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綠化隔離帶。
背景技術:
目前道路延伸的護欄或隔離墻上通常會放上一些綠化盆栽作為裝飾,具有凈化道路空氣的作用,但是對綠化盆栽的灌耗存在不方便,主要是澆灌費時費力,同時也不能對路燈提供電能,當晚上所有的路燈點亮后消耗的城市用電量是非常驚人的,巨大的電能消耗會加碳的排放,這與當前所提出的綠色城市是相違背的,所以需要提出一種目前遇到問題的改進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多功能綠化隔離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多功能綠化隔離帶,包括欄桿支撐柱、橫欄桿、副輸水管、主輸水管,所述欄桿支撐柱為若干個且等間距的固定在道路中間,所述橫欄桿安裝在相鄰的兩個所述欄桿支撐柱之間并焊接成一體結構,所述欄桿支撐柱的頂部固結有綠植培植盆,所述綠植培植盆的側壁內安裝有副輸水管,所述副輸水管的一端開口處連接有滲水口與噴水口,所述副輸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主輸水管連接在一起,所述主輸水管置于所述欄桿支撐柱的內部,所述噴水口與所述滲水口固定安裝在所述綠植培植盆的內側邊緣上,所述綠植培植盆內固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頂端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輸電線穿過所述固定桿的內壁與地下充電源連接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副輸水管的管路上安裝有開關球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副輸水管的另一端接口連接有接頭,所述接頭與所述主輸水管連接成一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水口置于所述滲水口的正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桿穿過所述欄桿支撐柱的內壁固定在地面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綠化隔離帶的綠植培植盆可凈化道路的空氣,提高整體環境質量,同時太陽能電池板可給路燈提供電能,減少城市用電量,起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提高了綠化隔離帶的使用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綠化隔離帶的結構圖。
圖2為多功能綠化隔離帶的綠植培植盆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2,一種多功能綠化隔離帶,包括欄桿支撐柱1、橫欄桿2、綠植培植盆3、副輸水管4、滲水口5、噴水口6、固定桿7、太陽能電池板8、開關球閥9、主輸水管10、接頭11,欄桿支撐柱1為若干個且等間距的固定在道路中間,橫欄桿2安裝在相鄰的兩個欄桿支撐柱1之間并焊接成一體結構,欄桿支撐柱1的頂部固結有綠植培植盆3,綠植培植盆3的側壁內安裝有副輸水管4,副輸水管4的一端開口處連接有滲水口5與噴水口6,副輸水管4的另一端接口連接有接頭11,接頭11與主輸水管10連接成一體,主輸水管10置于欄桿支撐柱1的內部,這樣主輸水管10與副輸水管4形成了綠化隔離帶的供水管路,副輸水管4的管路上安裝有開關球閥9,開關球閥9可控制副輸水管4內的水流,起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噴水口6與滲水口5固定安裝在綠植培植盆3的內側邊緣上,噴水口6置于滲水口5的正上方,這樣噴水口6可噴灑在綠植的葉子上同時滲水口5灌溉在綠植的土層表面上,可同時上下全方位的對綠植進行補充水源,提高了綠植的存活率,綠植培植盆3內固接有固定桿7,固定桿7穿過欄桿支撐柱1的內壁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桿7的頂端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8,太陽能電池板8的輸電線穿過固定桿7的內壁與地下充電源連接在一起,這樣白天太陽能電池板8轉化的電能就可以儲存到地下充電源內,到了晚上可以給路燈提供電能,減少對城市供電量的使用,提高了綠化隔離帶的使用功能,同時也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