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養護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轉動機構之提軌裝置。
背景技術:
鐵路軌枕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由于自然沉降和振動的原因,鐵路局部軌枕下沉,需要進行養護,個別軌枕損壞,需要及時更換,在進行軌枕更換的過程中,需要頂起鋼軌,采用人工提軌作業,費時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轉動機構之提軌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由提軌裝置、軌道車、發電機和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組成,軌道車安裝有四個腳輪和二個縱梁,提軌裝置、發電機和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設置在軌道車的兩個縱梁上,軌道車由工程車牽引,發電機為油泵和控制系統提供動力,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內設有油箱、油泵、液壓控制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
所述的提軌裝置是由伸縮組件、伸縮驅動裝置、四個連接板、二個轉動裝置、二個箱型連接件、二個提軌液壓油缸和CMOS圖像傳感器組成,箱型連接件設有半圓柱孔,提軌液壓油缸缸體設有加力板、活塞桿自由端設有撐板;
所述的伸縮組件是由方筒形固定臂、二個方筒形伸縮臂和激光位移傳感器組成,方筒形伸縮臂設有隔板;
所述的伸縮驅動裝置由方筒形固定臂、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和二個方筒形伸縮臂組成,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缸體設有方形法蘭盤、活塞桿自由端設有法蘭盤;
將二個方筒形伸縮臂分別從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兩端套設于其上,使方筒形伸縮臂隔板與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方筒形固定臂套設于二個方筒形伸縮臂上,使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方形法蘭盤對稱固連于方筒形固定臂內孔上表面,組成伸縮驅動裝置,激光位移傳感器對稱固連于方筒形固定臂上表面;
所述的轉動裝置是由方筒形伸縮臂、螺旋擺動液壓馬達、懸臂空心階梯軸、第一推力軸承、箱體、第二推力軸承、第一六角螺母、圓形連接板、第二六角螺母、端蓋和等強度懸臂梁組成,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設有螺紋段和六棱柱段,懸臂空心階梯軸設有螺紋段、第一軸頸、第二軸頸、第三軸頸和連接板,連接板設有限位圓弧槽,箱體設有懸臂階梯軸套和限位銷,懸臂階梯軸套設有第一軸套、第二軸套和第三軸套,端蓋設有銷軸,圓形連接板設有六棱柱軸孔,等強度懸臂梁設有銷軸孔和法蘭盤;
將螺旋擺動液壓馬達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隔板前端底板上,空心懸臂階梯軸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上,使懸臂空心階梯軸連接板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端面,第一推力軸承套設于懸臂空心階梯軸第三軸頸上,箱體懸臂階梯軸套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上,使第一推力軸承置入箱體懸臂階梯軸套第三軸套段,懸臂階梯軸套第二軸套段套設于空心階梯軸第二軸頸上,第二推力軸承套設于懸臂空心階梯軸第一軸頸上,置入懸臂階梯軸套第一軸套段,第一六角螺母旋入懸臂空心階梯軸螺紋段預緊,使箱體與懸臂空心階梯軸鉸鏈連接,圓形連接板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六棱柱段,使圓形連接板固連于箱體懸臂階梯軸套自由端,第二六角螺母旋入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螺紋段預緊,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與箱體固連,端蓋固連于箱體上,等強度懸臂梁銷孔套設于端蓋銷軸上,等強度懸臂梁法蘭盤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上表面,組成轉動裝置,二個連接板使箱體與箱型連接件固連一體,將二個提軌液壓油缸缸體分別固連于二個箱型連接件半圓柱孔內,CMOS圖像傳感器固連于軌道車縱梁外側,組成提軌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夠將提軌裝置快速對準已清石的軌枕間;
2.能夠適應直線和曲線鐵軌路段提軌工作;
3.結構緊湊、自動控制、操作方便、提軌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非工作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工作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側壁剖開非工作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伸縮驅動裝置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轉動裝置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二個連接板、箱型連接件和提軌液壓油缸分解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提軌裝置8、軌道車16、發電機18和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19組成,軌道車16安裝有四個腳輪161和二個縱梁162,提軌裝置9、發電機18和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19設置在軌道車的兩個縱梁162上,軌道車16由工程車牽引,發電機18為油泵和控制系統提供動力,液壓系統及控制系統箱19內設有油箱、油泵、液壓控制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
請參閱圖2至圖6所示,所述的提軌裝置8是由伸縮組件81、伸縮驅動裝置82、四個連接板83、二個轉動裝置84、二個箱型連接件85、二個提軌液壓油缸86和CMOS圖像傳感器87組成,箱型連接件85設有半圓柱孔851,提軌液壓油缸86缸體設有加力板861、活塞桿自由端設有撐板862;
所述的伸縮組件81是由方筒形固定臂811、二個方筒形伸縮臂812和激光位移傳感器813組成,方筒形伸縮臂812設有隔板8121;
