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瀝青混料生產,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電磁加熱的可調模塊化拼裝結構及方法。
背景技術:
1、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燃料能耗約占瀝青路面施工全過程的93.3%,廢氣排放占比也達到90%以上,主要集中在骨料的烘干加熱和瀝青的保溫加熱。瀝青加熱保溫系統以導熱油爐作為加熱源,導熱油加熱是利用經加熱至較高溫度的高閃火點礦物油作為熱介質,使其在導管和蛇形管中循環流動來加熱管外的瀝青。這種方法優點是所使用的導熱油加熱器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加熱柔和,熱效率高,易于自動控溫,對瀝青加熱升溫均勻,速度快。
2、電磁加熱器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裝置,與傳統的加熱方法相比,電磁感應加熱是自發熱的現象,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電磁感應的熱損耗小,節能效果好,電磁感應發熱過程感應線圈與被加熱的金屬件之間是沒有直接接觸的,能量的傳遞是通過電磁感應進行傳遞的,在傳導的過程中減少了很多熱能的損耗,效率提高很多,可以達到85%左右,金屬件溫度提升速度快,金屬件的電阻小,所以較小的電動勢就能產生較強的渦電流,焦耳熱產生的也多,熱量散失得少,所以金屬件升溫很快。
3、現有技術中,對導熱油進行加熱時,電磁加熱機構主要包括電磁線圈以及金屬加熱管,電磁線圈套設在金屬加熱管上,將導熱油輸入金屬加熱管中進行加熱后輸出,為了提高多瀝青物料的加熱效果,需要將多個電磁加熱模塊拼裝在一起,為了提高升溫效率以及保溫效果,通常將各電磁加熱模塊以緊湊的方式安裝于加熱箱體中,因此在加熱的過程中,各電磁加熱模塊之間的空氣流通性較差,不利于電磁加熱模塊的散熱,這些熱量如果不及時散發出去,就會導致設備內部溫度升高,過高的溫度會加速設備內部元器件的老化,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磁加熱的可調模塊化拼裝結構及方法,解決以下技術問題:
2、現有的電磁加熱模塊之間的空氣流通性較差,影響設備的正常散熱。
3、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4、一種基于電磁加熱的可調模塊化拼裝結構,包括加熱箱體,所述加熱箱體中布設有至少一列電磁加熱模組,每列電磁加熱模組包括呈等距布設的若干組電磁加熱模塊;
5、所述加熱箱體的兩側呈對稱分別布設有一組主輸油管,主輸油管的另一端通過輸油泵與用于加熱瀝青物料的蛇形管的進油端連接,各主輸油管的底部均設有主回油管,主回油管通過循環泵與蛇形管的出油端連接;
6、還包括調節模組,所述調節模組用于調節相鄰兩組電磁加熱模塊的間距。
7、優選的,每組所述電磁加熱模塊均包括進油管以及出油管,進油管通過第一回油支管或第二回油支管與主回油管連接,出油管通過第一輸油支管或第二輸油支管與主輸油管連接。
8、優選的,所述第一輸油支管用于與第二輸油支管插接配合,且第一輸油支管的外壁與第二輸油支管的內壁滑動貼合;
9、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支管用于與第二輸油支管插接配合,且第一回油支管的外壁與第二回油支管的內壁滑動貼合。
10、優選的,對于任意一組所述電磁加熱模塊,其進油管與第一回油支管連接時,其出油管與第一輸油支管連接;
11、其中,其進油管與第二回油支管連接時,其出油管與第二輸油支管連接。
12、優選的,對于兩組相鄰的所述電磁加熱模塊,一組電磁加熱模塊的進油管與第一回油支管連接,且出油管與第一輸油支管連接時,另一組電磁加熱模塊的出油管僅限于與第二回油支管連接,且出油管與第二輸油支管連接;
13、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支管與第二回油支管插接配合,第一輸油支管與第二輸油支管插接配合。
14、優選的,所述第一回油支管還用于與主輸油管插接配合,且第一回油支管的外壁與主輸油管的內壁滑動貼合。
15、優選的,所述第一輸油支管還用于與主回油管插接配合,且第一輸油支管的外壁與主回油管的內壁滑動貼合。
16、優選的,所述調節模組包括固定布設于出油管上的定位座,還包括布設于加熱箱體中的導桿,導桿上相應滑動布設若干組導座,各組導座的底部固定布設調節板,調節板的兩端分別呈對稱布設兩組調節桿,各組調節桿分別通過第一鉸接座與調節板轉動連接,調節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鉸接座與定位座轉動連接;
17、其中,所述加熱箱體上固定布設調節電缸,調節電缸的伸縮端與導桿固定。
18、優選的,每組所述第二鉸接座包括呈對稱布設于定位座上的支板,支板中螺旋設置銷軸,調節桿遠離第一鉸接座的一端開設有用于套設于銷軸上的通孔。
19、一種基于電磁加熱的可調模塊化拼裝結構的拼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0、調節電缸驅動導桿下降,直至兩側主輸油管與主回油管之間可以容納待安裝的若干組輸油支管與回油支管;
21、將首尾兩端電磁加熱模塊的第一輸油支管與主輸油管以及第一回油支管與主回油管進行插接定位,再將首尾兩端電磁加熱模塊的定位座與調節桿連接;
22、將處于中間位置的各電磁加熱模塊放置相應位置,再將其定位座分別與調節桿連接;
23、調節電缸驅動導桿上升,導桿在上升的過程中即可通過導座以及調節桿同步驅動各電磁加熱模塊于加熱箱體中同步聚攏,進而使得第一回油支管與第二回油支管相應插接,第一輸油支管與第二輸油支管相應插接,拼裝完成。
2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25、(1)本發明將電磁加熱模塊安裝于加熱箱體后,在初始狀態時,為了實現快速升溫的效果,可以通過調節模組同步調節各組電磁加熱模塊相互聚攏,以減少兩組相鄰電磁加熱模塊的間距,一方面可以減小兩組相鄰電磁加熱模塊的空氣流動速率,使得溫度升高得更快,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相鄰兩組電磁加熱模塊之間通過熱輻射進行熱傳導,進一步提高升溫速率,進而起到節約成本和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26、(2)當瀝青物料在加熱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電磁加熱模塊的散熱效率,本發明通過調節模組驅動各電磁加熱模塊相互遠離,以增大兩組相鄰電磁加熱模塊的空氣流動速率,對電磁加熱模塊進行散熱,保證了各電磁加熱模塊的正常運行,提高其使用壽命;
27、(3)本發明中,當調節模組驅動兩側電磁加熱模塊相互靠近或遠離時,電磁加熱模塊可同步帶動第一回油支管于第二回油支管中滑動,第一輸油支管于第二輸油支管中滑動,同時,第一回油支管與第二回油支管以及第一輸油支管與第二輸油支管始終處于相互連通的狀態,導熱油仍然可以正常于管體內流動;
28、(4)本發明中,當需要對電磁加熱模塊進行拆卸時,本發明通過調節模組直接驅動兩組相鄰的電磁加熱模塊背向遠離并達到一定的間距,使得第一回油支管與第二回油支管脫離,第一輸油支管與第二輸油支管脫離即可,拆裝非常方便,且該拼裝模塊具備整體性,搬遷以及拆裝更換更為方便;
29、(5)相較于傳統的燃燒器式加熱裝置,本發明的模塊化拼裝式電磁加熱裝置的整體性較高,因此便于搬運和輸送,同時便于進行拆裝,相應的,本發明采用電磁加熱的方式,可以利用夜間的波谷電價對瀝青混合料進行加熱,用電成本更低,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