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切蒜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家用切蒜機,包括盛蒜槽和切刀片,盛蒜槽的一組相鄰兩邊頂部設置有與頂部平行的圓弧卡槽,切刀片平行排列固定在圓桿上,切刀片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把手;把手由固定在刀片頂部的連接桿和固定在接連桿上面的“T”字型手持體;圓桿的外徑與圓弧卡槽內徑相等,圓桿卡在圓弧卡槽內,并可拆卸出來;切刀片的刀口端設置有光滑平整的鐵板,鐵板與刀口接觸側設置有護刀夾板,夾板中間設置有橡膠夾墊。本發明,可以輕松將大蒜切成小塊狀,或拍成糊狀,在家庭中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家用切蒜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家用切蒜機,它是一種用來切蒜的刀具,屬于廚具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蒜是家庭正常做菜必備的調味料之一,為使蒜的味道更充分地散發出來,通常要將蒜切得細小,或者拍成糊狀。但是單個的蒜體積小,一個一個切成小塊狀,很浪費時間,表面光滑,且形狀不規整,很多蒜一起切的時候,蒜容易滑動,且切得不均勻,同時占用的時間也很多;拍大蒜比較費力氣,拍的過程中,會有大蒜濺出去,打掃取來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家用切蒜機,本切蒜機既可以把大蒜切成小塊,也可以將大蒜拍成糊狀,且大蒜不會濺出去,方便好用。
[0004]家用切蒜機,包括盛蒜槽和切刀片,盛蒜槽的一組相鄰兩邊頂部設置有與頂部平行的圓弧卡槽,切刀片平行排列固定在圓桿上,切刀片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把手。
[0005]所述把手由固定在刀片頂部的連接桿和固定在接連桿上面的“T”字型手持體。
[0006]所述圓桿的外徑與圓弧卡槽內徑相等,圓桿卡在圓弧卡槽內,并可拆卸出來。
[0007]所述切刀片的刀口端設置有光滑平整的鐵板,鐵板與刀口接觸側設置有護刀夾板,夾板中間設置有橡膠夾墊。
[0008]本發明,將大蒜放在盛蒜槽中,圓桿卡在圓弧卡槽內,通過來回拉動把手,切刀就會將大蒜切碎,或者將鐵板安裝在切刀片刀口側,通過把手將切刀片快速按壓下去,鐵板就將大蒜怕碎,且大蒜放在盛蒜槽內,不會灘到外面去,方便好用。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鐵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明列表:I一盛蒜槽,2—圓桿,3—圓弧卡槽,4一切刀片,5—手持體,6—連接桿,7—鐵板,8—夾板,9 一橡膠夾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到,本家用切蒜機,包括盛蒜槽I和切刀片4,盛蒜槽I的一組相鄰兩邊頂部設置有與頂部平行的圓弧卡槽3,切刀片4平行排列固定在圓桿2上,切刀片4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由固定在切刀片4頂部的連接桿6和固定在接連桿6上面的“T”字型手持體5。所述圓桿2的外徑與圓弧卡槽3內徑相等,圓桿2卡在圓弧卡槽3內,并可拆卸出來。本發明,使用時,將大蒜放盛蒜槽I內,切刀片4通過圓桿2卡接在圓弧卡槽3內,切刀片4通過手持體5,繞圓桿2旋轉,切刀片4落下來,切刀片4刀口將大蒜切碎,“T”字型手持體5方便使用時手握著,方便來回用力。盛蒜槽I的一組相鄰兩邊頂部均設置有圓弧卡槽3,在切大蒜時,可以將切刀片4更換方向來切大蒜,使大蒜切得更均勻。
[0013]所述切刀片4的刀口端設置有光滑平整的鐵板7,鐵板7與刀口接觸側設置有護刀夾板8,夾板8中間設置有橡膠夾墊9。當安裝上鐵板7后,快速按壓下切刀片4,鐵板7就將大蒜壓成糊狀,橡膠夾墊9對切刀片4的刀口起到保護作用,避免刀口在快速按壓下來時,發生破壞。
[0014]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家用切蒜機,其特征是包括盛蒜槽和切刀片,盛蒜槽的一組相鄰兩邊頂部設置有與頂部平行的圓弧卡槽,切刀片平行排列固定在圓桿上,切刀片的頂部中間設置有把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切蒜機,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由固定在刀片頂部的連接桿和固定在接連桿上面的“T”字型手持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切蒜機,其特征是所述圓桿的外徑與圓弧卡槽內徑相等,圓桿卡在圓弧卡槽內,并可拆卸出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切蒜機,其特征是所述切刀片的刀口端設置有光滑平整的鐵板,鐵板與刀口接觸側設置有護刀夾板,夾板中間設置有橡膠夾墊。
【文檔編號】B26D1/30GK103707343SQ20121036972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米振宇 申請人:米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