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陰雨潮濕及嚴寒條件下瀝青面層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浙青面層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冬季低溫,空氣濕度大,雨量充沛,積冰積雪及潮濕地區,陰雨潮濕及嚴寒條件下,無法在路面上鋪筑浙青,主要原因如下
①外界溫度低于《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要求的10°C,浙青混合料溫度散失快,難壓實成型;
②工作面長時間潮濕,無條件進行浙青面層施工;
③乳化浙青粘層無法及時有效破乳,影響層間結合質量。目前,針對陰雨潮濕及嚴寒條件的浙青路面施工沒有一套全面的施工方法,通常都是避開陰雨時節再進行施工,工期得不到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在陰雨潮濕及嚴寒條件下無法進行浙青面層施工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在嚴寒陰雨條件下的浙青面層施工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面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浙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浙青混合料,并運輸至施工現場;步驟三,對路面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浙青混合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在步驟一中,使用SMA混合料,各種粒徑的石料在總固體料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10 15臟的碎石占30 34%, 5 10mm的碎石占34 40%, 3 5臟的碎石占3 5%,O 3mm的碎石占16 18%,礦粉占9 11%。在步驟二中,先將加熱后的石料放入拌缸攪拌后,再將溫拌劑作為外加劑與SBS改性浙青按質量比5:95的比例同步噴入拌缸,拌合完成后溫拌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為5. 5 6. 5%。在步驟三中,采用加熱機對路面做烘干加熱處理,路面光滑未進行拉毛或拉毛效果差的縱坡較大的路面,采用銑刨機拉毛表面水泥混凝土,對于結構物邊角加熱機處理不到位的,采用小型加熱機進行烘干。在步驟四中,初壓采用2臺14噸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后振全幅碾壓一遍,復壓采用2臺21噸以上膠輪壓路機各半幅碾壓3 5遍(SMA路面采用鋼輪),終壓采用兩臺11噸以上鋼輪壓路機光面,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C。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I、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用可行的潮濕及冰雪工作面的干燥方法,利用在浙青路面再生施工時用到的加熱機來將路面加熱及干燥,解決了在冬季低溫及潮濕環境下無法進行浙青面層施工的問題。2、使用溫拌浙青混合料可適應比熱拌浙青混合料低10°C的外界溫度條件,在多數地區,浙青面層的施工季節得以延長。3、選用SBS改性浙青作為溫拌浙青混合料的原料,SBS浙青具有很好的抗低溫能力,粘結能力特別強,層間結合質量好,并且鋪筑后的浙青路面的水穩定性好,路面抗拉能力強。4、第一次振動碾壓可以使顆粒在較松狀態下通過碾壓頻率的共振而獲得自由移動,達到最佳排列狀態,同時將混合料表面及時封閉,防止潮汐的冷空氣侵入;第二次使用膠輪碾壓,膠輪表面的變形特點,能使混合料的高低處都可受到一定的壓力,對混合料有很好的揉搓作用,并且對于改性浙青來說膠輪碾壓對壓實度提高效果更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I :以SMA-13浙青路面為例
步驟一,采用JTG F40馬歇爾方法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針對多雨潮濕地區、行駛重載交通的高速公路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浙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各種粒徑的石料在總固體料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10 15mm的碎石占30%, 5 IOmm的碎石占37%, 3 5mm的碎石占4%, O 3mm的碎石占17%,礦粉占10%。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浙青混合料,先將加熱后的石料放入拌缸攪拌后,再將溫拌劑作為外加劑與SBS改性浙青按質量比5 95的比例同步噴入拌缸,溫拌劑在浙青開始噴灑后延時3秒開始噴入,噴入時間控制在6 8秒以內,且必需保證在浙青噴灑結束之前完成溫拌濃縮液的噴灑。浙青加熱、集料加熱及混合料出廠溫度可維持或略低于熱拌浙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拌合完成后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為6%,將浙青混合料運輸至施工現場,運輸采用車箱兩側有保溫隔熱裝置的運輸車,車頂采用雙層棉被覆蓋保溫。步驟三,采用HM4500型加熱機(HM4500型加熱機原本用于浙青再生前將浙青加熱)對作業面進行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路面光滑未進行拉毛或拉毛效果差的縱坡較大的路面,采用銑刨機拉毛表面水泥混凝土,對于結構物邊角加熱機處理不到位的,采用小型加熱機進行烘干。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浙青混合料,攤鋪采用I臺DT1400攤鋪機半幅全寬一次性鋪筑,攤鋪速度控制在2. (Γ2. 5m/min范圍,做到均勻、不間斷地進行,供料要確保不斷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初壓采用2臺14噸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后振全幅碾壓一遍,復壓采用2臺21噸以上膠輪壓路機各半幅碾壓3 5遍(SMA路面采用鋼輪),終壓采用兩臺11噸以上鋼輪壓路機光面,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C。實施例2 以SMA-13浙青路面為例
