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掃地車的自動翻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掃地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掃地車的自動翻斗裝置。
技術背景:掃地車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從單一的純掃式發展到目前的多種型式,產品性能和產品質量迅速提高,但目前我國掃地車的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產品的可靠性方面。為盡快提高我國掃路車的水平,縮小與先進國家掃路車水平的差距,滿足我國環衛部門對路面清掃作業的要求,掃路車生產企業應選擇一個合適的掃路車研究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再滿足于單純意義上的吸塵車,將從多功能、環保、經濟等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市場呼喚能滿足各種需求的吸塵車。這種全新的車型可一次完成地面清掃、馬路道牙邊清掃、馬路道牙清洗及清掃后對地面的灑水等工作,適用于各種氣候和不同干燥路面的清掃作業,更適合 于廣場、公路、住宅小區、停車場、碼頭、機場、車站、水泥廠、電廠等場所的清潔除塵。現有的掃地車在清潔除塵完后倒出掃地車內的垃圾時就比較麻煩,有時因垃圾過多翻斗不能承受,影響翻斗的使用壽命,且現有的翻斗在倒垃圾時其穩定性差,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掃地車的自動翻斗裝置,它能提高工作效率,穩定性高,速度快,使用方便,且使用壽命長。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機架
1、垃圾斗2、支撐架3、液壓站4、油缸一 5、齒條6、齒輪7、軸承架8、油缸二 9,機架I上安裝有液壓站4,機架I的上側安裝有軸承架8,支撐架3安裝在軸承架8,油缸二 9的缸筒安裝在機架I上,油缸二 9的活塞桿與支撐架3的下側連接,支撐架3的上端安裝有垃圾斗2,垃圾斗2的一端安裝有齒輪7,油缸一 5安裝在支撐架3的上端,油缸一 5的活塞桿與齒條6連接,齒條6與齒輪7嚙合,油缸一 5、油缸二 9的進油口與回油口均通過油管與液壓站4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液壓站4控制油缸二 9伸縮,同時油缸二 9帶動支撐架3抬高與抬低,通過油缸一 5上的齒條6帶動齒輪7旋轉,齒輪7帶動垃圾斗2旋轉,能將垃圾斗2內的垃圾倒出,其穩定性高,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機架1、垃圾斗2、支撐架3、液壓站4、油缸一 5、齒條6、齒輪7、軸承架8、油缸二 9,機架I上安裝有液壓站4,機架I的上側安裝有軸承架8,支撐架3安裝在軸承架8,油缸二 9的缸筒安裝在機架I上,油缸二 9的活塞桿與支撐架3的下側連接,支撐架3的上端安裝有垃圾斗2,垃圾斗2的一端安裝有齒輪7,油缸一 5安裝在支撐架3的上端,油缸一 5的活塞桿與齒條6連接,齒條6與齒輪7嚙合,油缸一 5、油缸二 9的進油口與回油口均通過油管與液壓站4連接。本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液壓站4控制油缸二 9伸縮,同時油缸二 9帶動支撐架3抬高與抬低,通過油缸一 5上的齒條6帶動齒輪7旋轉,齒輪7帶動垃圾斗2旋轉,將垃圾斗2內的垃圾倒出,其穩定性高,速度 快,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掃地車的自動翻斗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機架(I)、垃圾斗(2)、支撐架(3)、液壓站(4)、油缸一(5)、齒條(6)、齒輪(7)、軸承架(8)、油缸二(9),機架(I)上安裝有液壓站(4),機架(I)的上側安裝有軸承架(8),支撐架(3)安裝在軸承架(8),油缸二(9)的缸筒安裝在機架(I)上,油缸二(9)的活塞桿與支撐架(3)的下側連接,支撐架(3)的上端安裝有垃圾斗(2),垃圾斗(2)的一端安裝有齒輪(7),油缸一(5)安裝在支撐架(3)的上端,油缸一(5)的活塞桿與齒條(6)連接,齒條(6)與齒輪(7)嚙合,油缸一(5)、油缸二(9)的進油口與回油口均通過油管 與液壓站(4)連接。
專利摘要掃地車的自動翻斗裝置,它涉及掃地車技術領域,它的機架(1)上安裝有液壓站(4),機架(1)的上側安裝有軸承架(8),支撐架(3)安裝在軸承架(8),油缸二(9)的缸筒安裝在機架(1)上,油缸二(9)的活塞桿與支撐架(3)的下側連接,支撐架(3)的上端安裝有垃圾斗(2),垃圾斗(2)的一端安裝有齒輪(7),油缸一(5)安裝在支撐架(3)的上端,油缸一(5)的活塞桿與齒條(6)連接,齒條(6)與齒輪(7)嚙合,油缸一(5)、油缸二(9)的進油口與回油口均通過油管與液壓站(4)連接。它能提高工作效率,穩定性高,速度快,使用方便,且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E01H1/04GK203113252SQ20132000847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9日
發明者王 華, 何婷, 楊十宏, 儲寶龍, 王錦山, 張鐵根 申請人:江蘇亙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