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道路施工,具體而言,涉及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路基面兩側無道床覆蓋的部分為路肩。完好的路肩有利于道床的穩定和路基面的完整,路肩為接觸網立柱、聲屏障、電纜槽等設備提供必要空間,路肩也是工務維修人員的通行通道。線路運營后,路基存在下沉、剝蝕或沖刷等情況,或者由于施工誤差、工務維修需要等原因,致使既有路肩寬度不足,需要對既有線路肩寬度不足的地段進行加寬整治。
2、現有技術中,路肩加寬通常采用設置路肩擋砟墻和路堤邊坡填土幫寬的方式,但是路堤邊坡填土幫寬容易引起新地征用,并且擋砟墻容易發生外擠現象,致使加寬路肩整體結構不平穩。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考慮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及施工方法,以解決如何提升路肩加寬結構的穩定性的問題。
2、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包括第一豎板、第一橫板、第二豎板和第二橫板。第一豎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板部沿著豎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部的頂面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板部的底面與所述第一連接部一體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凸伸入地面以下使得所述第一板部與所述地面固定。第一橫板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突榫,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突榫一體連接、另一端沿著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水平部延伸的末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突榫沿著豎直方向凸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水平部與所述第一板部連接。第二豎板包括第二板部、第二突榫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板部沿著豎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的頂面凹陷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板部的底面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一體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凸伸入邊坡的表面以下使得所述第二板部與所述邊坡固定,所述第二突榫與所述第二板部的側面一體連接,所述第二突榫沿著水平方向凸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使得所述第二板部與所述第一水平部連接。第二橫板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三突榫,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與所述第三突榫一體連接、另一端沿著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突榫沿著豎直方向凸伸入所述第三凹槽使得所述第二水平部與所述第二板部連接,所述第二水平部用于加寬既有路肩。
3、相較于現有技術,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通過第一豎板、第一橫板、第二豎板和第二橫板依次裝配連接,如此有利于標準化生產,并且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減少對路基的開挖和新地征用,提升施工效率;第一連接部凸伸入地面以下使得所述第一板部與地面固定,第二連接部凸伸入邊坡的表面以下使得第二板部與邊坡固定,并且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用于與邊坡接觸以增加沿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以抵抗水平方向的土壓力,以達到提升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整體穩定性的效果。
4、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橫向凸緣、第二橫向凸緣和第一豎向凸緣,所述第一橫向凸緣和所述第二橫向凸緣相背設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橫向凸緣和所述第二橫向凸緣沿著水平方向凸伸,所述第一豎向凸緣沿著豎直方向凸伸。
5、本實施例中,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通過第一豎板的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橫向凸緣、第二橫向凸緣和第一豎向凸緣,第一橫向凸緣和第二橫向凸緣沿著水平方向伸入地面,從而第一橫向凸緣和第二橫向凸緣共同對第一板部提供支撐以減少第一板部側翻傾倒,第一豎向凸緣沿著豎直方向插入地面以使第一豎板與地面固定,以達到提升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整體穩定性的效果。
6、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三橫向凸緣和第二豎向凸緣,所述第三橫向凸緣和所述第二突榫相背設于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三橫向凸緣沿著水平方向凸伸,所述第二豎向凸緣沿著豎直方向凸伸。
7、本實施例中,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通過第二豎板的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三橫向凸緣和第二豎向凸緣,第三橫向凸緣沿著水平方向伸入邊坡,第二突榫沿著水平方向伸入第一凹槽,從而第三橫向凸緣和第二突榫共同支撐第二板部以減少第二板部側翻傾倒,第二豎向凸緣沿著豎直方向插入邊坡以使第二豎板與邊坡固定,從而提升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8、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豎板、第一橫板和所述邊坡圍合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豎板、第二橫板和所述邊坡圍合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填充泡沫輕質土。
9、本實施例中,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填充泡沫輕質土,從而增加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沿著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以抵抗水平方向的土壓力,從而提升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10、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還包括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分別設于所述第一豎板和所述第二豎板,所述排水孔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的水。
11、本實施例中,排水孔用于排出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的水,以減少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受到的沿著水平方向的水壓力,從而提升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12、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的直徑范圍在40mm至80mm之間。
13、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高度h范圍在300mm至500mm之間,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寬度范圍b在200mm至400mm之間,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厚度c范圍不小于200mm,所述第二豎板的第二板部的尺寸參照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尺寸設置。
14、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一水平部的長度與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一水平部的寬度與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寬度相同,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一水平部的厚度與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的厚度相同。
15、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的寬度為c/3,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和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面的寬度相同。
16、本申請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驟:提供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在需要路肩加寬的邊坡,由坡腳至路肩方向逐層裝配所述第一豎板、所述第一橫板、所述第二豎板和所述第二橫板,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連接部埋入地面的深度不小于100mm,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板部至邊坡之間回填泡沫輕質土,將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一突榫安裝至所述第一豎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一水平部伸入邊坡,將所述第二豎板的第二突榫安裝至所述第一橫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豎板的第二連接部伸入邊坡,所述第二豎板的的第二板部至邊坡之間回填泡沫輕質土,將所述第二橫板的第三突榫安裝至所述第二豎板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橫板的第二水平部伸入既有路肩100mm,所述第二水平部和所述既有路肩連接以形成新的路肩。
1.一種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其特征在于:
10.一種裝配式路肩加寬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