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管道行業使用的工裝夾具,具體地說是一種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
背景技術:
現石油管道行業普遍使用的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工具極為簡易,通常是由一根連桿及兩根圓柱受力鐵棒組成,主要用來上緊、下卸螺紋管外螺紋的保護環,外螺紋保護環的作用是保護螺紋在運輸途中避免碰傷和上銹。因此外螺紋的保護環是否上緊到準確位置直接影響成品管的質量。現有技術中上緊下卸保護環的夾具,在工作中由于兩根圓柱受力鐵棒與外螺紋保護環的外表面不能緊密接觸,與保護環外表面間常常產生打滑的現象,以至于受不上力,進而導致保護環上緊不到位置,會有兩至三牙螺紋暴露在外面,而且在運輸過程中經常發生因外螺紋保護環未上緊到位置開始松動的情況,在風吹雨淋的情況下內涂的外螺紋表面螺紋脂脫落,使得合格的外螺紋表面生銹,發生大批量退貨情況,影響公司效益。現有技術中的夾具存在的另一個問題:該夾具是由一根長500mm,直徑25mm的鐵管與兩根長150mm,直徑15mm的鐵棒焊接而成,在使用中有時會發生因手滑而拿不住鐵管使保護環未受力不到位置,同時現有夾具在上不同規格外螺紋保護環的情況下,需要更換不同規格的上緊、下卸保護環夾具,工人為了趕生產產量會經常拿錯就開始使用,上緊下卸的速度慢,影響生產效率,且操作人員在出差時候需要帶上不同型號的夾具,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出行負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巧妙、合理的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該夾具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能實現準確可靠地上緊、下卸保護環,同時,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包括連桿、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其特征在于:在連桿上端設置用于連接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包括第一螺紋孔、第二螺紋孔、第三螺紋孔、第四螺紋孔,在連桿下端外表面設置有滾花;所述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截面為正方形,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端部分別具有與所述螺紋孔相配合的螺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結構相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滾花沿連桿外表面軸向延伸,其長度大于第一受力桿的長度。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連桿后端采用可拆卸帶有外表面滾花的手柄能夠有效解決在上緊外螺紋保護環的手滑現象;連桿前端的一側分布幾個不同距離的螺紋孔,可以在上卸不同規格外螺紋保護環時拆卸、組裝受力桿,方便使用,不會發生錯誤使用情況;在出差時對不同規格管子只用帶一副上緊外螺紋的保護環工具;受力桿采用正方形,能夠保證兩根受力桿與外螺紋的保護環表面緊密接觸,受力且不會打滑,使外螺紋保護環上緊到位置,保證在運輸途中保證外螺紋保護環不會松動,發生螺紋表面生銹或保護環脫落損傷合格螺紋情況。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上緊外螺紋保護環結構示意圖。圖4為下卸外螺紋保護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廣4所示,包括連桿1、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螺紋孔4、第一螺紋孔
4-1、第二螺紋孔4-2、第三螺紋孔4-3、第四螺紋孔4-4、右尼龍滾輪5、左尼龍滾輪6、螺紋脂7、橡膠保護環8、管端外螺紋9、管子10、夾具11、受力桿A面12、受力桿B面13、滾花14
坐寸ο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包括連桿1、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在連桿I上端設置用于連接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的螺紋孔4,所述螺紋孔4包括第一螺紋孔4-1、第二螺紋孔4-2、第三螺紋孔4-3、第四螺紋孔4-4,在連桿I下端外表面設置有滾花;所述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截面為正方形,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端部分別具有與所述螺紋孔4相配合的螺栓。所述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結構相同。滾花14沿連桿I外表面軸向延伸,其長度大于第一受力桿2的長度。