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沖擊鉆【技術領域】,特指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輸出軸、扭力調節機構、沖擊機構、減速機構、跳檔機構,齒輪箱前殼頂部凸設有螺紋柱,跳檔機構包括有功能切換圈、環形調整螺絲、跳檔墊片、止動柱,調整螺絲螺紋連接在螺紋柱上,止動柱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止動柱的下端與減速機構連接,跳檔墊片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跳檔墊片的上端面上凸設有限位凸臺,調整螺絲的底部與限位凸臺對應的位置向下凸設有限位凸柱,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紋調節方式達到功能切換效果,跳檔墊片與功能切換圈之間沒有直接連接,跳檔墊片不會摩擦到功能切換圈,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方便,功能切換效果好。
【專利說明】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沖擊鉆【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沖擊鉆通常具有幾種工作模式,這幾種工作模式分別是電鉆、電動螺絲批、沖擊鉆。使用螺絲檔時,必須將控制檔位調整在螺絲檔;此時,沖擊鉆會依據螺絲檔扭力設定決定何時跳檔,而跳檔時沖擊鉆旋轉馬達持續轉動,但螺絲起子保持靜止狀態,沖擊鉆無法輸出最大扭力。當使用電鉆檔時,旋轉馬達和前端鉆頭一直保持相同動作,輸出最大扭力,維持不跳檔。使用沖擊檔時,除了保有原有電鉆檔功能外,將同時啟動沖擊機構提供沖擊作用,能更有效率地對水泥墻或其它堅硬對象實施鉆孔作業。為了可依不同需要進行運作與調整,通常會在旋轉馬達與前端配件之間設計沖擊切換裝置,以實現機械上運作調整的需要,并提供使用者設定沖擊鉆的控制接口。
[0003]現有的雙杯式沖擊切換裝置包括有齒輪箱前殼、穿設在齒輪箱前殼中的輸出軸、設置在齒輪箱前殼頂部的扭力調節機構、套設于輸出軸上的沖擊機構、設置在齒輪箱前殼底部的減速機構、連接在扭力調節機構與減速機構之間的跳檔機構,輸出軸的底部與減速機構連接,齒輪箱前殼頂部凸設有螺紋柱,跳檔機構一般采用切換跳檔墊片來實現螺絲、電鉆、沖擊功能的切換,但是現有的跳檔機構結構不合理,跳檔墊片在螺絲檔時上、下跳動會摩擦到功能調節環,影響功能調節環的使用,功能切換效果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采用螺紋調節方式達到功能切換效果、結構簡單、功能切換效果好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穿設在齒輪箱前殼中的輸出軸、設置在齒輪箱前殼頂部的扭力調節機構、套設于輸出軸上的沖擊機構、設置在齒輪箱前殼底部的減速機構、連接在扭力調節機構與減速機構之間的跳檔機構,輸出軸的底部與減速機構連接,齒輪箱前殼頂部凸設有螺紋柱,跳檔機構包括有轉動套設在齒輪箱前殼外部的功能切換圈、由功能切換圈帶動轉動的環形調整螺絲、位于調整螺絲下方的跳檔墊片、由功能切換圈帶動豎向滑動的止動柱,調整螺絲的內側表面設有內螺紋,調整螺絲通過內螺紋螺紋連接在螺紋柱上,止動柱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止動柱的下端與減速機構連接,跳檔墊片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跳檔墊片的上端面上凸設有限位凸臺,調整螺絲的底部與限位凸臺對應的位置向下凸設有限位凸柱。
[0006]所述限位凸臺的一側開設有可供限位凸柱伸入的限位凹槽。
[0007]所述跳檔墊片的上端面上沿周向均勻凸設有多個限位凸臺。
[0008]所述功能切換圈內側表面開設有沿豎向設置的導向槽,調整螺絲的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導向柱,導向柱滑動連接在導向槽中。[0009]所述功能切換圈內側表面設有導向斜面,止動柱抵頂在導向斜面上。
[0010]所述止動柱頂部的一側凸設有導向凸部,導向凸部的底部為弧形面結構,導向凸部的底部抵頂在導向斜面上。
[0011]所述止動柱頂部與扭力調節機構之間設有壓縮彈簧。
[0012]所述減速機構包括有用于與止動柱連接的第三層內齒輪,第三層內齒輪頂部與跳檔墊片底部之間設有多個滾珠,第三層內齒輪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多個止動卡塊,止動柱的底部延伸至第三層內齒輪周向外表面外側且位于止動卡塊之間。
[0013]所述第三層內齒輪上端面開設有弧形軌跡槽,滾珠底部頂壓在弧形軌跡槽中,第三層內齒輪上端面沿周向均勻向上凸起有多個可將滾珠向上頂起的斜面頂推部。
[0014]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輸出軸、扭力調節機構、沖擊機構、減速機構、跳檔機構,輸出軸的底部與減速機構連接,齒輪箱前殼頂部凸設有螺紋柱,跳檔機構包括有功能切換圈、環形調整螺絲、跳檔墊片、止動柱,調整螺絲螺紋連接在螺紋柱上,止動柱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止動柱的下端與減速機構連接,跳檔墊片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上,跳檔墊片的上端面上凸設有限位凸臺,調整螺絲的底部與限位凸臺對應的位置向下凸設有限位凸柱,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動功能切換圈可帶動調整螺絲沿螺紋柱螺旋升降,從而調節限位凸柱與限位凸臺之