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軌定距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軌距塊。
背景技術:
軌距塊,是用來調整火車鐵軌間距的一種零件。由于世界各國的鐵路直線軌距各不相同,有寬軌距、標準軌距、窄軌距之分;列車在跨國行駛時,無法在不同軌距的鐵路上自由切換,此時就需要使用軌距塊對鐵軌間距進行調節,以便列車能夠順暢通行。
鐵軌包括兩條平型設置的工字鋼,軌距塊抵觸于工字鋼靠近地面的一端。位于軌距塊背離工字鋼的一側設有用于頂緊軌距塊的頂緊塊。
目前,市場上的軌距塊大多設置為一整塊單獨的整體絕緣塊,這種軌距塊雖然能夠將鐵軌工字鋼頂緊,但由于列車運行時沖擊力巨大,這種軌距塊在受到剛性沖擊的情況下易發生明顯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軌距塊,其具有能夠減小剛性沖擊對軌距塊帶來的磨損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軌距塊,包括塊體,所述塊體包括用于抵觸工字鋼的抵觸面、用于抵觸頂緊塊的緩沖面,所述緩沖面上設有緩沖槽,所述緩沖槽內設有用于緩解剛性沖擊的緩震組件,所述緩震組件包括抵觸于緩沖槽內的若干彈簧、位于彈簧背離緩沖槽一端的彈性片。
如此設置,當軌距塊抵觸在鐵軌工字鋼和頂緊塊之間時,列車從鐵軌工字鋼上方駛過,對工字鋼施加壓力,此時工字鋼上所受的力傳遞至軌距塊上,對軌距塊進行擠壓,軌距塊面向頂緊塊一側的緩沖面上的彈簧受擠壓力發生形變,向限位槽內縮進,處于壓縮狀態,彈性片隨之發生形變,列車所攜帶的沖擊力在彈性片和彈簧的緩沖作用下,傳遞至頂緊塊上時大大減小,否則軌距塊在受到突然的沖擊力時,容易在突然受力的情況下向頂緊塊抵觸,使得頂緊塊和軌距塊、軌距塊和鐵軌工字鋼之間瞬間力巨大,易發生錯位的同時,還易使軌距塊發生形變后形狀精度發生明顯改變,從而使軌距塊無法對鐵軌工字鋼進行限位;緩震組件的設置能夠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減小剛性沖擊對軌距塊帶來的磨損,延長軌距塊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設置:所述彈簧線性陣列于緩沖槽內,所述彈性片覆蓋于整個限位槽上。
如此設置,在受到剛性沖擊時,彈簧由于數目多、且相鄰彈簧之間的間隔相等,故而每個彈簧上受到的力均等,不易使個別彈簧由于受力過大而復位困難,彈性片覆蓋于整個限位槽的設置也使得彈性片的受力面積大,緩沖效果明顯,使緩震組件的緩震效果處處相等,保證了緩震組件對軌距塊的保護作用。
進一步設置:所述彈簧與緩沖片之間的連接處設有保護墊片。
如此設置,由于彈簧的受力面積小,為了防止彈簧的端部突然受力后,對彈性片上的局部壓強過大而損壞彈性片,故而在緩沖片與彈簧墊片之間加設有保護墊片,以便彈簧在受力時,不會戳破彈性片使其受損,保證彈性片的緩沖效果。
進一步設置:所述抵觸面上設有緩沖墊片。
如此設置,由于抵觸面與鐵軌工字鋼的底端接觸,緩沖墊片能夠減緩抵觸面與鐵軌工字鋼之間產生的摩擦和沖擊力,防止塊體的抵觸面受到磨損后影響精度。
進一步設置:所述塊體面向地面的一側設有防滑墊片。
如此設置,防滑墊片能夠防止軌距塊在受到沖擊力時與其下方的部件發生相對滑動,保證塊體與鐵軌工字鋼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
作為優選,所述塊體的中段還設有凹陷于塊體表面的標記部。
如此設置,標記部能夠用來標識軌距塊的相關參數,便于在選用軌距塊時快速選取相應參數的軌距塊。
附圖說明
圖1是軌距塊、工字鋼、頂緊塊分布示意圖;
圖2是軌距塊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字鋼;2、頂緊塊;3、塊體;31、抵觸面;32、緩沖面;4、緩沖槽;5、緩震組件;51、彈簧;52、彈性片;53、保護墊片;6、緩沖墊片;7、防滑墊片;8、標記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軌距塊,如圖1所示,包括塊體3,由于鐵軌上還通設有軌道電路,故而為了防止電流通過工字鋼1傳導至列車上造成意外,塊體3采用絕緣材質制成;且該絕緣材質還需要能夠承受一定溫度,以便適應室外的低溫、雨水等天氣,以及承受列車行駛過時帶來的摩擦升溫。故而采用FR-4等級的環氧材料制成,該種材料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介電性能,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和耐潮性、以及機械加工性,適合室外工作環境。
如圖1和2所示,塊體3包括面向工字鋼1的抵觸面31和面向頂緊塊2的緩沖面32。
如圖2所示,抵觸面31上設有保護墊片53,保護墊片53設置為圓柱形,與塊體3一體設置;一體設置的結構能夠保證保護墊片53不易脫落的同時,還能便于加工,只需一次擠出或用注塑的方式即可一次成型,生產方便。
如圖2所示,緩沖面32上設有緩沖組件,緩沖組件包括位于緩沖槽4內的彈簧51,彈簧51的一端固定連接于緩沖槽4內。緩沖槽4設置為圓弧形的槽,為了保證連接強度,彈簧51靠近緩沖槽4的一端埋設于塊體3內。彈簧51背離緩沖槽4的一端上固定連接有保護墊片53,同樣的,彈簧51埋設于保護墊片53內;保護墊片53背離彈簧51的一側與彈性片52相連,保護墊片53與塊體3采用同種材質制成,彈性片52的彈性大于保護墊片53與塊體3的彈性,彈性片52的硬度小于保護墊片53與塊體3的硬度。
如圖2所示,緩沖組件中,彈簧51線性陣列于緩沖槽4內,每個彈簧51背離緩沖槽4的一端的保護墊片53相互獨立,設置為六邊形或圓形,以便覆蓋彈簧51的端面。彈性片52則覆蓋于整個緩沖槽4上,以便塊體3與頂緊塊2之間發生沖擊時,彈性片52能夠以最大承力面積承受沖擊力,彈簧51的線性陣列結構能夠使每個彈簧51上的受力相等。
如圖2所示,整個塊體3的中段部分設有標記部8,標記部8設置為向塊體3表面內部凹陷的矩形槽,便于在背離地面的一側標記有參數。
如圖2所示,塊體3面向地面的一側還設有防滑墊片7,防滑墊片7在塊體3面向地面的一側上在兩端對稱設置,以便能夠對塊體3施加均勻的力來限制其相對位置。
上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