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境保潔裝備,具體涉及一種環(huán)境保潔清掃車。
背景技術:
環(huán)境保潔清掃車可以替代人工進行環(huán)境保潔,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保潔、小區(qū)保潔等領域。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保潔清掃車采用真空負壓原理,通過抽真空裝置在車體底部形成局部負壓,將地面垃圾虹吸至車內(nèi)。其缺點在于動力消耗過大,結構復雜,易產(chǎn)生故障,維修不便,使用成本高,不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原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清掃保潔效果好,動力消耗小,結構簡單,易于維護。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包括車體,車體上設置有垃圾裝機箱,車體下方設置有垃圾清掃裝置,垃圾清掃裝置與垃圾裝機箱之間設置有垃圾傳輸裝置;
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包括與清掃動力裝置連接的清掃輥,還包括設置在清掃輥底端至垃圾清掃裝置出口之間的垃圾傳輸板;
所述的垃圾傳輸裝置包括傳輸箱體,傳輸箱體內(nèi)設置有上輥、下輥,上輥和下輥之間設置有傳動帶,傳動帶上設置有多個刮板,上輥和下輥中的至少一個與垃圾傳輸動力裝置連接;
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出口與垃圾傳輸裝置入口連接,垃圾傳輸裝置出口與垃圾裝機箱連接。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在行駛過程中,垃圾清掃裝置實現(xiàn)對地面的清掃,采集的垃圾經(jīng)垃圾傳輸裝置輸送至垃圾裝機箱。由于垃圾清掃裝置設置在車體下方,清掃輥能夠較好地與地面接觸,清掃徹底,保潔效果好;能量損失小,整車動力消耗低;清掃輥、傳動帶、刮板等易損件更換方便,維護簡單。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垃圾傳輸板末端下方與垃圾清掃裝置出口之間設置有與清掃動力裝置連接的絞輪刷。該結構使得垃圾更加順暢地經(jīng)垃圾清掃裝置出口輸送至垃圾傳輸裝置入口,提高了清潔效果。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垃圾清掃裝置一端通過軸連接在車體上,另一端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連接在車體上。此種結構有兩個作用一是車輛在行進過程中,可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將垃圾清掃裝置提起,從而不與地面接觸,減少不必要消耗;二是在清掃輥出現(xiàn)磨損的情況下,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的調(diào)節(jié),可以對垃圾清掃裝置的工作位置進行微調(diào),從而提高保潔效果,延長清掃輥使用壽命。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垃圾傳輸裝置設置在車頭與垃圾清掃裝置之間。采用這種結構后,清掃輥運動方向與車輪運動方向相反,地面垃圾相對受力較大,提高保潔效果。同時此種結構也便于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結構布局合理,使得整車結構緊湊。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車體上設置有水箱,車頭下方設置有若干個與水箱連接的噴淋裝置。保潔過程中可以噴水,降低揚塵,提高保潔效果。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傳動帶與刮板之間的夾角為30°至90°。此種結構提高了垃圾傳輸效率,有利于降低動力消耗。 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在垃圾傳輸裝置入口的對側的傳輸箱體下端設置有與刮板匹配的過渡圓角。此種結構使得傳輸箱體內(nèi)沒有死角,便于通過刮板更好地傳輸垃圾。
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垃圾裝機箱與車體之間設置有裝機箱升降裝置。此種結構方便垃圾裝機箱進行垃圾傾卸。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車體的前方設置有兩個清掃刷。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工作時,清掃刷采用對稱方向旋轉,將路面垃圾集中到車體底部中間位置,方便垃圾清掃裝置清掃,提高了保潔效果。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清掃刷上設置有清掃刷升降裝置。車輛在正常行走時,清掃刷可以提升,減少不必要損耗;在清掃刷磨損時,可以通過清掃刷升降裝置微調(diào)高度,充分延長清掃刷使用壽命。
