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涵洞充氣芯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
[0003]【背景技術】:
[0004]目前廣泛使用的充氣芯模多適用于圓形截面的涵洞,修建拱形涵洞時往往依然需要剛性模具,該類模具組裝、運輸時占據空間較大,不利于安裝運輸和保存。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
[0007]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0008]—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其組成包括:2個側面支撐膠塊,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頂部安裝有拱頂氣囊,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底部分別安裝有2個支撐氣囊,所述的拱頂氣囊內表面安裝有帆布內襯,所述的支撐氣囊間安裝有橫向支撐膠塊,所述的橫向支撐膠塊內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內安裝有通壓管,所述的通壓管穿過所述的支撐氣囊,所述的通壓管兩端通過固定膠圈固定在所述的支撐氣囊內壁,所述的支撐氣囊底部外側安裝有2個底部支撐月父塊。
[0009]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截面為圓形,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末端具有輔助支撐墊,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前表面安裝分別有充氣閥門、放氣閥門、壓力表。
[0010]有益效果:
[0011]1.本實用新型采用充氣芯模式結構,在運輸、保存時放去氣囊內的氣體后占據尺寸較小,利于保存、運輸,在安裝時通過向氣囊內充入高壓氣體,即可快速達到施工要求,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2]本實用新型的拱形氣囊收到的來自頂部混凝土砂漿的縱向壓力通過接觸面部分轉化為橫向向外的應力,用于抵抗來自側壁的混凝土砂漿的壓力,同時在底部氣囊間設置有橫向支撐膠塊,可以有效保證整體結構在混凝土澆筑時的穩定。
[0013]本實用新型在兩個支撐氣囊間設置有通壓管,可以有效保持兩側支撐氣囊的內部壓力平衡,防止芯模整體產生傾斜,保證施工質量。
[0014]【附圖說明】
:
[0015]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其組成包括:2個側面支撐膠塊2,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頂部安裝有拱頂氣囊1,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底部分別安裝有2個支撐氣囊7,所述的拱頂氣囊內表面安裝有帆布內襯5,所述的支撐氣囊間安裝有橫向支撐膠塊3,所述的橫向支撐膠塊內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內安裝有通壓管4,所述的通壓管穿過所述的支撐氣囊,所述的通壓管兩端通過固定膠圈6固定在所述的支撐氣囊內壁,所述的支撐氣囊底部外側安裝有2個底部支撐膠塊8。
[0020]實施例2:
[0021]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其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截面為圓形,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末端具有輔助支撐墊,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前表面安裝分別有充氣閥門9、放氣閥門10、壓力表11。
[0022]實施例3:
[0023]根據實施例1或2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所述的充氣芯模在使用時首先通過所述的充氣閥門將壓縮空氣分別充入所述的拱頂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待所述的壓力表指示所述的壓縮空氣達到指定壓力時,將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設置在預定安裝位置,在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外表面涂抹脫模劑,即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
【主權項】
1.一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其組成包括:2個側面支撐膠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頂部安裝有拱頂氣囊,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底部分別安裝有2個支撐氣囊,所述的拱頂氣囊內表面安裝有帆布內襯,所述的支撐氣囊間安裝有橫向支撐膠塊,所述的橫向支撐膠塊內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內安裝有通壓管,所述的通壓管穿過所述的支撐氣囊,所述的通壓管兩端通過固定膠圈固定在所述的支撐氣囊內壁,所述的支撐氣囊底部外側安裝有2個底部支撐膠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涵洞充氣芯模,其特征是: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截面為圓形,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末端具有輔助支撐墊,所述的拱形氣囊、所述的支撐氣囊前表面安裝分別有充氣閥門、放氣閥門、壓力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拱形涵洞充氣芯模。目前廣泛使用的充氣芯模多適用于圓形截面的涵洞,修建拱形涵洞時往往依然需要剛性模具。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2個側面支撐膠塊(2),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頂部安裝有拱頂氣囊(1),所述的側面支撐膠塊底部分別安裝有2個支撐氣囊(7),所述的拱頂氣囊內表面安裝有帆布內襯(5),所述的支撐氣囊間安裝有橫向支撐膠塊(3),所述的橫向支撐膠塊內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內安裝有通壓管(4),所述的通壓管穿過所述的支撐氣囊,所述的通壓管兩端通過固定膠圈(6)固定在所述的支撐氣囊內壁,所述的支撐氣囊底部外側安裝有2個底部支撐膠塊(8)。本實用新型用于拱形涵洞充氣芯模。
【IPC分類】E01F5/00
【公開號】CN205382433
【申請號】CN201620141653
【發明人】關大力, 程銳
【申請人】關大力, 程銳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