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打入機,特別提供一種氣動打釘機,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中的打入機構;將啟動器附接到主體的旋轉軸;以及切換軸,所述切換軸相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心偏心,并且與所述旋轉軸一起旋轉,并且根據其旋轉位置切換所述啟動器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固定所述切換軸的旋轉位置的固定旋鈕附接到所述切換軸。所述固定旋鈕用于設定氣動打釘機為單發發射模式。并且其以不能旋轉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殼體。
【專利說明】打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入機。
【背景技術】
[0002]通過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將緊固件如釘子打入到材料的打入機是公知的,緊固件或類似物被打入所述材料(以下,被稱為打入目標材料)如木材。打入機通常采用以下機構,其具有通過工人操作的啟動器以及從啟動器的附近區域延伸到注入孔附近區域的推桿,并且當工人拉動啟動器且推動推桿朝向打入目標材料時,實施打入操作。上述打入機包括單發發射型,其僅僅當啟動器和推桿被以特定的順序操作時,開始打入操作;以及連續發射型,其開始打入操作與啟動器和推桿的操作順序無關。另外,在一些打入機中,單發發射模式和連續發射模式之間的切換機構被設置,如公開序列號為2012-111016的日本專利申請(專利文件I)所描述的,其使得切換單發發射模式和連續發射模式成為可能。進一步,如公開序列號為2009-285750的日本專利申請(專利文件2)所描述的,具有根據啟動器和推桿的操作順序自動切換操作模式的機構的打入機已經公知。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在專利文件I和專利文件2中描述的打入機的優點在于單發發射模式和連續發射模式能夠根據工作內容被任意地選擇。同時,根據工作內容,有些時候希望在固定操作模式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時使用打入機。
[0004]本實用新型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的,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打入機,其操作模式能夠從多個模式中被容易地設定為特定的操作模式。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打入機,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打入機構;將啟動器附接到主體的旋轉軸;以及切換軸,所述旋轉軸其相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心偏心,并且與所述旋轉軸一起旋轉,并且具有根據其旋轉位置切換所述啟動器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的結構,并且用于固定所述切換軸的旋轉位置的固定旋鈕被附接到所述切換軸。
[0006]優選地,所述固定旋鈕以可連接的/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殼體,并且用于從所述主體外側操作的切換旋鈕能夠被附接到所述切換軸。
[0007]另外,優選地,所述固定旋鈕的側表面抵接到所述主體的一部分上,其使得所述固定旋鈕不能旋轉。
[0008]優選地,所述固定旋鈕在其前表面設置有代表單發發射模式的標志。
[0009]優選地,所述固定旋鈕設置有用于識別所述切換軸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由于打入模式能夠僅僅通過用固定旋鈕替換切換旋鈕被固定到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打入模式能夠被容易地固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1]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打入機的整體視圖;
