夾40,硬管夾40上設置有第一吊環41,第一吊環41上連接有第一鋼絲繩50。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包括固定安裝于末端軟管20上的軟管夾11、連接在軟管夾11上的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與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及設置在軟管夾11上的第二吊環13。第二吊環13和末臂節30上的硬管夾40的第一吊環41通過第一鋼絲繩50進行連接,確保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在緊急情況下不從末端軟管20上脫落。請同時參圖3與圖4,軟管夾11包括第一夾圈111、第二夾圈112、第一螺栓113、及第二螺栓114。第一夾圈111和第二夾圈112分別呈半圓形,第一夾圈111和第二夾圈112圍成圓形并通過第一螺栓113和第二螺栓114套設固定在混凝土泵送設備的末端軟管20外周面的適當高度位置上,確保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對末端軟管20的夾持與定位。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都包括固定外殼121、渦卷軸122、平面渦卷彈簧123、第二鋼絲繩125、及連接環126。渦卷軸122、平面渦卷彈簧123、及第二鋼絲繩125收容在固定外殼121內,第二鋼絲繩125在平面渦卷彈簧123的收縮彈力下纏繞在渦卷軸122上。固定外殼121上設有供第二鋼絲繩125伸出的拉線孔128,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的拉線孔128方向相反,從圓周方向來看,或同為順時針開口方向,或同為逆時針開口方向,這樣方便兩個操作員同時協同作業,且兩個保護單元12a、12b在同時栓掛有操作員的情況下整體上受力均衡。連接環126位于固定外殼121的外部并與第二鋼絲繩125相連,其中連接環126用于與操作員栓接,第二鋼絲繩125用于保護末端軟管20處操作員的安全。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沿圓周方向上對稱地設置在末端軟管20的相對兩側,使操作員圍繞末端軟管20作業時,可以方便地選擇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或者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進行栓掛,或者兩個操作員需要同時協同作業時,可以各自栓掛在其中一個安全保護單元上,方便栓掛且整體上受力均衡。使用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的情況下,尤其在較高位置對梁、柱等危險工況的施工中,末端軟管20處的操作員可以將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或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中的第二鋼絲繩125拉出,并將第一安全保護單元12a或第二安全保護單元12b的連接環126固定在佩帶的安全帶60 (請參圖1)上,這時平面渦卷彈簧123處于卷緊狀態,使得第二鋼絲繩125稍微有一定的拉緊力。在操作員出現操作失誤踩空或末端軟管20的擺動導致發生墜落事故時,操作員的重量會使第二鋼絲繩125急速拉出,直至第二鋼絲繩125全部拉出,對末端軟管20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避免操作員墜落事故的發生。在不需要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進行保護的情況下,末端軟管20處的操作員可以方便的松開連接環126,第二鋼絲繩125會在平面渦卷彈簧123的作用下迅速收回安全保護單元12a (12b)中去。通過在末端軟管20上安裝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在高層建筑施工,尤其是對梁、柱等結構的施工中,如果末端軟管20處操作員出現操作失誤、踩空或末端軟管20的擺動導致發生墜落事故等情況,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將通過安全保護單元12a、12b的第二鋼絲繩125對末端軟管20處的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以保障操作員的生命安全,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同時,該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可以帶給操作員心理上的安全感。此外,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及拆卸維護方便。可選地,第一夾圈111和第二夾圈112的一端可以通過鉸接形式進行聯接,另一端可以通過螺栓進行聯接;澆注施工安全裝置10可以和末端軟管20做成一體,不用通過螺栓來聯接;另外,安全保護單元12a (12b)在圓周上的分布可以不限于兩個,例如為一個或者兩個以上均可。可選地,第一鋼絲繩50與第二鋼絲繩125亦可以采用其他具有足夠拉扯強度的安全繩,例如麻繩或者合成纖維繩等。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軟管上安裝有澆注施工安全裝置,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內設有可栓掛在操作員身上并在緊急情況下對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的安全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還包括安裝于末端軟管上的軟管夾,所述安全保護單元連接在所述軟管夾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還包括安裝于末臂節上的硬管夾及連接在所述硬管夾與所述軟管夾之間的另一安全繩。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夾上設有第一吊環,所述軟管夾上設有第二吊環,所述另一安全繩連接在所述第一吊環與所述第二吊環之間。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護單元的數量為兩個或以上,間隔設置在所述軟管夾上。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夾包括第一夾圈及第二夾圈,所述第一夾圈和第二夾圈合圍成圓形套設在末端軟管的外周面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包括固定外殼、渦卷軸、平面渦卷彈簧、及連接環,所述渦卷軸、平面渦卷彈簧及安全繩設置在所述固定外殼內,所述安全繩在平面渦卷彈簧的收縮彈力下纏繞在渦卷軸上,所述連接環與所述安全繩相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安全保護單元與第二安全保護單元,所述第一安全保護單元與第二安全保護單元沿圓周方向上對稱設置。
9.一種混凝土泵送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套設安裝于末端軟管的外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種澆注施工用末端軟管,所述末端軟管上安裝有澆注施工安全裝置,所述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安全保護單元內設有可栓掛在操作員身上并在緊急情況下對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的安全繩。本發明中如果末端軟管處的操作員出現操作失誤、踩空或末端軟管的擺動導致發生墜落事故等情況,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將通過安全保護單元的安全繩對末端軟管處的操作員進行拉扯保護,以保障操作員的生命安全;同時,該澆注施工安全裝置可以帶給操作員心理上的安全感;此外,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及拆卸維護方便。
文檔編號E01D22/00GK103195250SQ2012100045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黃毅, 楊文 , 鄺昊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