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屬于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領域,包括包圍兩墩柱的側模,以及設于側模底部,兩墩柱之間的底模,所述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由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兩部分拼接固定組成,且兩者的拼接線為一斜線,所述中間段模板呈上寬下窄形狀,其上邊和下邊均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減少墩柱施工產生的誤差對系梁模板施工的影響,提高混凝土外觀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領域,尤其涉及墩柱系梁混凝土澆筑模板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I)傳統墩柱系梁混凝土澆筑施工模板:
[0003]系梁是在橋梁下部結構墩柱中將兩個單肢墩柱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的結構物。單肢墩柱施工至一定高度后,系梁與墩柱同步澆筑混凝土或是單肢墩柱直接施工至設計標高后再單獨澆筑系梁混凝土。常規施工時,系梁混凝土澆筑采用空中牛腿或是直接落地支撐,然后安裝系梁底模,綁扎鋼筋,安裝側模,澆筑系梁混凝土。一般系梁側面模板與墩柱模板設計成整體或是單獨設計系梁側面模板,且往往都為矩形。
[0004]2)傳統施工工藝的局限性:
[0005]一般使用的系梁混凝土澆筑用矩形側面模板,由于受到墩柱模板制造偏差及定位偏差影響,墩柱施工至一定高度兩肢墩柱之間的距離有誤差,造成墩柱系梁的平面尺寸(特別是兩墩柱之間的距離)產生變化,按設計圖紙加工系梁模板會導致模板不能安裝或是安裝模板后接縫太大,造成混凝土外觀質量差或是模板需要切割后重新組裝。特別是在長方體或是正方體系梁施工時,往往系梁施工滯后,混凝土外觀質量不好,接縫較多、錯臺較大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減少墩柱施工產生的誤差對系梁模板施工的影響,提高混凝土外觀質量。
[0007]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包括包圍兩墩柱的側模,以及設于側模底部,兩墩柱之間的底模,所述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由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兩部分拼接固定組成,且兩者的拼接線為一斜線,所述中間段模板呈上寬下窄形狀,其上邊和下邊均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
[0009]作為選擇,所述中間段模板為倒梯形或鍥形。
[0010]作為進一步選擇,所述中間段模板為等腰梯形。
[0011]作為選擇,還包括連接墩柱和底模的過渡板。
[0012]上述方案中,過渡板用以連接墩柱和底模。
[0013]作為選擇,所述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朝兩墩柱之間凹陷,所述側模橫斷面整體呈啞鈴形。
[0014]作為另一選擇,所述側模橫斷面整體呈矩形。
[0015]前述本實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護的方案:如本實用新型,各選擇即可和其他選擇任意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后根據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0016]工作過程為: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設計成拼接式的,且系梁側面模板中間段模板設計成上寬下窄(如倒梯形或是楔形),且高度方向上下比系梁高度高,這樣當墩柱施工至一定高度后,安裝底模,綁扎鋼筋,安裝系梁段其他模板,最后將中間段模板插入,此時中間段模板會根據兩肢墩身之間的距離自適應地調整楔形模板插入的位置,即將中間段模板的豎直方向位移轉化為其水平方向位移,匹配兩墩柱之間的距離,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自然緊密結合,保證系梁模板的接縫。
[0017]系梁側模在整體設計時,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之間設計為拼接式,且兩者的拼接線為一斜線,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緊密貼合,形成整體,保證中間段模板隨著墩柱距離變化插入后,與其他模板嚴絲合縫。這樣既減少了現在由于墩柱距離變化模板不能安裝或是接縫太大的影響,也提高了模板安裝效率,且施工完成后墩柱系梁混凝土外觀質量好。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方案,克服了傳統由于墩柱施工造成系梁混凝土模板無法安裝或者安裝后接縫太大的缺點。使用此楔形模板,現場安裝不受墩柱施工偏差影響,安裝速度快,施工完成后系梁混凝土外觀質量好。尤其是在墩柱系梁側面為直面的混凝土系梁施工中,可大大提高功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半配模半實體立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半配模半實體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半配模半實體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3]其中I為墩柱、2為側模、3為底模、4為過渡板、21為前后模板、22為左右模板、23為中間段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列非限制性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實施例1:
[0026]參考圖1至3所示,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包括包圍兩墩柱I的側模2,以及設于側模2底部,兩墩柱I之間的底模3,還包括連接墩柱I和底模3的過渡板4。側模2位于兩墩柱I之間的部分朝兩墩柱I之間凹陷,側模2橫斷面整體呈啞鈴型。側模2位于兩墩柱I之間的部分由中間段模板23和側模其他部分兩部分拼接固定組成,且兩者的拼接線為一斜線,中間段模板23呈上寬下窄形狀,其上邊和下邊均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如圖所示,側模2由兩塊左右模板22和四塊前后模板21以及中間段模板23組成,中間段模板23上邊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L,下邊均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N。中間段模板23為倒梯形或鍥形,優選等腰梯形。
[0027]安裝方法:墩柱I混凝土面施工至距系梁底面一定距離時,安裝系梁底模3、然后分別安裝兩塊左右模板22和四塊前后模板21,最后將等腰梯形的中間段模板23插入,中間段模板23即可根據兩肢墩柱I的距離自適應調整其位置。
[0028]實施例2:
[0029]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側模橫斷面整體呈矩形,如圖4所示。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圍兩墩柱的側模,以及設于側模底部,兩墩柱之間的底模,所述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由中間段模板和側模其他部分兩部分拼接固定組成,且兩者的拼接線為一斜線,所述中間段模板呈上寬下窄形狀,其上邊和下邊均高出與其拼接的側模其他部分高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段模板為倒梯形或鍥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段模板為等腰梯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墩柱和底模的過渡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位于兩墩柱之間的部分朝兩墩柱之間凹陷,所述側模橫斷面整體呈啞鈴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墩柱系梁混凝土施工的自適應系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橫斷面整體呈矩形。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4151684SQ201420495330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孫立軍, 黨彥鋒, 王德懷, 尚龍, 張國浩, 陳沿松, 姚亞, 張衡志, 朱如俊, 殷緒敏 申請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