圖I是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的示意 圖2是圖I沿A-A線的剖視 圖3是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的垃圾清掃裝置部分的主視 圖4是圖3沿B-B線的剖視 圖5是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的垃圾傳輸裝置部分的主視 圖6是圖5沿C-C線的剖視 圖7是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的清掃刷升降裝置部分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I至圖7可見,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包括車體I,車體I上設置有垃圾裝機箱4,車體I下方設置有垃圾清掃裝置3,垃圾清掃裝置3與垃圾裝機箱4之間設置有垃圾傳輸裝置7。如圖3、圖4可見,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3包括與清掃動力裝置31連接的清掃輥35,還包括設置在清掃輥35底端至垃圾清掃裝置出口 311之間的垃圾傳輸板36。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動力消耗較小,因此使用電池作為動力源,各動力裝置使用電機。其自身不產(chǎn)生尾氣、噪音等污染,經(jīng)濟環(huán)保。電池配置在車體I上,通過導線與各動力裝置連接。如圖3、圖4可見,清掃動力裝置31上設置清掃裝置主動鏈輪32,清掃輥35的軸上設置清掃裝置從動鏈輪34,兩者之間通過清掃裝置鏈條33連接。
如圖5、圖6可見,所述的垃圾傳輸裝置7包括傳輸箱體71,傳輸箱體71內(nèi)設置有上輥710、下輥77,上輥710、下輥77通過軸承連接在傳輸箱體71上,上輥710和下輥77之間設置有傳動帶79,傳動帶79上設置有多個刮板78,上輥710和下輥77中的至少一個與垃圾傳輸動力裝置73連接。垃圾傳輸動力裝置73驅(qū)動傳動帶79沿上輥710、下輥77循環(huán)滾動,多個刮板78采用挖掘的方式,將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處的垃圾集中于傳動帶79上,在刮板78承托下傳輸。本實施例中,垃圾傳輸動力裝置73使用電機,上輥710通過鏈條與垃圾傳輸動力裝置73連接。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 出口 311與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連接,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與垃圾裝機箱4連接。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在行駛過程中,垃圾清掃裝置3實現(xiàn)對地面的清掃,采集的垃圾經(jīng)垃圾傳輸裝置7輸送至垃圾裝機箱4。具體而言,清掃輥35對地面進行清掃,通過垃圾傳輸板36經(jīng)垃圾傳輸?shù)嚼鍜哐b置出口 311,再進入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通過循環(huán)的傳動帶79傳輸至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再進入垃圾裝機箱4集中。由于垃圾清掃裝置3設置在車體I下方,清掃輥35能夠較好地與地面接觸,清掃徹底,保潔效果好。如圖I、圖2、圖3、圖4可見,進一步的,垃圾傳輸板36末端下方與垃圾清掃裝置出口 311之間設置有與清掃動力裝置31連接的絞輪刷37。具體而言,絞輪刷37軸的末端設置有絞輪刷鏈輪310,清掃輥35的軸的末端對應的設置有輥刷鏈輪39,絞輪刷鏈輪310與輥刷鏈輪39之間通過鏈條連接。采用這種結構后,清掃輥35轉動的同時,帶動絞輪刷37轉動。垃圾在從垃圾傳輸板36進入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時,在絞輪刷37帶動下,可以提高傳輸效率。如圖I、圖2、圖3可見垃圾清掃裝置3 —端通過軸連接在車體I上,另一端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38連接在車體I上。此種結構有兩個作用一是車輛在行進過程中,可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38將垃圾清掃裝置3提起,從而不與地面接觸,減少不必要消耗;二是在清掃輥35出現(xiàn)磨損的情況下,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38的調(diào)節(jié),可以對垃圾清掃裝置3的工作位置進行微調(diào),從而提高保潔效果,延長清掃輥35使用壽命。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垃圾清掃裝置3可以設置在車頭與垃圾傳輸裝置7之間,此時只要對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的方向做簡單調(diào)整,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與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分別設置在傳輸箱體71兩側,通過動力裝置改變傳動帶79的循環(huán)方向,其他部件相應調(diào)整,仍然具備垃圾清掃功能。如圖I、圖2可見作為優(yōu)化設計,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垃圾傳輸裝置7設置在車頭與垃圾清掃裝置3之間。采用這種結構后,清掃輥35運動方向與車輪運動方向相反,地面垃圾相對受力較大,提高保潔效果。同時使得整車布局合理,結構緊湊,配重均勻。垃圾傳輸裝置7作為一個主要的運動部件,其設置在車頭與垃圾清掃裝置3之間,也便于提高工作時的穩(wěn)定性。此時,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與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分別設置在傳輸箱體71的同側,傳動帶79逆時針旋轉,垃圾到達傳動帶79頂端時,在離心力作用下進入垃圾傳輸裝置出口 72。
