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路障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移動安全路障車。
背景技術:
刺網產品廣泛應用于軍事重地、監獄、看守所、政府機關、銀行、私人住宅、高速公路、鐵路護欄及邊境等地,作為道路阻礙物設置在邊界線上,以達到保護或保密的作用。
現有技術中,在邊界線上收納刺網產品均通過人工操作進行布置,作業效率低,刺網收納時間長,并且,刺網上帶有尖銳性金屬制刺頭,操作人員易受傷,收納過程需謹慎慢行,因此,采用人工收納方式的安全性低。另外,刺網收納后容易松散,下一次布置刺網時需進行整理工作,使刺網布置不易進行。
因此,現有的人工收納刺網方式的效率低、安全性低,且收納后的刺網容易松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移動安全路障車,以解決現有技術采用人工收納刺網路障導致效率、安全性低且收納后的刺網容易松散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用于收納刺網;所述車體的前端裝設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有柔性驅動鏈,所述驅動鏈的末端設置有拉鉤,所述拉鉤用于收緊刺網。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體的前端裝設有連接臺,所述驅動裝置裝設在所述連接臺上;所述連接臺的前端設置有拖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體中設置有用于支撐刺網的多個支撐滑道,所述滑道與所述車體的底面平行;所述滑道由所述車體的前端向后端延伸,所述滑道的前端與所述車體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滑道的后端為自由端,刺網由所述支撐滑道的后端滑入所述支撐滑道的前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道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所述滑道在同一圓周上均勻分布。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單個所述滑道由三個直線型金屬管和一個弧形金屬管連接構成,三個所述直線型金屬管的前端沿同一圓周方向排列,三個所述直線型金屬管的后端交合,所述弧形金屬管與所述直線型金屬管的后端連接;所述弧形金屬管上遠離所述直線型金屬管的一端向下彎曲。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體的側面上設置有開合門,且所述開合門可沿豎直方向打開或閉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體采用金屬材質制成,所述開合門采用布質材料制成;所述開合門的上端與所述車體連接,所述開合門的下端為自由端,自下端向上端卷起而打開所述開合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位于所述開合門下側的所述車體上設置有卡扣,所述開合門的下端上連接有與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帶,所述開合門閉合后,通過所述卡扣固定所述卡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體的底端上鉸接有四個定位桿,所述定位桿均勻分布在所述車體的四個底角上,每個所述定位桿上均設置有貫穿其厚度的旋轉把手;所述車體的底端上裝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孔。
當所述定位桿處于豎直狀態時,所述定位桿的末端與地面接觸,所述旋轉把手依次貫穿過所述定位桿及所述定位孔,將所述定位桿定位在豎直狀態;當所述定位桿處于水平狀態時,所述定位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車體的底端面平行,所述旋轉把手依次貫穿過所述定位桿及所述定位孔,將所述定位桿定位在水平狀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所述車體的上部區域裝設有警報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警報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專用于路障刺網的設置,使用前,先將刺網收納于其車體中,再使柔性驅動鏈末端的拉鉤鉤住被整齊的整體刺網上,人工啟動車體前端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驅動柔性驅動鏈,驅動鏈帶動拉鉤使刺網收緊。刺網收緊后,保持拉鉤與刺網的相對位置,直至下一次需要將刺網設置在邊界線上時,再將拉鉤取下;或者,待刺網收緊后,使拉鉤與刺網脫離,操作者使用綁帶對收緊后的刺網進行綁緊,直至下一次需要將刺網設置在邊界線上時,再將綁帶剪斷,釋放刺網。