[0012]圖2A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切換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3]圖2B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切換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4]圖3A是示出了在連續發射模式下切換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5]圖3B是示出了在連續發射模式下切換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6]圖4A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固定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7]圖4B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固定旋鈕和切換軸的位置的剖視圖;
[0018]圖5A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19]圖5B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20]圖5C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21]圖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22]圖5E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23]圖5F是示出了固定旋鈕的示意圖;
[0024]圖6A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
[0025]圖6B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
[0026]圖7A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
[0027]圖7B是示出了在單發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
[0028]圖8A是示出了在連續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以及
[0029]圖SB是示出了在連續發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機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將參考附圖被描述。
[0031]圖1示出的氣動打釘機1,包括具有垂直細長的形狀的作為主體的殼體2,并且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把手部2a被設置到此殼體。儲壓腔SI被形成在把手部2a中。其上連接空氣軟管的氣塞4被設置在把手部2a的后端部。另外,其中儲存有大量釘子的釘盒5附接到殼體2。
[0032]氣缸9被設置在殼體2中。在氣缸9中,活塞10安裝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動地插入。打入機葉片11的一端連接到活塞10。
[0033]打入機葉片11在向下方向在氣缸9內側延伸。活塞10將氣缸9劃分為活塞上腔S2和活塞下腔S3。活塞緩沖器13設置在氣缸9的底部。活塞緩沖器13被設置以吸收當在氣缸9內向下移動并到達下止點的活塞10碰撞時產生的過多的能量。
[0034]大致圓柱形的回風室S4圍繞氣缸9在殼體2的下半部形成。回風室S4通過隔壁14從殼體2的下半部劃分出。與回風室S4連通的多個氣孔15和16形成在氣缸9中的各自不同的高度上,以在圓周方向上排列。僅僅允許空氣從活塞上腔S2流入到回風室S4,并且阻止空氣反向流動的止回閥17被設置到上氣孔15。
[0035]在排氣口蓋3中,與氣缸9的上端表面接觸以及分離的主閥18滑動地設置在垂直方向上。主閥18被彈簧19持續地向下偏置。與啟動器閥8通過空氣通道連通的主閥腔S5被限定在主閥18和排氣口蓋3之間。
[0036]主閥腔S5通過啟動器閥8與儲壓腔SI或大氣連通。通過主閥18與活塞上腔S2連通的排氣口 20形成在排氣口蓋3中。儲壓腔S1、氣缸9、活塞10、打入機葉片11、以及主閥18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打入機構。作為打入機構,除了使用壓縮空氣的機構,使用燃氣的燃燒能量的機構或使用電動馬達的機構,也能夠被使用。
[0037]用于打入由釘盒5 —個接一個提供的釘子的機頭21被設置在殼體2的尖端部。
[0038]推桿22A的垂直運動通過推桿引導部24被引導,所述推桿引導部24是與作為主體的殼體2相分離的部件。
[0039]啟動器閥8設置有通過啟動器6的操作上下移動的柱塞7。柱塞7被彈簧28持續地向下偏置。啟動器6的一端通過啟動器銷25在垂直方向上可樞轉地附接在殼體2和把手部2a彼此相交的位置,并且啟動器臂26的一端通過臂銷27可樞轉地附接到啟動器6。啟動器臂26被柱塞7持續地向下偏置。
