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的制作方法
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臺鉗,尤其是涉及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背景技術:
已知的,臺鉗是鉗工的必備工具之一,臺鉗的結構主要包括活動鉗身、固定鉗身、 底座、絲桿等構成;活動鉗身安裝在固定鉗身上,活動鉗身通過一根有梯形螺紋的絲桿來帶動在固定鉗身槽內移動,從而使鉗口能夠開合夾住工件進行作業;固定鉗身下部設有底座或咬合機構,利用底座或咬合機構固定在鉗工臺上;對于鉗口的夾緊工件主要利用活動鉗身鉗口和固定鉗身的鉗口,由于很多工件本體強度不高,夾得太緊容易使工件損壞,夾的太松容易使工件位移,目前的做法是在工件和臺鉗鉗口之間墊上比工件要軟的東西以保護工件,比如棉紗、紙或者軟金屬;但是上述做法還是避免不了工件位移或損壞工件。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利用插塊A、插塊B相對面上設置的圓弧凹陷或“V”形凹陷,可以對圓形薄壁工件或方形薄壁工件的夾持固定,有效地防范了工件的位移和損壞。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包括底座、導軌、固定鉗身、活動鉗身、鎖緊絲桿、轉桿、插塊 A和插塊B,在底座的一側設有固定鉗身,活動鉗身下部的活動座與底座另一側上部設置的導軌滑動配合,鎖緊絲桿穿過固定鉗身中部后連接活動鉗身中部,所述鎖緊絲桿的端部設有轉桿,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上部鉗口的向對面中部分別設有由上端至下部的凹陷面,插塊A、插塊B分別活動插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鉗口的凹陷面中,在插塊A、插塊B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圓弧凹陷或“V”形凹陷。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在插塊A、插塊B的兩側分別設有凸條,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上部鉗口設置的凹陷面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槽,插塊A、插塊B的凸條與固定鉗身、活動鉗身的槽插合。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在插塊A、插塊B兩側設置的凸條為“V”形凸條。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所述固定鉗身、活動鉗身的槽為“V”形槽。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所述底座通過螺栓連接鉗工臺。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所述底座一側下部設有“L”形卡腿,固定絲桿的中部穿在 “L”形卡腿下部的平面上,在固定絲桿的下端設有旋轉頭,由固定絲桿形成鉗工臺的咬合機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通過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的鉗口上分別設置插塊A、插塊B,利用插塊A、插塊B相對面上設置的圓弧凹陷或“V”形凹陷,可以對圓形薄壁工件或方形薄壁工件的夾持固定,有效地防范了工件的位移和損壞,本發明相對于圓形或方 形薄壁工件具有夾持牢固、穩定等優點,現有技術的工件位移現象得到克服,本發明通過更換插塊 A、插塊B可以實現多種型號的工件夾持。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發明活動鉗身、固定鉗身的凹陷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插塊A、插塊B的圓弧凹陷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插塊A、插塊B的“V”形凹陷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插塊A ;2、凸條;3、插塊B ;4、活動鉗身;5、固定鉗身;6、活動座;7、鎖緊絲桿;8、導軌;9、底座;10、轉桿;11、“L”形卡腿;12、固定絲桿;13、旋轉頭;14、圓弧凹陷;15、 槽;16、凹陷面;17、“V”形凹陷。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發明,公開本發明的目的旨在保護本發明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結合附圖1 3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包括底座9、導軌8、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鎖緊絲桿7、轉桿10、插塊Al和插塊B3,在底座9的一側設有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下部的活動座6與底座9另一側上部設置的導軌8滑動配合,鎖緊絲桿7穿過固定鉗身5中部后連接活動鉗身4中部,所述鎖緊絲桿7的端部設有轉桿10,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 上部鉗口的向對面中部分別設有由上端至下部的凹陷面16,插塊Al、插塊B3分別活動插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鉗口的凹陷面16中 ;結合附圖4或5在插塊Al、插塊B3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圓弧凹陷14或“V”形凹陷17,以便適應圓形薄壁工件或方形薄壁工件的夾持固定;在插塊Al、插塊B3的兩側分別設有“V”形凸條2,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上部鉗口設置的凹陷面16兩側壁上分別設有“V”形槽15,插塊Al、插塊B3的凸條2與固定鉗身5、 活動鉗身4的槽15插合。