現有技術在邊界線上收納刺網產品均通過人工操作進行布置,作業效率低,刺網收納時間長,并且,刺網上帶有尖銳性金屬制刺頭,操作人員易受傷,收納過程需謹慎慢行,因此,采用人工收納方式的安全性低。另外,刺網收納后容易松散,下一次布置刺網時需進行整理工作,使刺網布置不易進行。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巧妙利用柔性驅動鏈對刺網進行收納,柔性驅動鏈具有柔性,可隨意彎曲,且驅動鏈可為隨意長度,其具有很高的使用便捷性,將柔性驅動鏈拉伸至設定長度,將拉鉤鉤在刺網上,驅動裝置驅動拉鉤對刺網進行收納,直到刺網被完全收緊,該過程的效率高,且操作人員可不用碰觸刺網,保證收納過程中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另外,收緊刺網后,由于拉鉤一直對刺網持續收緊動作或者使用綁帶對刺網綁緊,直到下一次布置刺網開始,拉鉤或綁帶才脫離刺網,因此,刺網在下一次布置之前一直保持整齊狀態,不會交叉或互相鉤住,使下一次布置作業更易進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車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的定位桿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車體; 2-驅動裝置;
3-驅動鏈; 4-拉鉤;
5-連接臺; 6-拖鉤;
7-滑道; 8-開合門;
9-卡扣; 10-定位桿;
11-連接板; 12-旋轉把手;
13-警報裝置; 14-可動底座;
15-調節旋鈕; 71-直線型金屬管;
72-弧形金屬管; 111-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包括車體1,所述車體1用于收納刺網;所述車體1的前端裝設有驅動裝置2,所述驅動裝置2連接有柔性驅動鏈3,所述驅動鏈3的末端設置有拉鉤4,所述拉鉤4用于收緊刺網。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專用于路障刺網的設置,使用前,先將刺網收納于其車體中,再使柔性驅動鏈末端的拉鉤鉤住被整齊的整體刺網上,人工啟動車體前端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驅動柔性驅動鏈,驅動鏈帶動拉鉤使刺網收緊。刺網收緊后,保持拉鉤與刺網的相對位置,直至下一次需要將刺網設置在邊界線上時,再將拉鉤取下;或者,待刺網收緊后,使拉鉤與刺網脫離,操作者使用綁帶對收緊后的刺網進行綁緊,直至下一次需要將刺網設置在邊界線上時,再將綁帶剪斷,釋放刺網。
現有技術在邊界線上收納刺網產品均通過人工操作進行布置,作業效率低,刺網收納時間長,并且,刺網上帶有尖銳性金屬制刺頭,操作人員易受傷,收納過程需謹慎慢行,因此,采用人工收納方式的安全性低。另外,刺網收納后容易松散,下一次布置刺網時需進行整理工作,使刺網布置不易進行。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巧妙利用柔性驅動鏈對刺網進行收納,柔性驅動鏈具有柔性,可隨意彎曲,且驅動鏈可為隨意長度,其具有很高的使用便捷性,將柔性驅動鏈拉伸至設定長度,將拉鉤鉤在刺網上,驅動裝置驅動拉鉤對刺網進行收納,直到刺網被完全收緊,該過程的效率高,且操作人員可不用碰觸刺網,保證收納過程中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另外,收緊刺網后,由于拉鉤一直對刺網持續收緊動作或者使用綁帶對刺網綁緊,直到下一次布置刺網開始,拉鉤或綁帶才脫離刺網,因此,刺網在下一次布置之前一直保持整齊狀態,不會交叉或互相鉤住,使下一次布置作業更易進行。
請繼續參閱圖1,由于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專用于刺網的布置與收納,其使用頻率低,因此,基于成本的考慮,將該安全路障車設計為拖車,使用時,使用其他車輛對該安全路障車進行拖行,完成布置刺網或收納刺網的任務,該路障車上可不必設置發動機、方向盤、操控系統等等部件。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實現上述目的,在所述車體的前端裝設有連接臺5,所述連接臺5的前端設置有拖鉤6,使用時,通過該拖鉤6拖行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
