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生產方法及裝置,尤其是一種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分子材料的生產中,產品在經過切粒機切粒后,根據切粒的牽引速度,可以獲得具體產品的長纖或短纖。但是,由于現在的切粒方式都是由一個電機同時帶動切粒機構的牽引及切粒,因此,在制備產品的長纖時,其長度基本是一個固定值,而現在單一長度的長纖難以滿足使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及裝置,它能在長纖的生產 過程中獲得不同長度的長纖,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將切粒機構的牽引部分與切粒部分用兩個電機來分別進行帶動,通過調整牽引部分的電機頻率來獲得不同的牽引速度,并通過調整切粒部分的電機頻率來控制切粒速度,從而使切粒速度與牽引速度匹配,以實現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目的。長纖切粒機,包括機架,在機架的頂部設有切粒機構,在切粒機構的底部連接有接料盒,在切粒機構下方設有牽引電機及切粒電機,牽引電機及切粒電機分別通過牽引電機安裝板及切粒電機安裝板固定在機架上,牽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牽引V帶與切粒機構的牽引帶輪連接,切粒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切粒V帶與切粒機構的切粒帶輪連接;在引電機及切粒電機上分別連接有變頻器。切粒機構的動刀齒數為12齒。傳統的動刀齒數為18齒,這種動刀由于切粒速度偏快,導致長纖的長度較小,增大了動刀的齒間距,可提高切粒長度。牽引電機及切粒電機均為8級電機。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的是4級電機,而4級電機導致切粒速度過快,使產品的切口發生偏斜、不平整,而本通過使用8級電機這樣速度最慢的電機有利于控制切粒速度,降低切粒速度能使切口保持平整,提高切口質量。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切粒機構的牽引部分與切粒部分采用兩個電機分別進行帶動,可分別調整牽引速度與切粒速度來獲得長度不同的產品長纖,從而滿足使用需要,而且調節方式簡單,不影響生產;同時可有效降低切粒速度,以獲得理想的切口效果,提高生產的質量。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所采用的裝置容易制作,使用效果好。
附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附圖2為附圖I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將切粒機構的牽引部分與切粒部分用兩個電機來分別進行帶動,通過調整牽引部分的電機頻率來獲得不同的牽引速度,并通過調整切粒部分的電機頻率來控制切粒速度,從而使切粒速度與牽引速度匹配,以實現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目的。
長纖切粒機的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機架1,在機架I的頂部設有切粒機構8,在切粒機構8的底部連接有接料盒9,在切粒機構8下方設有牽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牽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分別通過牽引電機安裝板5及切粒電機安裝板2固定在機架I上,牽引電機6的輸出軸通過牽引V帶7與切粒機構8的牽引帶輪連接,切粒電機3的輸出軸通過切粒V帶4與切粒機構8的切粒帶輪連接;在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上分別連接有變頻器
11;切粒機構8的動刀齒數為12齒;牽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均為8級電機。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切粒機構的牽引部分與切粒部分用兩個電機來分別進行帶動,通過調整牽引部分的電機頻率來獲得不同的牽引速度,并通過調整切粒部分的電機頻率來控制切粒速度,從而使切粒速度與牽引速度匹配,以實現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目的。
2.—種長纖切粒機,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在機架(I)的頂部設有切粒機構(8),在切粒機構(8 )的底部連接有接料盒(9 ),在切粒機構(8 )下方設有牽弓丨電機(6 )及切粒電機(3),牽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分別通過牽引電機安裝板(5)及切粒電機安裝板(2)固定在機架(I)上,牽引電機(6)的輸出軸通過牽引V帶(7)與切粒機構(8)的牽引帶輪連接,切粒電機(3)的輸出軸通過切粒V帶(4)與切粒機構(8)的切粒帶輪連接;在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 )上分別連接有變頻器(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纖切粒機,其特征在于切粒機構(8)的動刀齒數為12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纖切粒機,其特征在于牽引電機(6)及切粒電機(3)均為8級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纖切粒機,其特征在于在切粒機構(8)外設有護罩(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方法及裝置,將切粒機構的牽引部分與切粒部分用兩個電機來分別進行帶動,通過調整牽引部分的電機頻率來獲得不同的牽引速度,并通過調整切粒部分的電機頻率來控制切粒速度,從而使切粒速度與牽引速度匹配,以實現改變長纖切粒長度的目的。本發明調節方式簡單,不影響生產;同時可有效降低切粒速度,以獲得理想的切口效果,提高生產的質量。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所采用的裝置容易制作,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B26D5/20GK102699938SQ20121016542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張凱舟, 張敏敏, 秦舒浩, 郭建兵 申請人:貴州省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