[0040]如圖2A和圖2B到圖4A和圖4B示出的,啟動器銷25由可樞轉地附接到殼體2的旋轉軸251和相對于旋轉軸251的中心偏心的并且隨著旋轉軸251 —起旋轉的切換軸252組成。另外,用于從殼體2外側操作切換軸252的切換旋鈕610或固定旋鈕61附接到切換軸252的尖端。
[0041]圖2A和圖2B、和圖3A和圖3B示出的切換旋鈕610被用于旋轉啟動器銷25以切換氣動打釘機I的操作模式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并且可旋轉地附接到殼體2。在氣動打釘機I被設定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的旋轉位置,切換旋鈕610通過彈簧(未示出)的偏置力將按壓部件(如鋼球)按壓到設置在殼體2的表面的凹部,從而,定位相對于殼體2的旋轉位置。當工人旋轉切換旋鈕610時,按壓部件克服彈簧的偏置力從凹部出來,并且定位被釋放。
[0042]圖4A和圖4B示出的固定旋鈕61被用于固定氣動打釘機I的操作模式。在此實施方式中,僅僅用于單發發射模式的固定旋鈕被示出。如圖4A和圖4B和圖5A示出的,由于代表單發發射模式的標志顯示在其表面,工人能夠容易地識別出操作模式為單發發射模式。固定旋鈕61的手持部62形成為具有垂直細長的整體形狀,并且由于稍后描述的突出部64的存在,固定旋鈕61被以不可旋轉的方式固定到殼體2。如圖5A — 5F示出的,固定旋鈕61具有軸部63凸出于手持部62的后表面的結構。手持部62設置有用于通過固定旋鈕61識別切換軸252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64。
[0043]如圖4A和圖4B示出的,固定旋鈕61通過安裝并且插入軸部63到殼體2的孔2A中附接到殼體2,使得凸出部64位于上部位置并且朝向啟動器6。凸出部64的存在限制了固定旋鈕61的旋轉,并且在固定旋鈕61附接時,幫助工人確認正確的附接位置。另外,殼體2具有壁65,并且具有垂直細長形狀的手持部62的側表面(圖4A中手持部62的左側)抵接到壁65,使得手持部62相對于殼體2的旋轉被限制。可選擇的,通過安裝凸出部到殼體2表面的凹部限制相對于殼體2的旋轉也是可能的,切換旋鈕610的按壓部件被按壓到其上。通過將啟動器銷25插入到設置在軸部63中的孔66中,啟動器銷被固定到固定旋鈕61。如圖示出的,由于切口 67形成在孔66中,當固定旋鈕61的旋轉位置被固定時,啟動器銷25的旋轉位置也被固定。在固定旋鈕61附接到殼體2的狀態中,切換軸252被固定在遠離氣缸9的位置,S卩,單發發射模式位置。在除了圖4A和圖4B示出的位置,S卩,單發發射模式位置,固定旋鈕61不能附接到殼體2。可選擇的,間隙產生在固定旋鈕61和殼體2之間,并且工人能夠容易地識別出固定旋鈕61處于不當的附接位置。[0044]接下來,在單發發射模式和連續發射模式中推桿22A和啟動器6的運動將基于圖6A和圖6B到圖8A和圖8B的局部剖視圖描述。
[0045]如圖2A和圖2B示出的,當切換旋鈕610被操作到單發發射側時,啟動器銷25旋轉并且切換軸252移動,使得啟動器6移動遠離推桿22A。如圖6A示出的,當啟動器部6從初始狀態被操作時,啟動器臂26被拉起并且繞著臂銷27旋轉,并且啟動器臂26的尖端移動遠離推桿22A的尖端。因此,如圖6B示出的,即使當推桿22A此后被操作時,推桿22A以及啟動器臂26也不彼此配合,并且柱塞7不被向上推,并且啟動器閥8不被啟動。
[0046]另一方面,如圖7A示出的,當推桿22k被從初始狀態按壓到打入目標材料時,推桿22A向上移動,并且克服彈簧28的偏置力將啟動器臂26向上推。因而,啟動器臂26繞著臂銷27旋轉,并且其尖端接近啟動器閥8的柱塞7。在這種狀態下,如圖7B示出的,當啟動器6被拉動并且繞著啟動器銷25旋轉時,啟動器臂26在相同的方向繞著作為支點的推桿22A的尖纟而旋轉。其結果,啟動器閥8的柱塞7被向上推并且啟動器閥8被啟動。
[0047]如圖3A和圖3B示出的,當切換旋鈕610被操作到連續發射側時,啟動器銷25旋轉以移動切換軸252,使得啟動器6接近推桿22A。因而,啟動器臂26的尖端移動遠離推桿22A的尖端。如圖8A示出的,當啟動器6從此初始狀態被拉動時,啟動器6繞著啟動器銷25旋轉,并且啟動器臂26接近柱塞7。如圖8B示出的,當推桿22A從此狀態被按壓到打入目標材料時,推桿22A向上移動,并且通過其尖端向上推啟動器臂26。其結果,啟動器臂26繞著臂銷27旋轉以向上推啟動器閥8的柱塞7,從而啟動啟動器閥8。
[0048]接下來,使用氣動打釘機I的工作將被描述。
[0049]當壓縮空氣經過氣塞4被供應到殼體2中的儲壓腔SI時,一部分壓縮空氣經過空氣通道流入主閥腔S5。由于主閥18被制成通過主閥腔S5中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和彈簧19一起,與氣缸9的上端表面緊密接觸,以阻塞氣缸9中的活塞上腔S2與儲壓腔SI之間的連通,從而阻止了壓縮空氣從儲壓腔SI流到活塞上腔S2,活塞保持靜止。
[0050]在釘子打入操作開始之前的初始狀態中,推桿22A位于其下止點。另外,由于啟動器6未被拉動,啟動器臂26從柱塞分離,并且其尖端與推桿22A以及推桿引導部24配合。因此,啟動器閥8未被啟動。