間的相對位置實現不同功能的切換,同時通過止動柱防止沖擊切換裝置在電鉆檔和沖擊檔位跳檔,而在螺絲檔時會自動跳檔,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紋調節方式達到功能切換效果,跳檔墊片與功能切換圈之間沒有直接連接,跳檔墊片不會摩擦到功能切換圈,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方便,功能切換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示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跳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跳檔機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跳檔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切換到螺絲檔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切換到電鉆檔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切換到沖擊鉆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廣8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齒輪箱前殼1、穿設在齒輪箱前殼I中的輸出軸2、設置在齒輪箱前殼I頂部的扭力調節機構3、套設于輸出軸2上的沖擊機構4、設置在齒輪箱前殼I底部的減速機構5、連接在扭力調節機構3與減速機構5之間的跳檔機構6,輸出軸2的底部與減速機構5連接,齒輪箱前殼I頂部凸設有螺紋柱11,跳檔機構6包括有轉動套設在齒輪箱前殼I外部的功能切換圈61、由功能切換圈61帶動轉動的環形調整螺絲62、位于調整螺絲62下方的跳檔墊片63、由功能切換圈61帶動豎向滑動的止動柱64,調整螺絲62的內側表面設有內螺紋621,調整螺絲62通過內螺紋621螺紋連接在螺紋柱11上,止動柱64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I上,止動柱64的下端與減速機構5連接,跳檔墊片63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I上,跳檔墊片63的上端面上凸設有限位凸臺631,調整螺絲62的底部與限位凸臺631對應的位置向下凸設有限位凸柱622,限位凸臺631及其兩側分別對應不同的檔位位置。
[0024]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動功能切換圈61可帶動調整螺絲62沿螺紋柱11螺旋升降,從而調節限位凸柱622與限位凸臺631之間的相對位置實現不同功能的切換,同時通過止動柱64防止沖擊切換裝置在電鉆檔和沖擊檔位跳檔,而在螺絲檔時會自動跳檔,本實用新型采用螺紋調節方式達到功能切換效果,旋轉功能切換圈61時可切換螺絲批、電鉆、沖擊鉆三個檔,跳檔墊片63與功能切換圈61之間沒有直接連接,跳檔墊片63不會摩擦到功能切換圈61,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方便,功能切換效果好。
[0025]限位凸臺631的一側開設有可供限位凸柱622伸入的限位凹槽632,調整螺絲62的限位凸柱622轉動到限位凹槽632對應的位置時,限位凸柱622與限位凹槽632之間具有供跳檔墊片63軸向上下移動的空間,限位凹槽632的位置對應螺絲檔的位置,限位凸臺631的位置對應電鉆檔的位置,限位凸臺631另一側的位置形成限位平面633,限位平面633對應沖擊鉆檔的位置。跳檔墊片63的上端面上沿周向均勻凸設有多個限位凸臺631。
[0026]功能切換圈61內側表面開設有沿豎向設置的導向槽611,調整螺絲62的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導向柱623,導向柱623滑動連接在導向槽611中,使得功能切換圈61轉動時會同時帶動調整螺絲62轉動和上下移動,結構簡單。
[0027]功能切換圈61內側表面設有導向斜面612,止動柱64抵頂在導向斜面612上,轉動功能切換圈61時,通過導向斜面612對止動柱64的頂推作用能夠帶動止動柱64上下移動,結構簡單。止動柱64頂部的一側凸設有導向凸部641,導向凸部641的底部為弧形面結構,導向凸部641的底部抵頂在導向斜面612上,減小導向凸部641與導向斜面612之間的摩擦力。止動柱64頂部與扭力調節機構3之間設有壓縮彈簧65,能夠對止動柱64持續放回向下的力,使止動柱64能夠自動向下復位。
[0028]減速機構5包括有用于與止動柱64連接的第三層內齒輪51,第三層內齒輪51頂部與跳檔墊片63底部之間設有多個滾珠66,第三層內齒輪51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多個止動卡塊511,當沖擊切換裝置切換到電鉆檔和沖擊檔時,止動柱64的底部延伸至第三層內齒輪51周向外表面外側且位于止動卡塊511之間,將第三層內齒輪51卡住,防止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實現不跳檔功能,當沖擊切換裝置處于螺絲檔時,止動卡塊511與第三層內齒輪51相分離。
[0029]第三層內齒輪51上端面開設有弧形軌跡槽512,滾珠66底部頂壓在弧形軌跡槽512中,弧形軌跡槽512對滾珠66起到導向作用,防止滾珠66移位,第三層內齒輪51上端面沿周向均勻向上凸起有多個可將滾珠66向上頂起的斜面頂推部513,當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到斜面頂推部513與滾珠66相抵的位置時,第三層內齒輪51克服滾珠66的壓力后可轉動,實現跳檔功能。