進一步,所述底座9通過螺栓連接鉗工臺;或所述底座9 一側下部設有“L”形卡腿 11,固定絲桿12的中部穿在“L”形卡腿11下部的平面上,在固定絲桿12的下端設有旋轉頭13,由固定絲桿12形成鉗工臺咬合的另一替換結構。
實施本發明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結合附圖1 5,將底座9固定在工作臺上或利用“L”形卡腿11底座9固定在工作臺上,根據加工工件的不同使用具有圓弧凹陷14或 “V”形凹陷17的插塊Al、插塊B3,將工件放在固定鉗身3、活動鉗身4上部鉗口向對面的兩插塊Al、插塊B3之間,由轉桿10旋轉帶動活動座6、活動鉗身4向固定鉗身5移動,當兩插塊Al、插塊B3的圓弧凹陷14或“V”形凹陷17夾住工件后,形成面夾持,相對于圓形或方形薄壁工件,本發明具有夾持牢固、穩定,工件出現位移得到克服,尤其是通過調換不同型號的插塊Al、插塊B3可以實現多種型號的工件夾持,對于工件的加工為常規方式,因此本發明并未對使用方法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本發明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包括底座(9)、導軌(8)、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鎖緊絲桿(7)、轉桿(10)、插塊A(1)和插塊B(3),在底座(9)的一側設有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下部的活動座(6)與底座(9)另一側上部設置的導軌(8)滑動配合,鎖緊絲桿(7)穿過固定鉗身(5)中部后連接活動鉗身(4)中部,所述鎖緊絲桿(7)的端部設有轉桿(10),其特征是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上部鉗口的向對面中部分別設有由上端至下部的凹陷面(16),插塊A(l)、插塊B(3)分別活動插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⑷鉗口的凹陷面(16)中,在插塊A (1)、插塊B (3)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圓弧凹陷(14)或“V”形凹陷(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其特征是在插塊A(l)、插塊B(3)的兩側分別設有凸條(2),在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上部鉗口設置的凹陷面(16)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槽(15),插塊A(l)、插塊B(3)的凸條⑵與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的槽(15) 插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其特征是在插塊A(l)、插塊B(3)兩側設置的凸條⑵為“V”形凸條。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 ⑷的槽(15)為“V”形槽(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通過螺栓連接鉗工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塊式臺鉗鉗口,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一側下部設有“L” 形卡腿(11),固定絲桿(12)的中部穿在“L”形卡腿(11)下部的平面上,在固定絲桿(12) 的下端設有旋轉頭(13),由固定絲桿(12)形成鉗工臺的咬合機構。
全文摘要
一種插塊式臺鉗鉗口,涉及一種臺鉗,在底座(9)的一側設有固定鉗身(5),活動鉗身(4)下部的活動座(6)與底座另一側上部設置的導軌(8)滑動配合,鎖緊絲桿(7)穿過固定鉗身中部后連接活動鉗身中部,所述鎖緊絲桿的端部設有轉桿(10),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上部鉗口的向對面中部分別設有由上端至下部的凹陷面(16),插塊A(1)、插塊B(3)分別活動插在固定鉗身、活動鉗身鉗口的凹陷面(16)中,在插塊A、插塊B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圓弧凹陷(14)或“V”形凹陷(17);本發明利用插塊A、插塊B相對面上設置的圓弧凹陷或“V”形凹陷,可以對圓形薄壁工件或方形薄壁工件的夾持固定。
文檔編號B25B1/02GK103056790SQ2013100176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吳成芳 申請人:吳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