步驟一,采用JTG F40馬歇爾方法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針對多雨潮濕地區、行駛重載交通的高速公路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浙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各種粒徑的石料在總固體料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10 15mm的碎石占30%, 5 IOmm的碎石占40%, 3 5mm的碎石占5%, O 3mm的碎石占16%,礦粉占9% ο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浙青混合料,先將加熱后的石料放入拌缸攪拌后,再將溫拌劑作為外加劑與SBS改性浙青按質量比5 95的比例同步噴入拌缸,溫拌劑在浙青開始噴灑后延時3秒開始噴入,噴入時間控制在6 8秒以內,且必需保證在浙青噴灑結束之前完成溫拌濃縮液的噴灑。浙青加熱、集料加熱及混合料出廠溫度可維持或略低于熱拌浙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拌合完成后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為5. 5%,將浙青混合料運輸至施工現場,運輸采用車箱兩側有保溫隔熱裝置的運輸車,車頂采用雙層棉被覆蓋保溫。步驟三,采用HM4500型加熱機(HM4500型加熱機原本用于浙青再生前將浙青加熱)對作業面進行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路面光滑未進行拉毛或拉毛效果差的縱坡較大的路面,采用銑刨機拉毛表面水泥混凝土,對于結構物邊角加熱機處理不到位的,采用小型加熱機進行烘干。 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浙青混合料,攤鋪采用I臺DT1400攤鋪機半幅全寬一次性鋪筑,攤鋪速度控制在2. (Γ2. 5m/min范圍,做到均勻、不間斷地進行,供料要確保不斷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初壓采用2臺14噸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后振全幅碾壓一遍,復壓采用2臺21噸以上膠輪壓路機各半幅碾壓3 5遍(SMA路面采用鋼輪),終壓采用兩臺11噸以上鋼輪壓路機光面,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C。實施例3 以SMA-13浙青路面為例
步驟一,采用JTG F40馬歇爾方法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針對多雨潮濕地區、行駛重載交通的高速公路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浙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各種粒徑的石料在總固體料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10 15mm的碎石占34%, 5 IOmm的碎石占34%, 3 5mm的碎石占3%, O 3mm的碎石占18%,礦粉占11%。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浙青混合料,先將加熱后的石料放入拌缸攪拌后,再將溫拌劑作為外加劑與SBS改性浙青按質量比5 95的比例同步噴入拌缸,溫拌劑在浙青開始噴灑后延時3秒開始噴入,噴入時間控制在6 8秒以內,且必需保證在浙青噴灑結束之前完成溫拌濃縮液的噴灑。浙青加熱、集料加熱及混合料出廠溫度可維持或略低于熱拌浙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拌合完成后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為6. 5%,將浙青混合料運輸至施工現場,運輸采用車箱兩側有保溫隔熱裝置的運輸車,車頂采用雙層棉被覆蓋保溫。步驟三,采用HM4500型加熱機(HM4500型加熱機原本用于浙青再生前將浙青加熱)對作業面進行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路面光滑未進行拉毛或拉毛效果差的縱坡較大的路面,采用銑刨機拉毛表面水泥混凝土,對于結構物邊角加熱機處理不到位的,采用小型加熱機進行烘干。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浙青混合料,攤鋪采用I臺DT1400攤鋪機半幅全寬一次性鋪筑,攤鋪速度控制在2. (Γ2. 5m/min范圍,做到均勻、不間斷地進行,供料要確保不斷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初壓采用2臺14噸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后振全幅碾壓一遍,復壓采用2臺21噸以上膠輪壓路機各半幅碾壓3 5遍(SMA路面采用鋼輪),終壓采用兩臺11噸以上鋼輪壓路機光面,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C。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面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設計溫拌浙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浙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浙青混合料,并運輸至施工現場;步驟三,對路面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浙青混合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各種粒徑的石料在總固體料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10 15mm的碎石占30 34%,5 10mm的碎石占34 40%, 3 5_的碎石占3 5%, O 3_的碎石占16 18%,礦粉占9 11%。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二中,先將加熱后的石料放入拌缸攪拌后,再將溫拌劑作為外加劑與SBS改性浙青按質量比5 95的比例同步噴入拌缸,拌合完成后溫拌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為5. 5 6. 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三中,采用加熱機對路面做烘干加熱處理,路面光滑未進行拉毛或拉毛效果差的縱坡較大的路面,采用銑刨機拉毛表面水泥混凝土,對于結構物邊角加熱機處理不到位的,采用小型加熱機進行烘干。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溫潮濕環境下的浙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四中,初壓采用2臺14噸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后振全幅碾壓一遍,復壓采用2臺21噸以上膠輪壓路機各半幅碾壓3 5遍,終壓采用兩臺11噸以上鋼輪壓路機光面,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溫潮濕環境下的瀝青面層施工方法步驟一,設計溫拌瀝青混合料及準備原料,采用粗型的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并配合成平坦的S型的級配曲線;步驟二,在拌缸中拌合生產溫拌瀝青混合料,并運輸至施工現場;步驟三,對路面烘干加熱處理,保證作業面干燥,步驟四,持續均勻的鋪筑溫拌瀝青混合料;步驟五,分初壓、復壓、終壓三次碾壓路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用可行的潮濕及冰雪工作面的干燥方法,利用在瀝青路面再生施工時用到的加熱機來將路面加熱及干燥,解決了在冬季低溫及潮濕環境下無法進行瀝青面層施工的問題。
文檔編號E01C7/18GK102839582SQ20121034924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黎春江, 李林, 胡英海 申請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五局集團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