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攔路器及其攔路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大型運輸車輛在路上的數量迅速擴增,在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漏洞。一些車輛存在著闖崗、逃費等不文明的現象,需要進行有效的管制來保證道路交通的安全。
現有的攔路器材為人工手動操作,整個操作流程不夠靈活,設置和回收的過程較為繁瑣,不便于全面的推廣應用和日常的使用,無法起到很好的管制作用。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攔路器,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攔路器材需要手動操作,不便于推廣應用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攔路器,包括攔路器支座,設置在攔路器支座上,具有若干釘刺的攔路器主體,其中,所述自動攔路器還包括:
設置于攔路器支座一側的驅動電機;
所述攔路器主體為具有預定長度的滾輥,所述滾輥的表面包括交錯設置的光面以及設置有釘刺的次面;
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一間隙性凸輪傳動機構與所述滾輥連接,驅動所述滾輥間隙性轉動。
所述的自動攔路器,其中,所述間歇性凸輪傳動機構為馬耳他十字機芯。
所述的自動攔路器,其中,所述釘刺與所述滾輥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自動攔路器,其中,所述攔路器支座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輥兩側的主動側支座和從動側支座;
所述主動側支座和從動側支座上設置有供螺栓固定的固定孔。
一種攔路設備,包括攔路桿和如上所述的自動攔路器,其中,所述攔路桿和自動攔路器由一個操作開關控制;所述升降桿下降時,所述自動攔路器刺面朝上以禁止車輛沖卡。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攔路器及其攔路設備,可以方便的在各個道路出口收費崗亭等地方配套使用,其應用驅動電機,能夠自動的在光面與刺面之間進行轉變(即放行與禁行)。整體操作方便、控制靈活,能夠有效的約束沖卡、逃費等不文明行為,保證了道路交通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自動攔路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攔路器及其攔路設備。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自動攔路器。其包括:攔路器支座10,設置在攔路器支座上,具有若干釘刺的攔路器主體20以及設置于攔路器支座一側的驅動電機30。
所述攔路器主體20為具有預定長度的滾輥。所述滾輥的表面包括交錯設置的光面21以及設置有釘刺的次面22。
所述驅動電機30通過一間隙性凸輪傳動機構40與所述滾輥連接,驅動所述滾輥間隙性轉動。
通過滾輥20間隙性轉動可以實現刺面與光面之間的交替變化。當朝上一面為刺面時,攔路器為禁行狀態。滾輥40轉動后,當光面朝上時,攔路器則為放行狀態。
如圖1所示,所述驅動電機30還可以通過變速齒輪組31帶動所述間隙性凸輪傳動機構40轉動。所述變速齒輪組具體可以依據實際使用情況予以設置,當然,所述變速齒輪組也可以整合在所述驅動電機中。
具體的,所述間歇性凸輪傳動機構為馬耳他十字機芯。當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適的間隙傳動機構實現滾輥20的間隙性轉動。
上述攔路器整體操作簡便,控制靈活,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
較佳的是,所述釘刺23與所述滾輥20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其具體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任何合適的可拆卸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在實際使用中,可以依據刺釘(例如破胎釘)的實際使用磨損情況來進行更換,整體維護操作方便。
具體的,所述攔路器支座10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輥兩側的主動側支座11和從動側支座12。所述主動側支座和從動側支座上設置有供螺栓固定的固定孔13。
所述攔路器的實際設置過程為:在收費站道口挖一道橫向溝道并用混凝土加固。在所述橫向溝道內并預埋地腳螺栓,待混凝土凝固后,通過所述固定孔,以固定螺栓的方式安裝固定所述攔路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攔路設備。其包括攔路桿和如上所述的自動攔路器。
所述攔路桿和自動攔路器由一個操作開關控制,實現攔路器與升降桿的聯動。
其具體聯動關系為:所述升降桿下降時,所述自動攔路器刺面朝上以禁止車輛沖卡。當升降桿抬起時,攔路器則轉變為光面朝上,放行車輛。
所述操作開關具體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操作開關,具有兩個不同狀態可供切換即可(分別與放行和禁行相對應)。
通過攔路器與升降桿的配合,可以很好的約束交通不文明現象,避免單純使用升降桿時,對大型車輛約束力不足的缺陷,能夠保證道路交通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本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而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