[0051]當啟動器閥8被啟動時,主閥腔S5內的壓縮空氣經過排氣口 20被排出到大氣中,并且主閥18被儲壓腔SI中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向上推。因而,氣缸9的上端打開,并且同時,氣缸9中的活塞上腔S2和大氣之間的連通被阻塞,并且儲壓腔SI中的壓縮空氣流入氣缸9的活塞上腔S2。然后,活塞10通過壓縮空氣的壓力向下移動,并且從釘盒5供應到機頭21的釘子被打入機葉片11擊打。被打入機葉片11擊打的釘子通過機頭21引導并且被打入到打入目標材料30中。
[0052]當活塞10在氣缸9中向下移動并且通過氣孔15時,活塞上腔S2中的壓縮空氣經過氣孔15和止回閥17流入回風室S4中,并且被儲存在其中。
[0053]當推桿22A移動遠離打入目標材料時,推桿22A的尖端部從啟動器臂26出來并且它們之間的配合被釋放,使得啟動器臂26通過彈簧28的偏置力繞著臂銷27旋轉,并且移動遠離啟動器閥8的柱塞7。其結果,由于柱塞7回到其原始位置以關閉啟動器閥8,并且儲壓腔SI中的壓縮空氣流入主閥腔S5,主閥18被制成與氣缸9的上端表面緊密接觸,并且儲壓腔SI和活塞上腔S2之間的連通被阻塞,使得活塞上腔S2中的壓縮空氣經過排氣口20排出到大氣中。然后,儲存在回風室S4中的壓縮空氣經過氣孔16流入活塞下腔S3,使得活塞10向上移動并且回到原始位置。
[0054]切換旋鈕610以及固定旋鈕62的更換通過以下步驟被執行:將螺絲刀插入到設置在旋鈕側表面的孔中擰松螺釘(未示出)、拉出旋鈕、插入用于替換的旋鈕、并且然后以同樣的方式擰緊螺釘。由于更換的部分僅僅是旋鈕,此部分丟失的風險很低,并且因為僅僅存在一個固定旋鈕61能夠恰當地被固定的位置,所以更換簡單。請注意,與固定旋鈕61以及切換旋鈕610 —體形成啟動器銷25,以使用卡環如C形環將旋鈕附接到殼體2,并且通過脫下卡環更換旋鈕也是可能的。然而,由于更換能夠在保持啟動器銷25插入穿過啟動器6的同時實施,在只更換旋鈕的情況下更換是容易的。
[005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固定旋鈕61設置有突出部64。然而,如果固定旋鈕61的旋轉位置能夠被固定,則凸出部64不總是必須的。另外,如果固定旋鈕61的旋轉能被限制,則將凸出部安裝進入切換旋鈕610的部件按壓于其上的殼體2的孔中也不是必須的。進一步,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固定旋鈕61通過將軸部63安裝到孔2A中被固定,但是固定旋鈕61的任何固定方法都能被使用。
[0056]另外,通過固定旋鈕61指示固定切換軸252的位置的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其能夠被顯示在手持部62上。進一步,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切換軸252通過固定旋鈕61被固定在單發發射模式的情況已被描述。然而,將操作模式固定到連續發射模式也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打入機,包括 殼體; 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打入機構; 將啟動器附接到主體的旋轉軸;以及 切換軸,其相對于所述旋轉軸的中心偏心,并且與所述旋轉軸一起旋轉,并且具有根據其旋轉位置切換所述啟動器為單發發射模式或連續發射模式的結構, 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所述切換軸的旋轉位置的固定旋鈕被附接到所述切換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固定旋鈕以可連接的/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殼體,并且 用于從所述主體外側操作的切換旋鈕能夠被附接到所述切換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固定旋鈕的側表面抵接到所述主體的一部分上,其使得所述固定旋鈕不能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固定旋鈕在其前表面設置有代表單發發射模式的標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固定旋鈕設置有用于識別所述切換軸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
【文檔編號】B25C1/00GK203471730SQ20132049666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宮崎秋行, 馬場德和 申請人:日立工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