如圖I、圖2可見,車體I上設置有水箱6,車頭下方設置有若干個與水箱6連接的噴淋裝置60。保潔過程中可以噴水,降低揚塵,提高保潔效果。如圖5、圖6可見,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傳動帶79與刮板78之間的夾角α為30°至90°。這種角度使得傳動帶79與刮板78之間形成銳角,每一個刮板78與傳動帶79形成一個提斗型結構,便于垃圾的傳輸。如圖5、圖6可見,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在垃圾傳輸裝置入口 76的對側的傳輸箱體71下端設置有與刮板78匹配的過渡圓角715。這樣可以避免在傳輸箱體71內(nèi)產(chǎn)生死角,同時,該過渡圓角715可以聚攏垃圾,提高傳輸效果。如圖I可見,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在垃圾裝機箱4與車體I之間設置有裝機箱升降裝置5,便于垃圾裝機箱4內(nèi)垃圾傾卸。如圖I、圖2可見,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車體I的前方設置有兩個清掃刷 2。工作時,清掃刷2采用對稱方向旋轉,將路面垃圾集中到車體底部中間位置,方便垃圾清掃裝置3清掃,提高了保潔效果。進一步的,本發(fā)明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清掃刷2上設置有清掃刷升降裝置。車輛在正常行走時,清掃刷2可以提升,減少不必要損耗;在清掃刷2磨損時,可以通過清掃刷升降裝置微調(diào)高度,充分延長清掃刷2使用壽命。該清掃刷升降裝置可以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例如采用以下的結構
如圖7可見,清掃刷升降裝置包括連接在車體I上的驅(qū)動裝置上的升降器21,還包括連接在車體I上的連桿支架25,升降器21上連接有升降器支架22,升降器支架22上設置有滑槽28,連桿支架25上通過銷軸連接有上連桿24、下連桿26,上連桿24、下連桿26的末端通過銷軸設置有電機座27,清掃刷電機23安裝在電機座27上,清掃刷電機23的主軸與清掃刷2連接,升降器支架22與上連桿24連接。采用這種結構,上連桿24、連桿支架25、下連桿26、電機座27組成平行四邊形,升降器21工作時,其末端在滑槽28內(nèi)滑動,使得平行四邊形變形,從而實現(xiàn)清掃刷電機23的升降。其結構簡單,受力均勻,工作穩(wěn)定可靠。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包括車體(I ),車體(I)上設置有垃圾裝機箱(4),其特征在于車體(I)下方設置有垃圾清掃裝置(3),垃圾清掃裝置(3)與垃圾裝機箱(4)之間設置有垃圾傳輸裝置(7); 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3)包括與清掃動力裝置(31)連接的清掃輥(35),還包括設置在清掃輥(35)底端至垃圾清掃裝置出口(311)之間的垃圾傳輸板(36); 所述的垃圾傳輸裝置(7)包括傳輸箱體(71),傳輸箱體(71)內(nèi)設置有上輥(710)、下輥(77),上輥(710)和下輥(77)之間設置有傳動帶(79),傳動帶(79)上設置有多個刮板(78),上輥(710)和下輥(77)中的至少一個與垃圾傳輸動力裝置(73)連接; 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出口(311)與垃圾傳輸裝置入口(76)連接,垃圾傳輸裝置出口(72)與垃圾裝機箱(4)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垃圾傳輸板(36)末端下方與 垃圾清掃裝置出口(311)之間設置有與清掃動力裝置(31)連接的絞輪刷(37)。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垃圾清掃裝置(3)—端通過軸連接在車體(I)上,另一端通過清掃輥升降裝置(38 )連接在車體(I)上。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垃圾傳輸裝置(7)設置在車頭與垃圾清掃裝置(3 )之間。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車體(I)上設置有水箱(6),車頭下方設置有若干個與水箱(6)連接的噴淋裝置(60)。
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傳動帶(79)與刮板(78)之間的夾角為30°至90°。
7.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在垃圾傳輸裝置入口(76)的對側的傳輸箱體(71)下端設置有與刮板(78)匹配的過渡圓角(715)。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垃圾裝機箱(4)與車體(I)之間設置有裝機箱升降裝置(5 )。
9.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車體(I)的前方設置有兩個清掃刷(2)。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特征在于清掃刷(2)上設置有清掃刷升降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電動全自動清掃車,其清掃保潔效果好,動力消耗小,結構簡單,易于維護。其包括車體,車體上設置有垃圾裝機箱,車體下方設置有垃圾清掃裝置,垃圾清掃裝置與垃圾裝機箱之間設置有垃圾傳輸裝置;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包括與清掃動力裝置連接的清掃輥,還包括設置在清掃輥底端至垃圾清掃裝置出口之間的垃圾傳輸板;所述的垃圾傳輸裝置包括傳輸箱體,傳輸箱體內(nèi)設置有上輥、下輥,上輥和下輥之間設置有傳動帶,傳動帶上設置有多個刮板,上輥和下輥中的至少一個與垃圾傳輸動力裝置連接;所述的垃圾清掃裝置出口與垃圾傳輸裝置入口連接,垃圾傳輸裝置出口與垃圾裝機箱連接。
文檔編號E01H1/04GK102797232SQ20121031828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日
發(fā)明者張胡記, 夏先鋒, 胡志恒, 余文進 申請人:安徽省欣雨環(huán)衛(wèi)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