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設備領域,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
背景技術:
路面上進行安裝路燈、綠化樹木修剪等公共作業或是交警在處理交通事故時,都需要在作業現場或事故現場用反光路錐設置警戒區域,并人工放置警示牌告知前往車輛減速慢行,避開警戒區域,但是如果遇到晚上或陰雨天時,光線不好,或者來車駕駛員疲勞駕駛、酒后駕駛,車速過快,即使有這些防范措施,還是不時發生沖撞事故現場,造成交通事故;
而減速帶是道路上常用的強制過往車輛進行減速的設施,車輛經過減速帶時有意或無意的都會減慢速度,而交通事故盡管發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均存在警示措施不到位以及車輛超速的問題,因此,減速帶可以明顯降低來車速度,從而配合其他的警示設施共同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但是,現有的減速帶要么是固定安裝于路面之上,要么是需要人工擺放的便攜式減速帶,不利于減速帶的靈便鋪設;
所以,利用現代科技的進步,如何將減速帶自動收納及攜帶于公共作業車輛上且自動簡便鋪設于路面之上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能夠自動簡便進行減速帶的鋪設、收納及攜帶。
為解決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于車輛上的基體,所述基體下端設有能沿其豎向上下移動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包括用于伸縮收放減速帶的伸縮卡爪。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包括底座,其上設有用于容納液壓油的第一空腔,其上部還設有貫穿且用于連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空腔內設有能沿其上下移動且下端與所述夾持組件連接的上下移動件。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動件上設有用于容納液壓油的第二空腔,其下部還設有貫穿且用于連通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管道;所述夾持組件還包括伸縮基座,所述伸縮基座上端設有用于配合連接上下移動件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的下表面與所述上下移動件下端的下表面之間設有用于液壓油流動的流動空間,所述伸縮基座至少在朝向減速帶在水平面上長度較短的一側設有側凹槽,所述側凹槽與所述上凹槽貫通且用于供所述伸縮卡爪在液壓驅動下沿其滑動伸縮,所述伸縮卡爪與所述側凹槽之間還設有用于伸縮復位所述伸縮卡爪的彈性元件。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凹槽為兩個,且對稱設置于所述伸縮基座的兩側。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帶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尺寸遠大于所述伸縮基座。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帶下端設有凸起,所述凸起高度高于所述伸縮基座高度。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大凸起和小凸起,所述小凸起和所述大凸起均勻交替設置于所述通孔四周,且所述小凸起遠離所述通孔內邊緣,用于讓位所述伸縮卡爪從所述伸縮基座伸出而抓取所述減速帶。
如上所述的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帶為多個,且沿所述基體的豎向方向堆疊。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伸縮卡爪配合基體作動,實現了將減速帶自動收納及攜帶于公共作業車輛上且自動簡便鋪地設于路面之上,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減速帶的適用性、靈便性;
2、本實用新型通過鋪設多個減速帶而形成多級減速警示防護措施,有利于重復提醒來車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減速,同時也對車輛進行多次減速,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從而可以大大的降低企業經濟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安裝于公共作業車輛上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攜帶有減速帶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攜帶有減速帶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的分解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的正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減速帶的立體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伸縮基座的立體圖。
圖9是圖6的剖面圖C-C。
【具體實施方式】
減速帶自動收放裝置,包括安裝于車輛上的基體1,所述基體1下端設有能沿其豎向上下移動的夾持組件2,所述夾持組件2包括用于伸縮收放減速帶3的伸縮卡爪23。
具體地,所述基體1包括底座11,其上設有用于容納液壓油的第一空腔111,其上部還設有貫穿且用于連通所述第一空腔111的第一管道112;所述第一空腔111內設有能沿其上下移動且下端與所述夾持組件2連接的上下移動件12。
進一步地,所述上下移動件12上設有用于容納液壓油的第二空腔121,其下部還設有貫穿且用于連通所述第二空腔121的第二管道122;所述夾持組件2還包括伸縮基座21,所述伸縮基座21上端設有用于配合連接上下移動件12的上凹槽211,所述上凹槽211的下表面與所述上下移動件12下端的下表面之間設有用于液壓油流動的流動空間24,所述伸縮基座21至少在朝向減速帶3在水平面上長度較短的一側設有側凹槽212,所述側凹槽212與所述上凹槽211貫通且用于供所述伸縮卡爪23在液壓驅動下沿其滑動伸縮,所述伸縮卡爪23與所述側凹槽212之間還設有用于伸縮復位所述伸縮卡爪23的彈性元件22。
更進一步地,所述側凹槽212為兩個,且對稱設置于所述伸縮基座21的兩側。其優點在于兩個所述側凹槽212內分別可設有所述伸縮卡爪23及所述彈性元件22,成對配合使用可以大大增強對減速帶的收放作用。
更進一步地,所述減速帶3上設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尺寸遠大于所述伸縮基座21。其目的在于方便所述伸縮基座21伸入所述通孔31內。
更進一步地,所述減速帶3下端設有凸起32,所述凸起32高度高于所述伸縮基座21高度。其目的在于方便所述伸縮卡爪23能夠順利簡便地的伸出所述伸縮基座21并對所述減速帶3進行收納。
更進一步地,所述凸起32包括大凸起321和小凸起322,所述小凸起322和所述大凸起321均勻交替設置于所述通孔31四周,且所述小凸起322遠離所述通孔31內邊緣,用于讓位所述伸縮卡爪23從所述伸縮基座21伸出而抓取所述減速帶3。
更進一步地,所述減速帶3為多個,且沿所述基體1的豎向方向堆疊。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
放下減速帶時:
通過所述第一管道112向所述第一空腔111注入液壓油,迫使所述上下移動件12帶動所述夾持組件2整體沿著所述第一空腔111豎直向下移動,此時所述伸縮卡爪23的狀態為從所述伸縮基座21伸出并托住所述減速帶3,待所述伸縮基座21的下表面和所述大凸起321及小凸起322的下表面同時著地時,所述第二空腔121內部液壓油通過所述第二管道122釋放回流,隨之通過所述彈性元件22將所述伸縮卡爪23復位到所述側凹槽212內,進而解除對所述減速帶3的限制作用,從而放下第一塊減速帶;
剩余減速帶依上述動作重復操作,直至全部減速帶放完為止。
收納減速帶時:
與上述放下減速帶時的操作相反。
綜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即使其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變化,則仍落入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