[0030]一.螺絲批功能
[0031]見圖6所示,功能切換圈61調整在螺絲檔位置時,調整螺絲62的限位凸柱622與跳檔墊片63的限位凹槽632對應,使跳檔墊片63在受到滾珠66的壓力時可以沿軸線上下移動,同時止動柱64受功能切換圈61內部導向斜面612形狀影響,被迫向上移動,保持與第三層內齒輪51分離,使第三層內齒輪51在克服滾珠66的壓力后可轉動,實現螺絲檔位所需求的跳檔功能。
[0032]二.電鉆功能
[0033]見圖6所示,功能切換圈61調整在電鉆檔位置時,調整螺絲62的限位凸柱622壓在跳檔墊片63的限位凸臺631上面,調整螺絲62受螺紋限制不能上下移動,使跳檔墊片63也不能沿軸向上下移動,跳檔墊片63通過滾珠66防止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實現電鉆檔不能跳檔的功能,同時止動柱64受功能切換圈61內部導向斜面612形狀和壓縮彈簧65影響被迫向下移動與第三層內齒輪51結合,防止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實現電鉆檔不能跳檔功能。
[0034]三.沖擊鉆功能
[0035]見圖6所示,功能切換圈61調整在沖擊檔位置時,調整螺絲62的限位凸柱622壓在跳檔墊片63上位于限位凸臺631另一側的限位平面633上,調整螺絲62受螺紋限制不能上下移動,使跳檔墊片63也不能沿軸向上下移動,跳檔墊片63通過滾珠66防止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實現電鉆檔不能跳檔的功能,同時止動柱64受功能切換圈61內部導向斜面612形狀和壓縮彈簧65影響被迫向下移動與第三層內齒輪51結合,防止第三層內齒輪51轉動實現沖擊鉆檔不能跳檔功能。
[0036]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它包括有齒輪箱前殼(I)、穿設在齒輪箱前殼(I)中的輸出軸(2)、設置在齒輪箱前殼(I)頂部的扭力調節機構(3)、套設于輸出軸(2)上的沖擊機構(4 )、設置在齒輪箱前殼(I)底部的減速機構(5 )、連接在扭力調節機構(3 )與減速機構(5)之間的跳檔機構(6),輸出軸(2)的底部與減速機構(5)連接,齒輪箱前殼(I)頂部凸設有螺紋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檔機構(6)包括有轉動套設在齒輪箱前殼(I)外部的功能切換圈(61)、由功能切換圈(61)帶動轉動的環形調整螺絲(62)、位于調整螺絲(62)下方的跳檔墊片(63)、由功能切換圈(61)帶動豎向滑動的止動柱(64),調整螺絲(62)的內側表面設有內螺紋(621),調整螺絲(62)通過內螺紋(621)螺紋連接在螺紋柱(11)上,止動柱(64)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I)上,止動柱(64)的下端與減速機構(5)連接,跳檔墊片(63)沿豎向滑動連接在齒輪箱前殼(I)上,跳檔墊片(63)的上端面上凸設有限位凸臺(631),調整螺絲(62)的底部與限位凸臺(631)對應的位置向下凸設有限位凸柱(6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臺(631)的一側開設有可供限位凸柱(622)伸入的限位凹槽(63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檔墊片(63)的上端面上沿周向均勻凸設有多個限位凸臺(63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切換圈(61)內側表面開設有沿豎向設置的導向槽(611),調整螺絲(62)的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導向柱(623),導向柱(623)滑動連接在導向槽(611)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切換圈(61)內側表面設有導向 斜面(612),止動柱(64)抵頂在導向斜面(612)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柱(64)頂部的一側凸設有導向凸部(641),導向凸部(641)的底部為弧形面結構,導向凸部(641)的底部抵頂在導向斜面(612)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柱(64)頂部與扭力調節機構(3)之間設有壓縮彈簧(65)。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構(5 )包括有用于與止動柱(64 )連接的第三層內齒輪(51 ),第三層內齒輪(51)頂部與跳檔墊片(63)底部之間設有多個滾珠(66),第三層內齒輪(51)周向外表面凸設有多個止動卡塊(511 ),止動柱(64)的底部延伸至第三層內齒輪(51)周向外表面外側且位于止動卡塊(511)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沖擊鉆齒輪箱的沖擊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層內齒輪(51)上端面開設有弧形軌跡槽(512),滾珠(66)底部頂壓在弧形軌跡槽(512)中,第三層內齒輪(51)上端面沿周向均勻向上凸起有多個可將滾珠(66)向上頂起的斜面頂推部(513)。
【文檔編號】B25F5/00GK203611221SQ201320718999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強, 邱奕棟 申請人:東莞百事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