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絞線穿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穿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預應力鋼絞線的穿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橋梁預應力穿束工藝基本采用卷揚機整束直穿或穿束機單根直穿工藝,但卷揚機整束直穿或穿束機單根穿束時易受施工場地限制。特別是近年來橋梁發展跨度逐漸增大,預應力鋼絞線的使用數量大幅增加,進行長束鋼絞線穿束的施工難度相當大,僅僅采用人工、卷揚機或穿束機并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穿束工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了傳統機械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全方便 的預應力穿束工藝。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絞線穿束裝置,包括卷揚機、預埋件I和預埋件II,預埋件I和預埋件II上分別設置有固定滑輪組I和固定滑輪組II,所述預埋件II設置于待穿鋼絞線的錨口上方,預埋件I設置于梁體頂面,卷揚機鋼絲繩依次通過固定滑輪組I、固定滑輪組II與待穿鋼絞線連接。所述卷揚機的牽引力為5 10噸。所述卷揚機的鋼絲繩長度為2倍于鋼絞線的長度。所述固定滑輪組I、固定滑輪組II的承重力均為12噸。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待穿鋼絞線的錨口上方及梁體頂面固定滑輪組,采用梁體預埋件固定,可改變鋼絞線穿束牽引力的受力方向,解決了地域限制問題,適用于場地受限的大跨度連續梁的預應力筋穿束施工,安全、實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克服由于梁體高度過大,而不利于施工的條件限制,節約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卷揚機、2預埋件1、3預埋件11、4固定滑輪組1、5固定滑輪組11、6鋼絲繩、7待穿鋼絞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描述。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絞線穿束裝置,包括卷揚機I、預埋件I和預埋件II,預埋件I和預埋件II上分別設置有固定滑輪組I和固定滑輪組II。所述預埋件II設置于待穿鋼絞線的錨口上方,預埋件I設置于梁體頂面,卷揚機I的鋼絲繩依次通過固定滑輪組I、固定滑輪組II與待穿鋼絞線連接,可改變鋼絞線穿束牽引力的受力方向,解決地域限制問題。所述卷揚機I的牽引力大于5噸,優選為5 10噸。所述卷揚機I的鋼絲繩配備長度不小于I. 5倍鋼絞線長度,優選為2倍于鋼絞線的長度。所述固定滑輪組I和固定滑輪組II的承重力不小于10噸,優選為12噸。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固定滑輪組的位置確定依據通過兩個滑輪組的鋼絲繩所形成的兩個角α、β,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任意調整,但為安全起見,同一平面內鋼絲繩不得交叉。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場地受限的大跨度連續梁的預應力筋穿束施工,安全、實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克服由于梁體高度過大,而不利于施工的條件限制,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案,只是舉例說明,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等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絞線穿束裝置,包括卷揚機(I)和滑輪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預埋件I (2)和預埋件II (3),預埋件I (2)和預埋件II (3)上分別設置有固定滑輪組I (4)和固定滑輪組II (5),所述預埋件II (3)設置于待穿鋼絞線(7)的錨口上方,預埋件I (2)設置于梁體頂面,卷揚機(I)的鋼絲繩(6)依次通過固定滑輪組I (4)、固定滑輪組II (5)與待穿鋼絞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絞線穿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揚機(I)的牽引力為5 10噸。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絞線穿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揚機(I)的鋼絲繩(6)長度2倍于待穿鋼絞線(7)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絞線穿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輪組I(4)和固定滑輪組11(5)的承重力均為12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絞線穿束裝置,包括卷揚機、預埋件I和預埋件II,預埋件I和預埋件II上分別設置有固定滑輪組I和固定滑輪組II,所述預埋件II設置于待穿鋼絞線的錨口上方,預埋件I設置于梁體頂面,卷揚機鋼絲繩依次通過固定滑輪組I、固定滑輪組II與待穿鋼絞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待穿鋼絞線的錨口上方及梁體頂面固定滑輪組,采用梁體預埋件固定,可改變鋼絞線穿束牽引力的受力方向,解決了地域限制問題,適用于場地受限的大跨度連續梁的預應力筋穿束施工,安全、實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克服由于梁體高度過大,而不利于施工的條件限制,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543809SQ20122019916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于建利, 文璐, 趙開典, 黃龍聚 申請人:中鐵十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