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剪力鉸裝置,具體是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剪力鉸裝置是相鄰兩懸臂互相聯系的構造部分,剪力鉸裝置在地鐵減振的相鄰浮置道床連接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有的剪力鉸裝置預埋在浮置道床的水泥基礎中,由于看不到剪力棒的使用狀況,剪力棒壞了后無法更換;有的剪力鉸裝置的剪力棒固定在浮置道床上表面,這種結構的缺點是:第一,剪力棒和浮置道床基礎容易因為受力不均勻而損壞剪力棒或基礎;第二,固定剪力鉸機構的螺栓采用垂向連接,隨著浮置道床的振動,螺栓容易松動而帶來較為嚴重的后果;第三,在剪力棒的安裝過程中,由于剪力棒和無縫鋼管的連接較為精密,剪力棒互換性不好。這些都為使用者和施工者帶來了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包括觀察窗、蓋板、箱體、鋼筋、固定板、剪力棒、連接螺栓和浮置板,所述箱體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浮置板包括第一浮置板和第二浮置板,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端均安裝有蓋板并采用沉頭螺栓固定鎖緊,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的蓋板上均設置有觀察窗,第一浮置板位于第一箱體的左端,第二浮置板位于第二箱體的右端,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均安裝有縱向和水平向的鋼筋,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內部均安裝有固定板,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內的固定板通過剪力棒相連,剪力棒位于中間位置,剪力棒、固定板和箱體均通過水平向的連接螺栓連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第一箱體底端設置有第一底板,第二箱體底端設置有第二底板。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鋼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均設置有通孔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固定板和剪力棒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箱體上部的蓋板設置有觀察窗,可以隨時觀察剪力棒的使用情況;固定板和剪力棒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不會因剪力棒的外徑誤差而產生互換性不好的情況;剪力棒安裝在該裝置中部,保證水泥基礎和本裝置的受力均勻;剪力棒、固定板和箱體的連接螺栓采用橫向連接,不存在因浮置道床的垂向振動產生松動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使用效果好;箱體的底板設置有通孔,保證箱體內部不積水;本裝置設有足夠的空間,采用可拆卸的蓋板,安裝、拆卸和更換剪力棒方便。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的主視圖。
[0012]圖2為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的左視圖。
[0013]其中:1-觀察窗,2-蓋板,3-沉頭螺栓,4-第一箱體,5-鋼筋,6_固定板,7_剪力棒,8-連接螺栓,9-第一浮置板,I O-第一底板,11-第二箱體,12-第二浮置板,13-第二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5]請參閱圖1-2,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包括觀察窗1、蓋板2、箱體、鋼筋5、固定板6、剪力棒7、連接螺栓8和浮置板,所述箱體包括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浮置板包括第一浮置板9和第二浮置板12,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上端均安裝有蓋板2并采用沉頭螺栓3固定鎖緊,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的蓋板2上均設置有觀察窗I,第一浮置板9位于第一箱體4的左端,第二浮置板12位于第二箱體11的右端,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上均安裝有縱向和水平向的鋼筋5,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內部均安裝有固定板6,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內的固定板6通過剪力棒7相連,剪力棒7位于中間位置,剪力棒7、固定板6和箱體均通過水平向的連接螺栓8連接。第一箱體4底端設置有第一底板10,第二箱體11底端設置有第二底板13。鋼筋5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上。第一底板10和第二底板13上均設置有通孔,可以保證第一箱體4和第二箱體11內部不積水。固定板6和剪力棒7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不會因剪力棒7的外徑誤差而產生互換性不好的情況。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第一箱體4、第一浮置板9和鋼筋5—起綁扎好,待鋼筋5籠吊裝到現場后,調整第二箱體11和第二浮置板12的水平位置,剪力棒7和固定板6通過連接螺栓8橫向固定,再安裝蓋板2,安裝完畢,剪力棒7也可以等到水泥基礎澆筑固定好之后再安裝;需要拆卸該裝置更換剪力棒7時,松開沉頭螺栓3,拆去蓋板2,松開連接螺栓8,移走固定板6即可完成對剪力棒7的更換。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箱體上部的蓋板2設置有觀察窗I,可以隨時觀察剪力棒7的使用情況;固定板6和剪力棒7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不會因剪力棒7的外徑誤差而產生互換性不好的情況;剪力棒7安裝在該裝置中部,保證水泥基礎和本裝置的受力均勻;剪力棒7、固定板6和箱體的連接螺栓8采用橫向連接,不存在因浮置道床的垂向振動產生松動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使用效果好;箱體的底板設置有通孔,保證箱體內部不積水;本裝置設有足夠的空間,采用可拆卸的蓋板2,安裝、拆卸和更換剪力棒7方便。
[0017]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窗、蓋板、箱體、鋼筋、固定板、剪力棒、連接螺栓和浮置板,所述箱體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浮置板包括第一浮置板和第二浮置板,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端均安裝有蓋板并采用沉頭螺栓固定鎖緊,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的蓋板上均設置有觀察窗,第一浮置板位于第一箱體的左端,第二浮置板位于第二箱體的右端,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均安裝有縱向和水平向的鋼筋,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內部均安裝有固定板,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內的固定板通過剪力棒相連,剪力棒位于中間位置,剪力棒、固定板和箱體均通過水平向的連接螺栓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體底端設置有第一底板,第二箱體底端設置有第二底板。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均設置有通孔。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剪力棒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鉸裝置,包括觀察窗、蓋板、箱體、鋼筋、固定板、剪力棒、連接螺栓和浮置板,所述箱體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箱體上部的蓋板設置有觀察窗,可以隨時觀察剪力棒的使用情況;固定板和剪力棒的接觸面均采用半圓弧開口,不會因剪力棒的外徑誤差而產生互換性不好的情況;剪力棒安裝在該裝置中部,保證水泥基礎和本裝置的受力均勻;剪力棒、固定板和箱體的連接螺栓采用橫向連接,不存在因浮置道床的垂向振動產生松動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使用效果好;箱體的底板設置有通孔,保證箱體內部不積水;本裝置設有足夠的空間,采用可拆卸的蓋板,安裝、拆卸和更換剪力棒方便。
【IPC分類】E01B1/00
【公開號】CN205382366
【申請號】CN201521118772
【發明人】潘保健, 劉鴻
【申請人】青島愛博瑞隔振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