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鐵馬護欄,特別是指一種可拆卸鐵馬。
背景技術:
目前馬路上使用的鐵馬護欄,都是采用焊接,焊接的缺點是:當鐵馬有損壞時,所有的結構都必須報廢不能使用,嚴重浪費了資金、人力及物力,不能夠循環使用,進而破壞了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拆卸鐵馬,通過改進鐵馬上的結構間的連接方式,當鐵馬上的某一結構被損壞后只需要單獨更換即可,且結構更換方便,極大地節省了資金、人力及物力,進而保護了環境。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可拆卸鐵馬,包括左底座、右底座、設于左底座及右底座上的支架、設于所述支架上的下橫桿,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及上橫桿,所述左支架及右支架分別設于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上,所述上橫桿及下橫桿之間設有多組立柱。
進一步,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上均設有螺紋孔,所述左支架及右支架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左支架及右支架均通過螺紋與所述左支架及右支架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橫桿及下橫桿上均設有塔型柱帽,所述塔型柱帽通過螺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橫桿及下橫桿上。
進一步,所述塔型柱帽上設有內螺紋,所述上橫桿、下橫桿及立柱的兩個端部均設有外螺紋,所述上橫桿、下橫桿及立柱間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更進一步,所支架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均為平角底座。
本發明通過改進鐵馬上的結構間的連接方式,當鐵馬上的某一結構被損壞后只需要單獨更換即可,且結構更換方便,極大地節省了資金、人力及物力,進而保護了環境。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中一種可拆卸鐵馬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可拆卸鐵馬上使用的塔型柱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一種可拆卸鐵馬,包括:左底座1、右底座6、設于左底座1及右底座6上的支架,支架為一體成型結構,左底座1及右底座6均為平角底座;平角底座更加平穩。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支架包括左支架2、右支架5及上橫桿3,左支架2及右支架5分別設于左底座1及右底座6上,同時設于左支架2及右支架5上的上橫桿3及下橫桿7,上橫桿3及下橫桿7之間設有多組立柱4。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左底座1及右底座6上均設有螺紋孔,左支架2及右支架5上設有外螺紋,左支架2及右支架5均通過螺紋與左底座1及右底座6可拆卸連接。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左支架2、右支架5、上橫桿3及下橫桿7上均設有塔型柱帽8,塔型柱帽8通過螺栓可拆卸地固定于左支架2、右支架5、上橫桿3及下橫桿7上。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塔型柱帽8上設有內螺紋,上橫桿3、下橫桿7及立柱4的兩個端部均設有外螺紋,上橫桿3、下橫桿7及立柱4間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鐵馬采用的連接均為可拆卸連接,任何部件有損壞時均可單獨更換,其他結構可以正常使用,且螺栓連接安全穩定。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2,安裝可拆卸鐵馬時,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的立柱4的兩端安裝好塔型柱帽8;
2.將安裝好塔型柱帽8的立柱4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橫桿3及下橫桿7上;
3.將上橫桿3及下橫桿7兩端分別安裝上塔型柱帽8;
4.將左支架2及右支架5分別安裝在左底座1及右底座6上;
5.將連接好的上橫桿3、下橫桿7及立柱4通過螺栓安裝在左支架2及右支架5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