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包括螺絲刀和硅膠套,所述螺絲刀刀頭上有一止退臺階,在螺絲刀的刀頭小端裝硅膠套,硅膠套一端緊貼止退臺階截面,所述硅膠套的內孔結構為階梯狀,往刀頭方向內孔直徑逐漸增大,硅膠套長度略超過螺絲刀頭小端長度。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屬于工程機械維修工具領域,通過在螺絲刀頭部位增加一個輔助零件,固定螺釘于螺絲刀頭部位,很好的達到了不帶磁性螺釘在狹窄空間和復雜結構下快速準確安裝緊固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機械維修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0002]螺絲刀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維修工具,用于螺釘的緊固和拆卸,使用簡單,攜帶方便,而為了便于狹窄空間的螺釘安裝,許多種類的螺絲刀都具有導磁性,以便直接用螺絲刀頭將螺絲送達安裝孔位置。在工程機械中,有許多儀表儀器,由于內部結構設計復雜,儀表儀器內部零件安裝空間緊湊,螺釘的安裝位置十分狹窄,只能容許螺釘和螺絲刀通過,在安裝時操作人員手指無法輔助螺釘到達安裝孔位;而為了防止螺釘腐蝕生銹失效,當下在工程機械儀表上普遍采用不銹鋼螺釘,這種螺釘往往導磁性很弱甚至完全不具有導磁性,帶磁性的螺絲刀在這種情況下安裝螺釘也變得非常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從而達到在狹窄空間準確安裝和緊固螺釘的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0005]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包括螺絲刀和硅膠套,所述螺絲刀刀頭上有一止退臺階,在螺絲刀的刀頭小端裝硅膠套,硅膠套一端緊貼止退臺階截面,所述硅膠套的內孔結構為階梯狀,往刀頭方向內孔直徑逐漸增大,硅膠套長度略超過螺絲刀頭小端長度。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通過在螺絲刀頭上增加硅膠套結構,解決了在非導磁性螺釘在復雜結構和狹窄空間的安裝緊固問題,有助于提高裝配及拆卸效率,該方案結構簡單,便于實現,且成本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示意圖。
[0010]圖中:1-螺絲刀,2-硅膠套,3-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2]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包括螺絲刀I和硅膠套2,所述螺絲刀I刀頭上有一止退臺階,在螺絲刀I的刀頭小端裝硅膠套2,硅膠套2—端緊貼止退臺階截面,所述硅膠套2的內孔結構為階梯狀,往刀頭方向內孔直徑逐漸增大,硅膠套2長度略超過刀頭小端長度。[0013]螺絲刀I和硅膠套2裝配形成新的螺絲刀頭結構,需要采用非導磁性螺釘裝配零件時,在復雜結構和狹窄空間下,將螺釘3裝入螺絲刀I刀頭上,利用硅膠套2優異的彈性形變特性形成的收縮力,把螺釘3的頭部包裹住,從而固定螺釘3,即可在不必用手或者其他工具輔助的情況下,將螺釘3準確送達安裝孔位;在對螺釘3進行拆卸時,將螺絲刀I壓入螺釘3頭部的槽中,硅膠套2隨即變形套住螺釘3的頭部,當螺釘3被螺絲刀I完全擰松,即可隨硅膠套2被螺絲刀I帶出,再用手將螺釘3取下放到指定位置,從而提高了零件裝配和拆卸的效率,并可減少螺釘3丟失。
[0014]由于硅膠套2具有優異的彈性形變特性,根據螺釘3頭部尺寸的不同規格將硅膠套2設計為不同規格,并可制定與標準螺釘相對應的尺寸標準,裝配不同規格的螺釘3時即換上相應的硅膠套2即可,取下硅膠套2后不影響螺絲刀I的正常使用,硅膠套2接近螺絲刀頭的內徑要小于螺釘3頭部的外徑尺寸。
【權利要求】
1.一種螺絲刀頭結構改進,包括螺絲刀(I)和硅膠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I)刀頭上有一止退臺階,在螺絲刀(I)的刀頭小端裝硅膠套(2),硅膠套(2) —端緊貼止退臺階截面,所述硅膠套(2)的內孔結構為階梯狀,往刀頭方向內孔直徑逐漸增大,硅膠套(2)長度略超過螺絲刀頭小端長度。
【文檔編號】B25B23/08GK203650378SQ20132076385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唐宏 申請人:貴陽永青儀電科技有限公司