本實用新型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的組裝方式是由所加工的管子的規格型號所決定的,具體如下:在上緊或下卸2 3/8 5 1/2規格外螺紋保護環時,將第一受力桿2和第二受力桿3分別安裝在第一螺紋孔4-1和第二螺紋孔4-2兩個螺紋孔已足夠使用,而在上緊或下卸5 1/2 9 5/8規格外螺紋保護環時,需安裝在第一螺紋孔4-1和第三螺紋孔4-3兩個螺紋孔才夠使用,在上緊或下卸9 5/8 20規格外螺紋保護環時,需安裝第一螺紋孔4-1和第四螺紋孔4-4兩個螺紋孔使用。在安裝受力桿時要保證兩個螺紋孔的距離比外螺紋保護環的一側大15mm保證足夠距離在手握連桿I傾斜的情況下卡住外螺紋保護環使之緩緩旋緊螺紋,到上緊位置時將夾具順勢拿下,準備上緊下一根。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上緊外螺紋保護環的工作過程:當管端外螺紋9在檢驗合格的情況下,會翻轉到指定右尼龍滾輪5與左尼龍滾輪6上端,然后將螺紋脂7均勻涂在管端外螺紋9上,然后將橡膠保護環8套在管端外螺紋9,將橡膠保護環8扶正,然后將夾具11傾斜卡住橡膠保護環8右邊,保證受力桿A面12緊靠橡膠保護環8外表面,受力桿B面13緊靠橡膠保護環8內表面。在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腳踏右開關,右尼龍滾輪5向右旋轉,管子10則向向反方向旋轉,兩只手握住夾具11的滾花端,橡膠保護環8會緩緩旋入管端外螺紋9上,當旋到位置時,握住夾具11的手會隨著管子10 —起旋轉,則順勢將夾具11拿出,腳離開右開關,橡膠保護環8則與管端外 螺紋9旋緊,然后翻轉管子10到下一個程序,準備旋緊下一根管子10。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下卸外螺紋保護環的工作過程:當管子10需要翻包進行復檢的時候,將管子10橫放在右尼龍滾輪5與左尼龍滾輪6上端,然后將夾具11傾斜卡住橡膠保護環8上的左邊,兩只手握住夾具11的滾花端,使得受力桿A面13緊靠橡膠保護環8內表面,受力桿B面12緊靠橡膠保護環8內表面。在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腳踏左開關,左尼龍滾輪6則向左旋轉,管子10則向右滾動,當橡膠保護環8緩緩旋下到手可以輕易將橡膠保護環8拿下時,則腳離開左開關,左尼龍滾輪6則停止轉動,管子10則也停止轉動,然后將橡膠保護環8取出。將管子翻轉到下一倒序,準備下卸下一根管子10。本實用型的上緊下卸外螺紋的保護環工具,結構簡單,成本實惠,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罪,能有效提聞生廣效率。本實用新型連桿后端采用可拆卸帶有外表面滾花的手柄能夠有效解決在上緊外螺紋保護環的手滑現象;連桿前端的一側分布幾個不同距離的螺紋孔,可以在上卸不同規格外螺紋保護環時拆卸、組裝受力桿,方便使用,不會發生錯誤使用情況;在出差時對不同規格管子只用帶一副上緊外螺紋的保護環工具;受力桿采用正方形,能夠保證兩根受力桿與外螺紋的保護環表面緊密接觸,受力且不會打滑,使外螺紋保護環上緊到位置,保證在運輸途中保證外螺紋保護環 不會松動,發生螺紋表面生銹或保護環脫落損傷合格螺紋情況。
權利要求1.一種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包括連桿(I)、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其特征在于:在連桿(I)上端設置用于連接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的螺紋孔(4),所述螺紋孔(4)包括第一螺紋孔(4-1)、第二螺紋孔(4-2)、第三螺紋孔(4-3)、第四螺紋孔(4-4),在連桿(I)下端外表面設置有滾花(14);所述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截面為正方形,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端部分別具有與所述螺紋孔(4)相配合的螺栓。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桿(2)、第二受力桿(3)結構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滾花(14)沿連桿(I)外表面軸向延伸,`其長度大于第一受力桿(2)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管道行業使用的工裝夾具,具體地說是一種上緊下卸石油管外螺紋保護環的夾具,包括連桿、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其特征在于在連桿上端設置用于連接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包括第一螺紋孔、第二螺紋孔、第三螺紋孔、第四螺紋孔,在連桿下端外表面設置有滾花;所述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截面為正方形,第一受力桿、第二受力桿端部分別具有與所述螺紋孔相配合的螺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能實現準確可靠地上緊、下卸保護環,同時,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5B27/14GK203092478SQ2013200560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周國新, 吳靜, 周祖榮, 陳潔 申請人:無錫西姆萊斯石油專用管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