進一步地,將所述驅動裝置2裝設在所述連接臺5上,如此,驅動裝置連接的柔性驅動鏈及拉鉤可直接放置于車體中,便于使用時的隨時拿取。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2,基于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為更便于刺網的收納,在所述車體1中設置有用于支撐刺網的多個支撐滑道7,所述滑道7與所述車體1的底面平行;所述滑道7由所述車體1的前端向后端延伸,所述滑道7的前端與所述車體1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滑道7的后端為自由端,刺網由所述支撐滑道7的后端滑入所述支撐滑道7的前端。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單層刺網的截面為環形,上述支撐滑道適用于具有環形的刺網,自支撐滑道的后端依次套設刺網,使刺網的環形依次向支撐滑道的前端移動,當刺網的軸向橫跨距離等于或小于柔性驅動鏈的長度上,將拉鉤鉤在刺網上,啟動驅動裝置進行收緊。
具體地,請繼續參閱圖2,所述滑道7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所述滑道7在同一圓周上均勻分布。并且,單個所述滑道7由三個直線型金屬管71和一個弧形金屬管72連接構成,三個直線型金屬管71的前端沿同一圓周方向排列,三個所述直線型金屬管71的后端交合,所述弧形金屬管72與所述直線型金屬管71的后端連接;所述弧形金屬管72上遠離所述直線型金屬管71的一端向下彎曲,收納刺網時,刺網由地面向車體上移動,即,刺網由較低的平面向較高的平面移動,使支撐滑道的后端向下彎曲,正好匹配于刺網的收納方向,使刺網由地面向車體上移動時保持整齊有序。
請繼續參閱圖1,將刺網整體收納于車體中后,刺網的軸線由車體的前端向后端延伸,為便于操作人員從側面觀察刺網的收納狀況,在所述車體1的側面上設置有開合門8,且所述開合門8可沿豎直方向打開或閉合,開啟開合門8,操作人員便可觀察刺網的收納狀況,可對收納中的刺網進行隨時的調整,待刺網收緊后,還可以通過該開合門對刺網進行綁緊。
進一步地,為便于使用,且基于對成本的考慮,所述車體1采用金屬材質制成,而所述開合門8采用布質材料制成;所述開合門8的上端與所述車體連接,所述開合門8的下端為自由端,自下端向上端卷起而打開所述開合門,即,使用者需要打開開合門時,直接將布質的開合門卷起即可。
刺網收納并收緊之后,可關閉上述開合門,為使開合門在下一次打開之前保持關閉狀態,以保護位于車體中的刺網,在位于所述開合門下側的所述車體上設置有卡扣9,所述開合門8的下端上連接有與所述卡扣9匹配的卡帶,所述開合門8閉合后,通過所述卡扣9固定所述卡帶。
請參閱圖1和圖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在停止時需要保持平衡狀態,以免車體向后或向前傾斜,在所述車體的底端上鉸接有四個定位桿10,所述定位桿10均勻分布在所述車體1的四個底角上,每個所述定位桿10上均設置有貫穿其厚度的旋轉把手12;所述車體1的底端上裝設有連接板11,所述連接板11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孔111,所述定位桿10可圍繞所述連接板11旋轉。
具體地,當所述定位桿10處于豎直狀態時,所述定位桿10的末端與地面接觸,所述旋轉把手12依次貫穿過所述定位桿10及所述定位孔111,將所述定位桿10定位在豎直狀態;當所述定位桿10處于水平狀態時,所述定位桿10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車體1的底端面平行,所述旋轉把手12依次貫穿過所述定位桿10及所述定位孔111,將所述定位桿10定位在水平狀態。
進一步地,上述定位桿10的末端還可裝設可動底座14,使用時,該可動底座14與地面接觸,定位桿10上設置有調節旋鈕15,調節旋鈕15與該可動底座14可動連接,旋轉調節旋鈕15可調節可動底座14與定位桿10末端的相對位置,如此,該可動底座可彌補地面不平時定位桿末端與地面的距離差。
上述安全路障車上裝設有用于驅動拉鉤的驅動裝置,為實現該驅動裝置的自動化,設置上述可移動安全路障車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操作人員可直接通過控制裝置控制驅動裝置的開啟與停止。
另外,為使上述安全路障車具有報警作用,以便于在布置刺網時使用,在所述車體的上部區域裝設有警報裝置13,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警報裝置13連接,具體地,報警燈可為多個,報警燈可設置于車體的頂面上,也可設置于車體的側面的上部區域上。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