所述的伸縮驅動裝置82由方筒形固定臂811、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821和二個方筒形伸縮臂812組成,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821缸體設有方形法蘭盤8211、活塞桿自由端設有法蘭盤8212;
將二個方筒形伸縮臂812分別從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821兩端套設于其上,使方筒形伸縮臂隔板8121與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法蘭盤8212固連,方筒形固定臂811套設于二個方筒形伸縮臂812上,使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方形法蘭盤8211對稱固連于方筒形固定臂811內孔上表面,組成伸縮驅動裝置82,激光位移傳感器813對稱固連于方筒形固定臂811上表面;
所述的轉動裝置84是由方筒形伸縮臂812、螺旋擺動液壓馬達841、懸臂空心階梯軸842、第一推力軸承843、箱體844、第二推力軸承845、第一六角螺母846、圓形連接板847、第二六角螺母848、端蓋849和等強度懸臂梁850組成,螺旋擺動液壓馬達841輸出軸設有螺紋段8411和六棱柱段8412,懸臂空心階梯軸842設有螺紋段8421、第一軸頸8422、第二軸頸8423、第三軸頸8424和連接板8425,連接板8425設有限位圓弧槽84251,箱體844設有懸臂階梯軸套8441和限位銷8442,懸臂階梯軸套8441設有第一軸套84411、第二軸套84412和第三軸套84413,端蓋849設有銷軸8491,圓形連接板847設有六棱柱軸孔8471,等強度懸臂梁850設有銷軸孔8501和法蘭盤8502;將螺旋擺動液壓馬達841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隔板8121前端底板上,空心懸臂階梯軸842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841上,使懸臂空心階梯軸連接板8425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812端面,第一推力軸承843套設于懸臂空心階梯軸第三軸頸8424上,箱體懸臂階梯軸套8441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841上,使第一推力軸承843置入箱體懸臂階梯軸套第三軸套段84413,懸臂階梯軸套第二軸套段84412套設于空心階梯軸第二軸頸8423上,第二推力軸承845套設于懸臂空心階梯軸第一軸頸8422上,置入懸臂階梯軸套第一軸套段84411,第一六角螺母846旋入懸臂空心階梯軸螺紋段8421預緊,使箱體844與懸臂空心階梯軸842鉸鏈連接,圓形連接板847套設于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六棱柱段8412,使圓形連接板847固連于箱體懸臂階梯軸套8441自由端,第二六角螺母848旋入螺旋擺動液壓馬達輸出軸螺紋段8411預緊,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841輸出軸與箱體844固連,端蓋849固連于箱體844上,等強度懸臂梁銷孔8501套設于端蓋銷軸8491上,等強度懸臂梁法蘭盤8502固連于方筒形伸縮臂812上表面,組成轉動裝置84,二個連接板851使箱體844與箱型連接件85固連一體,將二個提軌液壓油缸86缸體分別固連于二個箱型連接件半圓柱孔851內,CMOS圖像傳感器87固連于軌道車縱梁202外側,組成提軌裝置8。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如下:
采用人工或機械將壞軌枕兩側軌枕間石碴清理完,壞軌枕外側螺栓用機油標記好,工程車牽引軌道車運行至壞軌枕附近時,CMOS圖像傳感器采集的圖像信息,通過圖形識別系統自動識別,使工程車停在CMOS圖像傳感器與機油標記螺栓同軸的位置,提軌裝置位于壞軌枕左側軌枕間正上方,如圖1所示,油泵開始工作,高壓油使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開始伸出,分別推動與其固連的二個方筒形伸縮臂同步伸出,通過激光位移傳感器測量其與等強度懸臂梁的位移信號,來控制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和螺旋擺動液壓馬達工作,方筒形伸縮臂托帶轉動裝置及提軌液壓油缸向外運動至適當位置,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停止伸出,其活塞桿開始縮回,分別拉動與其固連的二個方筒形伸縮臂同步縮回,同時高壓油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開始正向轉動,驅動箱體正向轉動,箱體托帶與其固連的提軌液壓油缸正向轉動,當箱體正向轉動至其限位銷與懸臂空心階梯軸連接板限位圓弧槽一端接觸時,提軌液壓油缸正向轉動900,螺旋擺動液壓馬達停止正向轉動,電磁換向閥的中位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保壓,當提軌液壓油缸向內運動至其缸體與鋼軌下翼緣側面接觸時,其加力板上表面與鋼軌下面接觸,雙輸出軸液壓馬達停止反向轉動;
高壓油使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開始伸出,當固連于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的撐板接觸道床石碴并將其壓實后,隨著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的不斷伸出,提軌液壓油缸的缸體托帶加力板向上運動,使鋼軌頂起,圖2所示位置,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停止伸出,電磁換向閥的中位使提軌液壓油缸保壓,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停止伸出;
采用人工或機械拉出壞軌枕、推入新軌枕后,高壓油使提軌液壓油缸活塞桿開始縮回,其活塞桿拉著撐板向上運動,鋼軌下落至原位置,高壓油使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開始伸出,二個方筒形伸縮臂托帶提軌液壓油缸向外運動至適當位置,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停止伸出,高壓油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開始反向轉動,驅動箱體反向轉動,二個箱體分別托帶與其固連的二個提軌液壓油缸反向轉動,當箱體反向轉動至其限位銷與懸臂空心階梯軸連接板限位圓弧槽另一端接觸時,提軌液壓油缸反向轉動900,螺旋擺動液壓馬達停止反向轉動,電磁換向閥的中位使螺旋擺動液壓馬達保壓;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開始縮回,使二個轉動裝置及提軌液壓油缸向內運動至圖1所示位置,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活塞桿停止縮回,油泵停止工作,提軌工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