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各種城市建設的需要,往往需要在正在使用的混凝土道路兩側開挖埋設管道、電纜、光纜等設施,致使混凝土路面板成懸空狀態。成懸空狀態的混凝土路面板下部的填筑非常難以處理。到目前為止,成懸空狀態的混凝土路面板下部的填筑處理,還沒有使之密實的好方法,關鍵問題是無法夯實。現有的主要做法是1、用土回填,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下部仍成懸空狀態;2、用砂子回填,這種做法的缺點是水沉致密,顯然也成懸空狀態;3、用混凝土塞填,由于混凝土是塑性的,在自重作用下會自然下沉,路面板下還是呈懸空狀態。由于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差,混凝土路面板在懸空狀態下工作,極易被破壞。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 采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處理懸空的混凝土路面板,具體步驟如下1)管線埋設后,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護,然后進行上部覆蓋;2)當管線上方覆土厚度達到500mm以上,并確認夯擊對于管線沒有影響時,使用夯擊設備進行夯實;3)對能用夯實設備夯實的部位按設計要求的材料進行填筑,設計無要求時用砂石材料填筑夯實;4)對夯實設備無法夯實的部位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并用工具插搗密實;5)在路面板原懸空部位每隔2米鉆一直徑60毫米的孔,檢查干硬性混凝土的填充密實情況,并壓漿至極限壓力的75%以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1、超干硬性混凝土的坍落度為零,從灌漿到凝固不會出現下沉,不會使底板下因混凝土收縮產生空隙。2、干硬性混凝土之間的空隙大,進行壓漿處理可以填充干硬性混凝土縫隙,彌補干硬性混凝土的不足。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避免了懸空混凝土路面板的破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和效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某道路邊因增設雨水排水管道對路邊進行開挖,開挖深度4-5米,開挖寬度2米, 致使混凝土路面板下有1-2米的寬度處于懸空狀態,該道路是鄉村主要道路,不允許路面板處于懸空工作狀態。處理方法管道埋設后,表面填筑500毫米厚黃沙,用鐵鍬拍實;素土回填2. 5米后上部用砂石填筑,板底500毫米以下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鋼筋插搗密實后,在距路面板邊源1米處,每隔2米鉆60mm孔,鉆穿板面,注入水泥砂漿至相鄰兩孔冒漿為止。經檢查和連續多日的使用,證明處理后的路面板工作狀態良好。實施例2某道路邊因需要沿路鋪設光纜需對路邊進行開挖,開挖深度3-4米,開挖寬度1. 5 米,致使混凝土路面板下有0. 8-1米的寬度出于懸空狀態。處理方法光纜埋設后,用磚砌管溝,表面蓋混凝土預制板,上部填筑500毫米厚黃沙,用鐵鍬拍實;素土回填1. 5米后上部用砂石填筑,板底500毫米以下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鋼筋插搗密實后,在距路面板邊源0. 5米處,每隔1. 5米鉆60mm孔,鉆穿板面,注入水泥砂漿至相鄰兩孔冒漿為止。經上述方法處理后的路面板經檢查和連續多日的使用,工作狀態良好。
權利要求
1. 一種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處理懸空的混凝土路面板,具體步驟如下1)管線埋設后,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護,然后進行上部覆蓋;2)當管線上方覆土厚度達到500mm以上,并確認夯擊對于管線沒有影響時,使用夯擊設備進行夯實;3)對能用夯實設備夯實的部位按設計要求的材料進行填筑,設計無要求時用砂石材料填筑夯實;4)對夯實設備無法夯實的部位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并用工具插搗密實;5)在路面板原懸空部位每隔2米鉆一直徑60毫米的孔,檢查干硬性混凝土的填充密實情況,并壓漿至極限壓力的75%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路面板懸空的處理方法,屬市政工程領域。具體是1、管線埋設后,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護后進行上部覆蓋;2、當管線上方覆土厚度達到500mm以上使用夯擊機械進行夯實;3、用夯實設備夯實后用砂石等材料填筑夯實;4、夯實設備無法夯實的部位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填筑并插搗密實;在路面板原懸空部位每隔2米鉆一直徑60毫米的孔,并壓漿至極限壓力的75%以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懸空混凝土路面板的破壞。
文檔編號E01C21/00GK102535315SQ2012100142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宋功業 申請人: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